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畅销小说:清晨阳光下的德拉库拉[ 德拉库拉(Dracula):英国作家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 1847-1912)同名小说中的主角,一个吸血鬼伯爵,最后因暴露在阳光下而灰飞烟灭。]
畅销小说:清晨阳光下的德拉库拉[ 德拉库拉(Dracula):英国作家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 1847-1912)同名小说中的主角,一个吸血鬼伯爵,最后因暴露在阳光下而灰飞烟灭。]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陈小艳 裴水妹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我们生活在畅销小说之中:各种媒体广告的宣传、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其他作家的口碑评论都促使着我们去关注不断变幻着的畅销书排行榜,都促使着我们去购买书店里堆积如山的畅销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看美国畅销小说就如同中国人去吃麦当劳和肯德基,评论美国畅销小说就如同一边吃着汉堡一边想着“为什么来这?真的是那么美味吗?这款汉堡还能火多久?”
 
 对于这种“快餐式的文学”, 虽然文学评论家们会质疑其文学评论的价值,然而存在即必有其合理性,畅销小说之所以畅销必然是迎合了某个时间段、某个社会环境背景下大众的心理需求。回顾美国近几年的畅销书单,作家米奇·艾尔邦总是位列三席或雄踞榜首。凭借三部“能够真正感动和鼓舞人心”的书,埃尔邦创造了出版奇迹,全球累计销量突破两千万册。其中《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更是牢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95周!显然,出版商的捆绑营销和艾尔邦的“畅销书作者”光环都对这本书的成功可谓是功不可没。但,除此之外,吸引如此庞大的读者群的到底是什么呢?
 
宛若一部情节剧,宛若一部寓言,艾尔邦的《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将三个故事紧密地编织在一起,共同回溯了露比游乐园维修工、83岁的退役老兵埃迪的人生轨迹。文字清晰,叙述结构颇有电影感。故事一开始,读者就被告知主人公距离死亡只有几分钟之遥;作者通过埃迪的葬礼以及最后朋友们清理其房间并逐步适应了没有他的生活等一系列事件追溯了埃迪的生活。在交互的章节中,艾尔邦不断回到埃迪的生日上,在蜡烛和生日蛋糕中给读者讲述着埃迪的一生。在第三个也是小说的最后一个故事中,作者跟着埃迪到了天堂,在那儿埃迪相继遇见了五个关键的人。每个人都一直在天堂等待着他,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要讲给他听,每个人都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他,每个人都有一条人生的经验要与他分享。通过他们,埃迪终于领悟到,他在人世间自认为毫无意义的生活,其实正是他生命的价值所在。
艾尔邦称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于他的叔叔。像书中的角色一样,艾尔邦的叔叔也叫埃迪,也是一个老兵,二战中曾在菲律宾服役,并于83岁去世。当艾尔邦还是个小孩子时,叔叔埃迪曾给他讲过一个故事。在战争中,有一次埃迪受伤被送到医院急救,在濒临死亡的时刻,他似乎看到自己的灵魂慢慢地从躯体中脱离出来,漂浮在病床上空,就在那时,埃迪后来说他看到了所有已故的亲人都围在床边等待着他。尽管叔叔埃迪最后活了下来,但是他讲述的故事──人之将死,已故亲人围在床边等待的画面──却深深地烙在了艾尔邦的脑子里,成为他后来创作《在天堂中遇见的五个人》的灵感与素材。
 
艾尔邦为何能凭借这样一个看似无奇的故事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之列?美国所谓的畅销书又是怎样一回事呢?畅销书是否等同于好的文学作品?约翰·莎瑟兰在其著作《英美畅销小说简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图书都可能成为畅销书”(Any kind of a book can be a bestseller.)(第17页)。小说家威廉·莎克雷说,“小说乃滋润心灵的果酱馅饼”(Fiction—those jam tarts for the mind.)。小说的文学主题就如同馅饼的馅。如何选择一个适合大众口味的馅正是馅饼能否畅销大卖的关键。  
 
