|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用心灵沟通架起音乐的桥梁 ——新课程改革教学随想
用心灵沟通架起音乐的桥梁 ——新课程改革教学随想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蔡秀兰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已走进第七个年头,它是那样的迅急、势不可挡。它就象一股春风,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我有幸成为第一批与新教材共同成长的艺术老师。面对着新教材,面对着新理念,我尝试着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努力地探索方法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思索着,新世纪下的老师首要任务到底是什么?是探索教学方法?是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是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几年来,我走过了茫然、疑虑、探索和反思。经过几年的摸索,我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去。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妈妈带着五岁小宝宝逛商场。商场很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孩子却突然拽着妈妈的衣服,一个劲儿说害怕,哭闹着要回家。妈妈很奇怪,蹲下身来,想抱起孩子,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使孩子害怕的东西了——腿,那一条条大人的腿不停地从孩子眼前晃过,孩子眼里全是腿,难怪他会那么不安。于是,妈妈连忙带着孩子回家。

  如果这位妈妈不蹲下来,也许她永远也不知道孩子害怕什么;如果这位妈妈不蹲下来,她永远不会知道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有着如此的不同。老师之于学生也是这样。一直以来,是习惯于以站着的姿势与学生交谈,俯下头去看学生,势必让学生昂起头看老师,这样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就产生了,形同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有了这样的距离,教师就会觉得读不懂学生,学生往往也不能理解教师的火气是因何而起。所以很多时候,老师会感到学生的所作所为与我们的想象格格不入,于是我们埋怨、责怪学生。其实,距离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离学生太远。“走近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融为一体。让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孩子,也许这样才能用更好的尺度去要求他们。 走进孩子,理解孩子。 有一次欣赏课时,我让学生欣赏一首合唱曲时,听完后,我问:“听完歌曲感受是什么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很欢快。”有的说:“很好听,很活泼。”这时有个学生说:“难听死了,乱乱的,象菜市场。”我听了,楞了一下。忍不住想笑,没错。这是他最真实、最淳朴的回答。我能肯定他的回答是错的吗?不能,二年级学生处在欣赏音乐的初级阶段,他们没学过轮唱。不懂声部的表现力。所以他认为难听。如果我马上反驳学生的回答,并指责学生不懂欣赏,那么,就会扼杀学生纯真的想象力,打破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再有一次的音乐课上,孩子们正在学习打击乐器。我每发完一种打击乐器时,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在那玩,突然一个学生叫了起来:“老师,老师,王杰把乐器打坏了。”我追问为啥弄坏,学生惊吓地说:“我想看看里面是不是沙子,所以掰了一下,它就破了。”我听了以后就对同学说:“王杰不是故意摔坏的,他是不小心的。”这时王杰的表情也放松下来了。顽皮、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以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就会觉得他们不可气,不可笑。走孩子进,理解孩子,才能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

  二、走进孩子,体谅孩子。

  我班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音乐课正进行着,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突然,一贯以忘形著称的吴兵越举起了手,“怎么了?”我走近他轻轻地问道。只见他眉头紧锁,双手捂腹小声说:“我要上厕所!”我点点头,他匆匆去了。 大约三分钟后,当教室门口再次出现他的身影时,令我大惊:他两脚迈着有力的正步、侧身、腿抬得很高,双手在面前一前一后做握枪状,满脸严阵以待,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向教室里走来。他干吗呢?看来短短的三分钟,他的思想完全又进入了与音乐毫无关系的自我情景中。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我还没来得及做出恰当的反应,“啪、啪。”他有力的脚步声已惊动了所有的学生,唰——”齐齐的目光一起直逼他而去。他却依旧沉浸在自我的状态中继续走着。这时全班大笑起来。学生们齐齐的目光又一起投向我,面部表情丰富极了:有因忍笑涨红了脸的、有做着怪相等着搭台看好戏的、有睁着探询的目光在老师脸上找答案的,更多的是希望借此机会哗哗爆笑。我激烈地思考着:这孩子完全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了!他旁若无人的转过弯上位,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我看着他忍俊不禁。学生们见状,“哈哈哈”如山洪般终于爆发了似乎憋了很久的开怀大笑,其中有捧着肚子笑得喘不过气的,有前俯后仰的,有互相推拉着又讲不出话的,这时我说“吴兵越你想当王二小保护我们这些老乡吗?” 同学们再次哈哈大笑。他诧异地放下手中的“枪”,难为情地羞红了脸,迅疾转头躲开大家的视线,怯怯地看着老师,等候着一场暴风雨般的发落。我走近他:“表演得真投入,我们可是看了一场免费的表演咯!”“老师我错了!我……”“你演得非常好,”我边说边示意大家,“吴兵越同学太投入到歌曲中去了,把自己当成了王二小了。”

