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各流域相应年份的月平均流量及多年月平均流量为统计分析对象。
表2、各流域厄尔尼诺发展年月度来水分析表 单位m3/s 流域 年 年均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流域1 多年 1638 515 451 440 532 839 2043 3687 3543 3520 2257 1128 699 1953 903 583 495 487 522 730 … … … … 2640 1090 680 1958 1574 621 530 505 615 858 1310 2480 4300 3760 2070 1130 713 1966 1639 667 558 534 572 711 1870 3640 4560 … … … … 1973 1095 … … … … … … … … … 1710 976 599 1983 1237 476 411 423 558 1040 1260 2320 2620 2640 1640 898 560 1998 1303 456 404 404 505 … … … … 4410 2060 1320 862 2007 1307 439 380 400 460 921 1639 2818 2293 3217 1590 935 595 … 多年 1253 437 381 398 576 1137 2130 2550 2138 2141 1623 934 595 1953 1253 446 387 417 610 1140 1886 2808 1974 2119 1671 964 614 … … … … … … … … … … … … … … 2007 1028 356 310 319 427 975 2038 2339 1650 1943 931 620 433
2)数据分析
对各流域逐月进行来水分析,分析表明在厄尔尼诺发展年中各流域月度来水趋势基本一致,典型厄尔尼诺发展年年平均入库流量比多年平均偏少2%,丰水期6-10月偏少3%。其中,7次中有4次来水偏枯,3次来水偏丰。偏丰年分别是1953年、1966年和1998年,特别是1998年丰水期来水偏丰近4成,7、8月平均来水都接近历史最大值。2007偏枯较突出,全年来水比多年平均偏枯2成。
对各流域及全网来水进行年度距平分析,分析表明在厄尔尼诺发展年中四川各流域来水及全网来水无明显规律性,既有偏丰年份,也有偏枯年份,但川西高原各主要流域来水偏枯的概率更大,特别是高原中部南部的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来水偏枯,高原北部岷江流域平均来水和多年同期基本持平,只有干流处于盆地的嘉陵江流域来水略偏丰。
图1、流域月度流量图 图2、流域距平分析图
4、结论:
1)各流域月度来水趋势基本一致;
2)全网来水无明显规律性,但高原上流域偏枯的概率更大;
3)全网来水与各流域来水趋势基本一致;
4)累计厄尔尼诺发展年的四川电网来水整体偏枯。
参考文献
[1].吕俊梅等,《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ENSO循环的特征》,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2].张雪刚等,《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水资源保护, 2004.1
摘要: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是影响我国降水分布的重要事件,也是影响四川电网来水的重要事件。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电网的主要流域水电分布情况及流域来水特点,确定了厄尔尼诺发展年的四川电网来水计算模型,分析著名厄尔尼诺发展年中四川电网来水特点,在厄尔尼诺发展年中四川电网来水无明显规律性,但高原上流域偏枯的概率更大,且累计厄尔尼诺发展年的四川电网来水整体偏枯。
关键词:厄尔尼诺、电网、来水、移动加权
1、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当该海区海水表面温度持续3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称为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若持续6个月以上,则认定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出现时,原本由太平洋东岸吹向西岸的东南信风会减弱,甚至消失而被赤道西风取代。由于大量的表层暖海水不像正常情况下由东向西流动并在西岸堆积,而是由于重力作用由西向东移动(太平洋平均海平面西部要比东部高,主要是由于信风引起的),使得西岸表层暖海水层变薄,甚至出现冷水层。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暖高压,热量来源主要是海水,因此表层暖海水的减弱会影响副高的强度,使得其要比正常年份偏弱。当副高偏弱时,位于副高西北边缘的夏季风气流也会偏弱,使得夏季风在盛夏时分依旧与南下的冷空气(冬季风)交汇于江淮一线,使得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成灾;而江南和华南地区,由于长时间受到副高影响,出现大面积伏旱。东北地区,由于冷空气势力比正常年份强使得其不断南下影响东北,造成东北夏季气温要比正常年份要低,出现夏季低温冷害,而河套地区位于季风区边缘,夏季风势力弱时,这些地区便受单一的冬季风控制,气候干旱而少雨。
对我国各地区降水分布影响如表1所示:
表1、厄尔尼诺年我国降水分布情况 地区 厄尔尼诺年(EL) 厄尔尼诺次年(EL+1) 东北 偏多 部分地区偏多 西北 新疆、甘肃偏多 偏多 华北 偏少 西部偏多 江淮流域 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偏多 长江以南、淮河流域偏多 华南 偏少 偏多 东南沿海 偏少 偏多 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次年长江流域多雨,厄尔尼诺事件发展年雨带在长江以南。
2、厄尔尼诺发展年四川电网来水计算模型的建立
四川水力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量达1.5亿千瓦,占全国的1/4以上。全省大小河流1300余条,水电资源在1万千瓦以上的就有850条,现已投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大渡河、雅砻江、岷江、嘉陵江等流域。但水电站多集中在高原山区,地质地理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参与开发的有国有、民营等大小不一的数百家发电企业,导致各流域电站分布极其不均,使得四川全网来水计算更为困难。
本文结合四川电网的各流域特性,计算和实时跟踪各流域已投水电装机容量总量的基础上,通过移动加权平均法确定四川电网来水计算模型。
1)权重系数的确定
各流域开发程度不同,其发电能力差异较大,导致各流域来水对四川全网来水的影响程度亦有不同。确定各流域对全网的影响程度,成为四川电网来水预测、发电能力预测、电力电量平衡、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的首要工作。在影响电网发电能力的因素中,装机容量是可以量化确定,本文通过动态跟踪各流域的实时已装机情况,计算各流域的权重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
2)全网来水计算
在已知各流域来水的前提下,考虑电网实际运行情况,为提高全网来水计算精度,可以选择不同周期、不同步长进行权重系数的计算。全网来水计算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