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机械与建筑工程 > 钢筋混凝土抗剪计算模型及机理分析
钢筋混凝土抗剪计算模型及机理分析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赵胜春
【分  类】 机械与建筑工程
【关 键 词】 桁架模型;拱模型;拉压杆模型;剪力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钢筋混凝土的受剪性能非常复杂,国内外的研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提出了很多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破坏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总的来说,可以将这些模型和方法分为三类:桁架模型、拱模型和拉压杆模型。本文从介绍钢筋混凝土受剪的各种理论模型入手,着重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桁架模型;拱模型;拉压杆模型;剪力
 
Abstract:The behavior of the shearing resistance of RC is complex, and there have been so many tests, which advanced the models and ways to interpret the failure of RC because of shear. As a whole, they can come into the three models: truss model, arch model, and strut-and-tie models. The paper compares all the three models through the shear behavior of RC.
Keyword: truss model; arch model; strut-and-tie models; shear
 
1 引言
钢筋混凝土的受剪性能非常复杂,国内外的研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提出了很多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破坏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总的来说,可以将这些模型和方法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通过建模理论模型,研究结构的受剪机理,用以建立结构剪力破坏极限状态时的平衡方程,求解极限剪力承载力。第二类为统计分析法,它是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影响结构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建立具有一定可靠度保证的结构名义抗剪强度的经验计算公式以提供设计使用。第三类为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虽然对一般线性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分析显得过于复杂,但非常适合复杂受力的结构和局部区段的分析。本文从介绍钢筋混凝土受剪的各种理论模型入手,着重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2 模型介绍
2.1桁架模型
2.1.1古典桁架模型
古典桁架模型是Ritter、Morsch为研究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先后于1899年和1922年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等截面钢筋混凝土梁受斜拉应力开裂后,可以把其理想化为具有平行弦杆和斜压杆的桁架结构:受压上弦杆为受压区混凝土,受拉下弦杆为纵向受力钢筋,而斜压杆由受拉箍筋和斜裂缝间的受压混凝土斜杆构成,且斜压杆与梁轴向成45°,该模型被称为平行弦桁架模型。
 
(a)古典桁架模型                (b)改进的古典桁架模型
图1 古典桁架模型
2.1.2桁架模型
1985年,ThomasT.C.Hsu、MoY.J.和MauS.T.等将混凝土的平衡条件、协调条件和软化应力应变关系结合起来建立了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它可以较精确地描述各类受剪结构的性能。软化桁架模型忽略了混凝土骨料的咬和和摩擦力,以及钢筋的销栓力。
(1)软化桁架模型
软化桁架模型假定实质上是钢筋混凝土服从压力场。由于混凝土是非弹性体,当非弹性体变形较大时主应力方向与主应变方向有较大偏差。研究表明,取两个主方向一致所造成的误差在±10°之间,由于软化桁架模型忽略钢筋的销栓作用及混凝土骨料的咬合作用,从理论上讲,当抗剪钢筋为粗钢筋或抗剪配筋率较大时,按软化桁架理沦计算结果因不计骨料咬合作用而偏于安全,但在反复荷载作用下除桁架作用外其它抗剪机构均已随之退化,所以软化桁架理论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反复荷载作用结果[1]
(2)转角软化桁架模型
在以上的模型中,都假定受剪单元中裂缝的方向与开裂后混凝土主应力或主应变的方向相重合,而事实上,这连个方向是不同的,第一条裂缝的方向由开裂前的主应力方向来确定,但随着荷载的增加,裂缝沿越来越发散的方向发展,而这一系列裂缝的方向可以看做是由开裂前主应力方向向开裂后平均主应力方向的“旋转”,考虑转角的软化的桁架模型被称为是转角软化桁架模型。
(3)定角软化桁架模型
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只在裂缝倾角介于33°~57°之间才有效,同时不能描述混凝土的贡献[2]。1996年,ThomasT.C. Hsu建立了可考虑混凝土贡献的定角软化桁架模型。
2.2桁架-拱模型
试验表明,抗剪单元的抗剪强度由属于箍筋承担的主要部分和混凝土承担的次要部分组成。Park和Pauly认为构件中不仅存在梁作用即桁架作用,还存在拱作用,二者叠加即可表示有腹筋构件的抗剪承载力,在一般桁架模型的基础上叠加拱作用结果,即可得有腹筋构件的抗剪承载力。但伴随着梁作用与拱作用而出现的变形之间是不协调的,而且梁作用与拱作用在构件极限承载力中所占的比例难以确定。
 
