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如让王熙凤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类的词来形容林黛玉的美貌,则陷入“一味浮词套语”既平庸又没有什么表达效果。曹雪芹不愧是大手笔,随手写出,看似平常的一番话,却有着如此神奇的表达效果:既夸了林黛玉的美貌,又没有冷落了在场的相关人员。既表现了她逢迎、周到、八面玲珑的性格特点,又契合她没有上过学,读过书的身份。只有曹雪芹这位大师才能写出这独一无二的王熙凤。
在这一系列的鉴赏过程中,学生对作品人物、对大师运用语言技巧的认识不断深入,伴随而来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获得的审美享受也在不断加强。学生渐渐发现原来名著之所以经典,之所以流传,是因为有太多可以不断发掘,不断品味的地方,许多看似不经意的描写都有令人回味无穷的韵味。如果我们经常开展这样的鉴赏活动,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就会不断提高,学生身上就会自然而然地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
3.提供舞台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本堂课,还力求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后半部分,引入了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竞赛等形式。从课堂情况来看,“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而且落实了本课的重点——点评式读书法的运用。从学生的点评情况来看,学生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够从多方面展开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鉴赏。离开了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都大大超出了老师们的预料,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学生不会欣赏或欣赏不到位的问题。因为在学生积极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对形象加以补充丰富进行再创造的同时,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是个性化的,而这样的一种氛围以及学生们积极热情的参与过程,已经使自主学习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学生各种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语文味理念提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点评式读书法的运用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充分创造个性思维和个性表达的空间。每一个学生个体在鉴赏的时候都是独特的、个性化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学生评的情况看,许多学生都表现出了出乎老师意料的鉴赏能力和独特的思维角度,这也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上所难以出现的喜人现象。比如学生对王熙凤出场时的行动、语言的鉴赏,都非常到位,既读出了王熙凤泼辣的性格,又品出了她是贾母身边的红人,在贾府的特殊地位等等。这时学生的大脑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头脑积极思考、主动鉴赏文学作品。通过小组推举的代表积极上台发言,争相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现象看,学生是很喜欢表现各自的看法的,他们的个性思维也在这种争相的表现中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如果每一堂课我们都给学生提供这样尽情表现的舞台,那么,学生的思维潜力就会得到巨大的开发。
4.需要改进之处:
《林黛玉进贾府》上完后,许多老师给予了多方面的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我个人通过反思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可以将读书方法的介绍和学生虽然本课着力给学生提供实践“点评式读书法”的舞台,但这种舞台只集中体现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则体现得不够。前半部分大多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课堂上的双边活动,特别是学生这一方的活动不够热烈。究其原因,是教师过于拘泥于课前的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名家点评——课外作业。认为在“教师示范”部分,就要完全由教师来完成,其实可以在教师示范完一个例子后,引导学生完成以下的各项内容。
比如,四种鉴赏方法“一要认真揣摩语言,要细细咀嚼品味,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二由表及里,透过人物言行认识人物思想性格。三要领悟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四要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的点拨,教师可以在点拨了一个以后,引导学生感知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让他们自行探究、进而总结归纳其它的几种鉴赏方法,这样学生的自主活动会体现地更充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会更明显地体现出来。
(2)对语言的朗读品味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语文味的体现离不开对语言的涵咏品味。好的语言大多意味隽永,可多意会,少言传。虽然小说的篇幅较长,不像诗歌散文那样便于诵读吟咏,但还是可以挑选出一些精彩的片断,让学生体会,品味。可采用单个地读,分角色地读,对读的情况进行评价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品味,发掘其中的妙处。
本课的前半部分有两次齐读,后来因为时间关系就没有对文本进行朗读,使得鉴赏点评有些游离文本。如果在不同的阶段,穿插对精彩段落的品读,如王熙凤出场时的语言,夸赞林黛玉的语言等,会使学生在品读文本中不断加深理解感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回味。
(3)整个教学过程还可以更紧凑,更科学,更有效。
从教学设计的初衷到教学过程的实施,都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但整个教学过程还不够紧凑,科学。如在名家点评赏析部分,针对性可以更强些,有些前面的学生点评的基本到位的,就没有必要再展示了。可以把重点放在王熙凤的外貌描写、夸黛玉的语言部分,这样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用在涵咏品味语言上,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使“语文味”更浓厚些。还有前半部分的学生活动相对少些,没有达到“语文味”课堂教学所要求的和谐完美的动态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境界。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