姚乃强教授指出爱情、战争和死亡是三个永恒的文学主题。虽然在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不断有新的独特的文学主题出现,例如地域意识或边疆精神、个性自由、美国梦、移民文化和种族冲突、性别和性爱以及战争和反抗等,但毕竟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生活的浓缩,故爱情、战争和死亡毋庸置疑是每个历史时期、每个文学思潮都无法避开的创作主题,最能引起大众的共鸣。《在天堂中遇见的五个人》就巧妙地将这三个永恒的文学主题融合在一起,不偏废其一。本书故事一开头就是死亡结局,并采取倒叙的手法吸引读者一页页往下翻。颇具电影画面感的叙述手法依次通过天堂中五个人的讲述把埃迪的家庭生活、爱情生活以及其战争生活和战后心灵的创伤一一展示给读者。最后再通过天堂中的第五个人──菲律宾小女孩塔拉(Tala)──在小说即将结束之时化解了埃迪的战后心灵创伤,回应了故事开头的死亡结局,解开了作者预先埋下的谜题。小说也在此时达到高潮,让人合上书后依然感觉意犹未尽,心生慰藉。这种从开始到结束牢牢抓住读者好奇心的创作手法无疑也是其拥有巨大读者群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段落间不时出现的几句醍醐灌顶的话,让人喉咙哽咽,热泪盈眶。每一个人都会在这个关于爱与付出的故事中读到一点自己。
 
而标题《在天堂中遇见的五个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似乎给整本书蒙上一层梦幻般的宗教色彩。自建国伊始,美国就是一个既爱阅读《圣经》又对小说手不释卷的国度。故宗教主题在美国文学作品中也就反复出现。《在天堂中遇见的五个人》对基督教中的天堂和死后的生活做了全新的诠释。以往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是美轮美奂的伊甸园,是一个让人能漂浮在云朵上、沐浴在天河里、徜徉于山林中的地方。但通过等待埃迪的第一个人── “蓝色的人”约瑟夫之口,艾尔邦称,“天堂不是人们通常所想的伊甸园,而是一次个人之旅。”(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Mitch Albom, 第35页) 在这段旅途中,我们逐渐明白生前所发生的一切,逐渐理解这一切,最终找到内心的平静。这是一本礼拜天也可以看的书。它让我们能换一种全新的视角思索行走于人世间匆匆步履的价值;它是我们这些都市人精神上的一帖慰藉良药。
 
文学主题的选择确保了《在天堂中遇见的五个人》这块馅饼的馅适合大众口味,同时艾尔邦对于天堂新的诠释也保证了馅饼外皮的取材新颖,无疑也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一个极好的卖点。畅销小说更新速度快,永远都是新的,故新颖是其畅销的关键因素。可是,在文学作品如此多产的今天,设想一下当你走进书店,徘徊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之前时,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从那堆积的万卷书中抽出了那本《在天堂中遇见的五个人》?是奥普拉的脱口秀节目还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又亦或是其他的某个读书俱乐部?不论是奥普拉的脱口秀还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还是读书俱乐部,促使你选择《在天堂中遇见的五个人》都源于一种“广告效应”。
 
在当今美国,畅销书排行榜越来越重要,图书传播系统(包括数量众多的读书俱乐部)效率日增,电影、杂志和图书之间的联动关系也日益密切。大众媒体在大众读书选择方面饰演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天堂中遇见的五个人》2004年改编为电影,由著名影星乔恩·沃伊特饰演埃迪,罗伊德·克雷默任导演,获得了当年艾美奖多项提名。这样一个强势的广告效应也为其连续95周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提供了保证,同时“95周”这个数字也反过来为艾尔邦开拓了更多的读者群。除此之外,评论家们如潮的赞誉和好评也为该书的畅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边界与海洋研究《边界与海洋研究》
《边界与海洋研究》杂志,于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877/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一...
吉林金融研究《吉林金融研究》
《吉林金融研究》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073/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献综述...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创刊于2013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办于1926年4月,是厦门大学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的高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办刊历史悠久。 《厦门大学学报》(...
地质找矿论丛《地质找矿论丛》
《地质找矿论丛》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131/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资源勘...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