  花朵是五彩斑斓的,孩子是五彩缤纷的.

  吴兵越扰乱课堂的行为在大人看来完全是大逆不道之举,如果来一场暴风骤雨将是什么效果?课堂仍旧被影响,吴兵越原本愧疚的心理会立刻烟消云散,和老师拉开心距。我用孩子的眼光来理解他的行为,他是因为沉浸在自我玩乐的情景中才忘记了课堂的存在,丝毫没有捣乱课堂的主观。但如果我理解他的忘形,体谅他的后悔,和他个别交流,帮他认识问题,给他改错的机会,那结果完全会是另外一个样。只有走进孩子,才能理解他们,体谅他们的过错,与他们融为一体。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才能和他们一起快乐生长。

  三、走进孩子,尊重孩子

  在学习京剧的时候,我一直强调京剧是我国的国宝,是戏曲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并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京剧唱段《苏三起解》,听完后我满怀激情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没想到全班鸦雀无声。这时,我激励同学说:“没关系,感觉什么,说什么。”只见一同学举手回答:“老师,想听真话吗”?我楞了一下。“当然,听真话。” “我一句唱词都没听清楚。”这时候班里象炸开的锅一样,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是啊,一点都不好听,老师,还不如听流行歌曲吧”!“一个字常得那么长,他唱不累,我听都累。”这样的答案和我预想的不一样。你们知道吗?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呀!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而流行歌曲是在上个世纪八直年代才兴起的,你们说,谁的历史更悠久呢?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许多京剧唱段久唱不衰,你们想一想,有哪一首流行歌曲能像京剧一样,可以传唱上面年呢?“但我们就是不喜欢。”我在心理哭笑起来,如果在继续和他们辩论下去,以他们现在的年龄特点,更会导致学生对京剧更大的厌烦。所以,我赶紧转换教学内容,让学生说说京剧有没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比如衣服、动作等。是啊,课堂教学要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接触戏剧教少,理解少,要一下子让孩子接受,这本来就是件难事。走进孩子,尊重孩子,把尊重融进课堂,就要求师生互相尊重。教师要从心理上、人格上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和人格,促使其形成健康的个性、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以及创新的精神。教师对孩子的尊重,也像阳光一样给孩子以成长的热能,孩子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学会尊重,学会做人而茁壮成长,走向成功。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计量技术《计量技术》
《计量技术》(曾用刊名:计量工作),1957年创刊,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计量技术》读者对象为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中从事计...
消防科学与技术《消防科学与技术》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消防科学与技术》杂志官方网站。电话:022-23383612;23920225,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
北京文博文丛《北京文博文丛》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北京文博文丛》杂志官方网站。 《北京文博文丛》(季刊)1995年创刊,中文,16开,出版地:北...
南方农业学报《南方农业学报》
《南方农业学报》杂志,于196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381/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加工 贮...
铀矿地质《铀矿地质》
《铀矿地质》杂志,于196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971/TL,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物化探、...
江苏农机化《江苏农机化》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江苏农机化》杂志官方网站。电话:025-86468798,地址:南京市南湖路97号。 《江苏农机...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