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未成年人道德自律,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道德建设的过程主要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络道德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最终必须落实到未成年人自身的道德发展和自我教育上来。网络道德体系只有内化为他们的行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应培养未成年人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提高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使他们由自发行为逐渐转变为自觉行动,明白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主动选择有利信息,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侵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道德修养,使其能够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还要让他们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法律基本常识,增强道德法规意识,树立正确网络道德观,明确自己的道德权利与义务,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在面对网络时学会选择,识别良莠,由“他律”进到自律,提高依法上网和自我保护能力。要求未成年人在上网时做到:不做“网虫”,不迷恋于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等;不做“黑客”,不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活动;不发布垃圾信息,污染网络环境;不浏览和传播淫秽物品;不轻信网上的过激言论、虚假信息和反动信息等。对未成年人教育,尤其要倡导“慎独自律”的网络道德,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非常高的道德觉悟,以自觉的态度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主动对各种信息加以判断、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未成年人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全社会的各成员都应行动起来,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关注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建设,在全社会网络大环境下对未成年人实施积极、有效的影响,引导他们正确结交网友和科学选择各类信息资源,自觉抵制网络“垃圾”。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才能为他们营造一片明朗的网络天空,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温馨的心灵港湾。
[参考文献]
[1] 严晓丽. 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J]. 教育探索,2003
[2] 谢海光.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张耀灿,郑永廷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 王文莉. 校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