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信息科技 >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教育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教育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胡恒钊
【分  类】 信息科技
【关 键 词】 计算机网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容摘要】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给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同时也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临这样一个没有国界、充满诱惑力的网络“虚拟世界”,为了使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如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未成年人出现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的策略。搞好网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培养他们健康的道德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调节他们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已经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爆发,互联网正日渐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随着网络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用时间、空间的不断延伸,计算机网络载体对人们,尤其是我国未成年人的影响日益剧增。它开阔了未成年人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它使学习资源更加丰富、信息资源的共享更加容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更为便捷,它对广大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矛盾体,它具有深刻的双重性,它给人类发展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机遇,但同时也潜伏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一、未成年人在计算机网络中的自我迷失与网络道德的缺失

  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使用若稍有不慎,未成年人就会遭到不测之祸害。它在给未成年人带来方便高效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道德认知的迷失、道德情感的冷漠以及道德行为的失范等。由于网络载体信息内容的海涵性,各种信息良莠并存,虚拟空间幻真幻假,一些淫秽、暴力、迷信、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充斥网络,而未成年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是非能力、自控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薄弱,很容易在网络面前迷失自我,思想道德观念出现扭曲。网络上游戏泛滥成灾,有些本来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连续几天不分昼夜地玩,吃喝全在网吧,结果整个人完全变了样:污头垢面,脸色苍白,眼睛红肿,眼球凸出,瘦得皮包骨头,因此学业也一落千丈。此外,未成年人从网上获取的具有强刺激的暴力镜头,容易模糊其道德认识,分不清是虚拟还是现实,逐渐形成以行使暴力为乐,致人于死地而后快的思想和行为。网上大量的色情信息随处可见,这对正处于青春萌动的未成年人来讲,充满着刺激和诱惑,令他们争相仿效,从而引发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从心理方面来看,未成年人终日与电脑为伍,他们与家人及朋友面对面呆在一起的时间少了,这极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由此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他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家大量研究材料表明,长时间生活在网络上的人,极易产生孤独、寂寞感以及与社会、他人的距离感,甚至产生抑郁情绪。特别是对于广大未成年人,由于他们的心理尚处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孤独、孤僻以至于自闭的影响更甚。久而久之,他们恐惧现实世界,甚至逃避现实世界,他们的人际之间的交往能力一点点消失,从而形成心理错位和行为失调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道德品质的培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一个人不需要过多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甚至有时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因此网络道德行为不文明现象也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网络道德的缺失将最终导致这些未成年人道德认识模糊,道德情感淡漠,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失范,促使未成年人的品德心理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畸形发展。

  二、未成年人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够恰当,不够到位。一些家长平时一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与子女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有的家长为谋生计常年在外务工,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更是对他们的孩子疏于管教,听之任之。还有某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导致孩子心理失常。家庭问题更是将未成年人年推向网络,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健全的爱,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心,孩子体会不到家的温暖,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地纠正,从而导致孩子缺少安全与归宿感而变得压抑、孤僻等。而网络能够使他们暂时逃避现实,摆脱现实的困扰,同时又能使他们的情绪、情感得到了宣泄。但如果长期沉溺于其中,则容易产生孤独、冷漠、信任危机等不良心理,从而使家庭关系更加紧张。

  二是学校德育工作难以奏效。在观念上,重智轻德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智力的提高,教学目标、师生观念都是围绕分数的提高、追求升学率而展开的,许多教育部门都把考试分数成为了评价教学质量优劣和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就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这种评价方式使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考试而忽视学生的德、体、美等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应该改变思想道德教育只是政治课与德育工作者的任务的错误观念,充分发挥各学科在德育中的作用,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方法上,许多学校简单沿用旧有的道德教育模式,没有把握住网络时代道德教育变化的新特点。道德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说教式”、“命令式”方法,比较强调外部管理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自我教育。网络技术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交流,这样可以创造出一种活跃、轻松和愉悦的受教育方式,有利于新教育方法的产生。在内容上脱离网络生活,形式单调呆板。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道德教育内容变得丰富而全面,表现形式从抽象变为具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目前许多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脱离网络生活,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目前校园网络存在建设水平低,内容贫乏、更新缓慢、语言枯燥,互动性不强,制作上不精等不足;在教育形式上,一些学校只是简单地将政治理论知识上搬,没有采取灵活多样、互动交流的形式方法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些导致学生一看思想政治教育之类的名字就不能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因此就不愿意访问,马上就会离开。

  三是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通过网络趁虚而入。网络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以及各种封建思想糟粕的沉渣泛起,这些不良的社会道德风气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和精神信仰的塑造。此外,政府对网络监管的力度还不够大。一些“黑网吧”在学校附近依然存在,这些网吧一般设在隐蔽的家属楼内、没有营业执照、不挂牌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那些未成年人能够顺利的光顾,一些网吧的经营者甚至有专人在门口“把风”,以防检查人员。“黑网吧”的存在严重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时由于没有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举报和监管机制,各行政管理部门缺少统一有效的合作协调与管理模式,造成对黑网吧的打击不力,违规经营的黑网吧屡禁不止。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42年,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单月25日出版。热忱欢迎社会各界赐稿。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中国印刷《中国印刷》
本站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印刷》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中国印刷》杂志,月刊,于1938...
新闻出版交流《新闻出版交流》
《新闻出版交流》新闻出版工作刊物。报道新闻出版改革、新闻出版业务动态和新闻出版调研成果,沟通新闻出版信息,积累新闻出版方面的材料。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
人民检察《人民检察》
《人民检察》(半月刊)自1956年6月创刊至今已走过50余年的历程。是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物、国家法律类核心期刊.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宗旨,及时反映人民检察院...
装备维修技术《装备维修技术》
《装备维修技术》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335/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故障维...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刊物。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集情感故事,人生感悟,生活小常识于一体。这里有动人的风...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