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孔隙水压力观测
4、地面沉降及分层沉降观测
5、土压力盒
量测地基反力和侧向土压力,观测次数与孔隙水压力和沉降观测点相同。
六、安全技术措施1、测量放线:在工程开工前,对设计定线及所交桩位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按施工要素布设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的平面测量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将定桩位置加以妥善保护。
2、坑外拉锚:为了保证基坑的刚度,在后背、两侧钢桩以外各15米处,打入I50b10m钢桩设置拉锚。由锚头、自由端、锚固段组成,锚杆不小于20mm。确保工作坑开挖时钢桩的稳定性。
3、临边防护:机械开挖:当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进行配合操作时,人员不得进入挖土机械作业半径内,必须进入时,待机械作业停止后,人员方可进行坑底清理、边坡找平等作业。4、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基坑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1m。基坑开挖过程中,采取设置专人指挥、利用脚手架钢管固定在钢桩上、标识牌警示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挖土,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
5、坑内支撑:实行先支撑后开挖,分层开挖沿开挖深度每两米设置一道I-50b工字钢腰梁,确保工作坑开挖时钢桩的稳定性。
6、设置上下通道:基坑施工作业人员上下设置专用通道。专用通道设置在基坑马道处,用脚手架钢管与机械、车辆隔离,不得机非混合。箱顶上下施工设置专用梯子,梯子上下段固定。
7、支护变形监测:基坑开挖前做出系统开挖监控方案,设置沉降观测、位移对附近建筑物实施有效的监控等。
8、应做好基坑周边地表水的排泄和地下水的疏导,防止水对坑壁的冲刷、浸润。雨季可采用一定措施将坡面覆盖。
9、当基坑支护状况恶化时,应果断地采取加固措施。增加被动区压力,减少主动区荷载为原则。
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可在坑底与坑壁之间加设斜撑。如基坑外缘有足够空间,可设置拉锚,因拉锚不占用坑内空间,故较坑内支撑有利。
10、如发现边坡上体严重变形,坑顶有连续裂缝且变形有加速趋势,则应视为整体滑移失稳的前兆,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可用土包或其它材料反压坡脚,同时尽可能在坡削载或削坡,保持稳定之后再作妥善处理。
七、结论按照上述方案及方法组织施工,合理调配,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了基坑的支护及开挖,为后续箱体预制及顶进争取了时间。可见深基坑工程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第二版) 江正荣主编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06 758页。
2、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设计计算与施工 彭振斌主编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141页。
3、地基基础实用设计手册 金问鲁主编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年
4、土力学地基基础(第二版) 陈希哲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9年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