图3 T.Ichinose建议的桁架+拱模型
郑州大学刘立新教授将梁在受剪过程中同时存在的桁架作用和拱作用比拟为图3所示的受力模型。图中曲线形的压杆既起桁架上弦压杆的作用又起拱腹的作用,既可与梁底受拉钢筋一起平衡荷载产生的弯矩又可将斜向压力直接传递到支座,垂直腹筋可视为竖向受拉腹杆,腹筋间的混凝土可视为斜腹杆;梁底的纵筋则可视为受拉下弦杆[4]
 
 
(a)桁架—拱模型
(b)模型分区

图4 桁架—拱模型
该桁架—拱模型根据其受力特点将该构件的混凝土分为不同的五类如图4(b)所示。Ⅰ区应力很小可假定为零应力区;Ⅱ区为垂直腹筋和腹筋间混凝土共同作用的区域,垂直腹筋承受拉应力,混凝土承受斜向压应力;Ⅲ区为混凝土单向受压的曲线形区域;Ⅳ区为混凝土水平方向单向受压的区域;Ⅴ区为支座和加载处混凝土周边受压的区域[5]。拱的曲线分布由梁的弹性变形曲线微分方程经近似处理后利用梁端支座处的边界条件求解而得,并利用梁底边界条件、梁微段边界的平衡条件,斜压区混凝土达到轴心抗压强度并经极值分析求得梁的极限抗剪承载能力,但公式形式较为复杂,为方便使用,结合试验数据采用直线拟合推导公式的方法提出了浅梁、深梁及短梁的统一计算公式[6]
2.3拉压杆模型
混凝土结构按照是否符合平截面假定,可分为B区与D区,前者符合平截面假定,后者则不符合。D区位于集中荷载作用处、支座处及截面形状突变处。采用平截面假定计算,B区能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D区则精度较差。拉压杆模型尤其适用于D区,即平截面假定不符合的混凝土区域。国外将拉压杆模型计算方法用于混凝土结构计算,使得D区的计算具有与B区同样的精度,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着工程界的剪力问题[7]
 
图5 结构B区和D区的划分
在利用拉压杆模型进行计算时,首先将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区,结构在集中荷载作用处、支座处或构件几何外形突变处将产生紊乱的应力场,一般取其周围各一倍构件横截面最大尺寸范围以内作为D区,其余为B区。然后根据外荷作用下结构内的力流建立拉压杆模型,注意在建立的模型中,各压杆不能交叉,而拉杆却可以交叉。压杆的应力不应超过压杆的有效抗压强度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朝阳法律评论《朝阳法律评论》
《朝阳法律评论》(半年刊)创刊于2009年,作者是冯玉军。本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法学期刊,并且在国际上卓有影响。而作为朝阳大学校刊的《法律评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法...
攀枝花学院学报《攀枝花学院学报》
《攀枝花学院学报》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637/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语言...
化工装备技术《化工装备技术》
《化工装备技术》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587/T,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化工机...
农机科技推广《农机科技推广》
《农机科技推广》杂志,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693/TH,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体系建...
杭州(生活品质版)《杭州(生活品质版)》
《杭州(生活品质版)》(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副省级城市地方党刊。 《杭州(生活品质版)》以宣传贯彻“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为核心...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