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孝及生前已难得,敬至坟冢实罕见。不贪人财已不易,惟利外物尤为奇。他是一个物质的赤贫者,却是一个精神的富翁。雷锋甘作革命的“傻子”,而他堪比一千五百年后的雷锋。 超级情圣刘庭式齐人刘庭式未中举时,打算迎娶同乡某少女,两家草成婚约,只是刘家未给女方下过聘礼。刘中举后,未婚妻却因病导致两眼变瞎。女方很穷,不敢再提婚事。而刘执意娶盲女,笑言自己已以心相许。二人婚后白头偕老。
简评:汉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宋弘,宋有瞎眼之妻绝不弃的刘君,在他们心中,对爱情的忠贞是情感之秤的定盘星,对承诺的坚守是身处复杂尘世的定风丹。今世多少人在情场、职场中服了过量的摇头丸,又怎不悖乱? 玩命书一笔的史官群体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设计杀死了与自己老婆私通的国君庄公,齐国太史如实记录了他的弑君行径而触怒了他,惨遭杀戮。太史的两个弟弟承继兄业也如实记载,连遭杀害。崔杼以三位兄长的下场来威逼太史的四弟改写史书,但继续遭到义正辞严的拒绝。崔杼被兄弟四人的凛然正气所慑服,只好听任他秉笔直书。太史处理好此事刚要出门,正好遇见南史公执简而来,原来他是要接替殉职的太史家继续完成史官这一神圣职责的。
简评:头可断,血可流,史家的神圣职责不能丢;家可败,门可灭,秉笔直书的原则不可挪。史者,石也。良史的立场就像磐石一样不可转移。
人生代代无穷已,感动时时在发生……
其实先贤留给我们的感动绝非平湖偶波,而恰如南半球信风带的海面一样层涛叠浪,鼓荡不已。这代代不已的感动的萌发除了当事者自身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历代政府的强力推动。《左传》提出的“三不朽”把“立德”放在“立功”“立言”之前,历代统治者,上至帝王,下至地方官都重视德行教化,对那些有德的人实施物质、精神两方面的慰勉,不仅蠲免赋税,厚赐钱粮,还常常旌表其坟墓、门闾,旌表其乡里,甚至还拿他们的卓行来命名郡县,如湖北孝感(表彰董永、黄香、孟宗三孝子),山西的孝义等。
时下,我们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加大力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而国内兴起的“感动”热正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使这类活动的效果更显著更持久,笔者觉得可借鉴古人在表彰激励先进典型方面的成功经验,把它作大作强作久作实。同时,我们还需大力挖掘我国悠久历史中的积极因素,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的接轨与融合,我想这也是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抓好文化创新能力”的一种思路吧。
愿古今汇成的感动暖流滚滚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