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等级轴承与等级RD2车轴轴颈压装
为了保证轴承压装质量,必须采用配置压力记录仪的固定式轴承压装机压装轴承,其关键部件为压装油缸,结构如图3所示。
原型轴承压装时,压装油缸的动作如下:外径为的引导套向前伸出,穿过轴承内腔 顶尖顶入车轴 中心孔 活塞杆慢速向前推进,至轴承压装到位 保压5秒 活塞杆后退 引导套后退。显然外径为的引导套不能直接用于压装等级轴承,须对其进行设计改进。通过技术、工艺分析,现将引导套外径由改为,同时与其配合的活塞杆相关尺寸也作相应改进,这样,在同一压装机上可实现三种不同等级轴承的压装。节约了生产成本及工艺场地。
3.等级轴承检修、压装的工艺管理措施
等级197726K1、197726K2轴承在外观上与原型轴承完全一致,在实际检修过程中原型轴承与等级轴承之间很容易混淆及混装。如将等级轴承与原型RD2车轴进行压装,势必造成轴承及车轴报废,甚至会损坏轴承压装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若一套等级轴承错装原型密封座,在等级轴承压装过程中,由于轴承内圈的压装力远大于密封座压装力,根本不能从轴承压装曲线、压力表上发现这异常情况,造成密封座与车轴轴颈形成间隙配合,这样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出现“耍圈”现象,从而引起热轴、燃轴、甚至切轴事故,严重危及铁路行车安全。因此,为杜绝等级轴承在检修及压装过程中发生轴承零件混装或轴承与轴颈错压的工艺问题,在其检修及压装过程中采取了如下工艺措施:
①等级轴承实现集中检修、压装。将进厂修的等级轴承按照K1、K2等级分类存放。等数量积累到一定值后(如50套)再进行集中检修、压装。
②改变等级轴承检修记录簿字体的颜色。原型轴承用字体为黑色的记录簿,197727K1等级轴承用字体为红色的记录簿,197726K2等级轴承用字体为蓝色的检修记录簿。这样,检修、压装操作者、检查员、验收员一接到这类检修记录簿,就会引起视觉冲击,从而在思想上和操作过程中自然地引起特别重视。
③等级轴承退卸后,由分解检查员在轴承外圈表面作“K1”或“K2”等级标记。等级轴承合套组装后在外圈凹槽内加贴“197726K1”或“197726K2”标签,并在包装纸上作相应的等级标记。
④在等级轴承选配压装时,由操作者和班长共同核对两端密封座与轴承内圈的等级标记一致,确认与之配合的轴颈为同一等级,并签字后方可进行压装。
⑤所有的等级轴承及零配件按等级分类,上料上架,单独存放并作标记。
以上工艺管理措施的实施,可将轴承的错、混装率控制为零。等级轴承检修记录簿非常醒目,这样,检修、压装操作者、检查员、验收员均能根据记录簿的颜色判定此套轴承是否为等级轴承以及轴承为何等级。操作者在检修、压装过程中除对轴承进行正常的检修外,另一重要工作就是核对轴承、轴承配件及轴颈是否为同一等级。等级轴承及配件标记明显,并按等级存放,实行定置管理,完全避免了轴承在组装、压装过程中混装、错装现象。
4.结论
通过对等级轴承检修工艺和工艺装备的设计改进,特别是工艺管理措施实施,自96年8月开始等级轴承检修至今,已检修等级轴承近6000多套,其检修、压装质量完全达到铁道部部标准要求,未发生一起等级轴承混装、错装工艺问题。降低了车辆检修成本,更重要的是确保了铁路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吉远,柴小转,我国铁路货车滚动轴承的发展历程 铁道车辆 2005(10)1-8
(2)陈世和主编,《车辆修造工艺与装备》1999.9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3)《铁路货车轮对和滚动轴承组装检修规则》1992.6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