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信息科技 > 《论语》之“仁”的多维透析
《论语》之“仁”的多维透析
来源:互联网 luo | 田宝祥
【分  类】 信息科技
【关 键 词】 “仁”;“孝悌”;“己”;“心之全德”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4)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第(1)条的内容,表面上看与儒家一贯主张的“见义不为非君子”之说相悖,但其实并不如此,由于“见义勇为”的说法在逻辑上并不周全,反而使得“君子可逝不可陷、可欺不可罔”一语之理性气质更为醒目。在孔子看来,缺少理性制约的感性冲动、一味地贸然介入,最多触及问题之小节而无法顾全大局,还容易造成无谓的麻烦。因此,“仁”一旦滑落到现实的层面,就必然要依赖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充分地分析“时”与“势”、动机与效果。第(2)条亦是如此,在“为政”的事情上,孔子显然无需别人提醒,对于每一次的政治选择,他都无比慎重,只要为“仁”的时机较为恰当,必会决然地投身其中。第(3)条论及“义”、“利”之关系,虽然儒家始终存在重“义”轻“利”的趋向,但这不意味着其在价值维度上就完全地否定“利”。至少在孔子看来,以不损人、合道德之手段所获取的“利”在伦理上具有充分的正当性,为摆脱贫穷之生活现状而逐利的动机也合乎情理,总之,目的与手段是否合乎“仁”,乃评判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的有效标准。第(4)条的特别之处在于孔子对“智”与“仁”的一番定义。樊迟问何为“智”,孔子答曰:所谓智者,一是专心致力于日用伦常之道德修持,二是“敬鬼神而远之”。樊迟又问何为“仁”,孔子明确指出,付出一定的努力从而收获善的结果,可谓之“仁”。显然,孔子对“天”与“命”始终保持敬畏之态度,不迷信鬼神,也不主张以演卦占卜的方式推测人生之吉凶,其思想的基本立场在于直面与分析现实、回应政治与人生问题。

  可见,“仁”这一价值观念,在孔子那里主要指向人伦关系、群己关系以及政治生活、道德生活,正如黄玉顺所言,“孔子仁学的大本大源、源头活水,不是既成的形而上的哲学建构,也不是既成的形而下的伦理构造,而是生活本身、存在本身以及生活的情感显现”。亦如徐复观所说,“由孔子所开辟的内在的人格世界,是从血肉、欲望中沉浸下去,发现生命的根源,本是无限深、无限广的一片道德理性,这在孔子那里,即是仁”。笔者也认为,孔子论“仁”之真意,乃是要将内在的道德理性扩充至外在的人生实践,具体说来,就是“把对客观世界的知识,作为开辟内在的人格世界的手段,同时把内在的人格世界的价值,作为处理、改进客观世界的动力及原理”。

  五.结语

  总体而言,“仁”在整部《论语》中的意涵具有多重性,这并不意味着要以“我注六经”的方式无穷地扩展其意义之外延,而是说《论语》中关于“仁”的表述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且几个维度的意涵是相对确定、彼此关联、互相印证的。虽然孔子在《论语》中并未给“仁”以直截之定义,但整部《论语》的文本却以言不尽意的诠释方式生动地勾勒出孔子“仁”学的精神图景。本文的创作价值即在于,结合前辈学者的研究对《论语》之“仁”做多维的分析,从而得出以下六点结论:第一,“爱人”是“仁”的基本内涵,而非全部内涵,正如前文所说,孔子关于“仁”的表述具有多重性,而非单一性;第二,儒家的“仁爱”观本就包含了“爱有差等”的内容,与墨家“爱无差等”、“兼以易别”的“兼爱”观针锋相对,更与西方基督教意义上的“博爱”观截然不同;第三,与其说儒家论“仁”是立于“己”,还不如说是基于“亲亲”,儒家并非在主观上削弱或压制个体,而是将“己”安置于“亲亲”的伦理序列之中,使个体以血缘宗族之一员的身份而存在;第四,如果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乃儒家伦理的基本结构,那么“孝悌为仁之本”与“仁为人之本”的内在互动,便使得孔子的“仁”学在逻辑上更为自洽;第五,“仁”并不足以统摄或包蕴“礼”、“义”、“智”、“圣”,只是较之诸德目,“仁”更贴近儒家精神之根本,由此,便可说“仁”在价值上高于“礼”、“义”、“智”、“圣”,若从“仁礼合一”的角度而言,则“仁内礼外”无疑,在逻辑上“仁”也要先于“礼”而存在;第六,凡经典文本,皆有教化之功效,《论语》也不例外,“仁”作为《论语》的核心观念,除了具有价值诉求上的普遍性与观念上的内在规定性以外,更在主观的人格世界与客观的现实世界之间做了有效的连接,可说具有非凡的实践导向与充分的现实功效。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兽医学《中兽医学》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兽医学》杂志官方网站。电话:0791- 86266819/0791-85986463,地址:南昌市东湖区省...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5-1299/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杂志,于201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双月刊,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献...
消化肿瘤(电子版)《消化肿瘤(电子版)》
《消化肿瘤》杂志,于200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9301/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病例报告、...
燃烧科学与技术《燃烧科学与技术》
《燃烧科学与技术》杂志,于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240/T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燃烧...
诗刊《诗刊》
《诗刊》杂志,于195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512/I,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诗坛动态、诗人...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