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胶装置在工作
2.圆榫棒排序、码放装置 圆榫棒的排序、码放装置是依靠电机拖动减速机缓慢旋转搅拌器和输送带,达到圆榫棒排序的目的。圆榫棒排序、码放装置位于装榫顶推气缸的上部。靠背下零部件使用的圆榫棒规格是φ10×40mm, 使用前是整体袋装的,将圆榫棒倒入排序装置顶部的圆盘中,圆盘的底部沿着中心到边沿的一条直径垂直开了一排长方形孔,孔的大小比圆榫棒纵截面稍大。圆盘的上部有一旋转搅拌器,搅拌器旋转时,下部梳齿形搅拌扇叶刮动圆盘内的圆榫棒沿弦向旋转移动并排序,在梳齿扇叶的刮动下 ,圆榫棒掉入径向的长方形孔内,没有掉入孔内的圆榫棒继续被梳齿扇叶刮走。圆盘长方孔下部是码放圆榫棒的两个漏斗,分别向两个榫眼部位供料。漏斗左右与圆盘的长方口等宽,前后由三角形循环输送带控制。圆榫棒排序掉入漏斗内,水平掉在输送带上。在缓缓移动的输送带带动下,向下部的圆榫棒出料仓移动,出料仓的宽度和长度只能通过一排圆榫棒。圆榫棒排队整齐后,最终落到出料仓的最下部顶推气缸的起始点。至此圆榫棒完成了排序和码放。
因圆榫棒排序、码放装置中,圆盘内的搅拌器和输送带运转速度较低,运用电机加装减速机来拖动两个方向的运动。
3.装榫定位、顶推装置 装榫定位机构由底部的水平导轨、后侧的垂直定位挡块和侧面的卡槽三部分组成。当加工某一尺寸的靠背下零件时,首先调节丝杆手柄,调整滑动装配系统间距位置,使左右两套装配系统之间的间距符合靠背下的长度要求。然后再微调两水平导轨的高低,使顶推杆出口的位置与装榫零件的圆眼正对,最后调整后部垂直定位挡块的靠点位置。
顶推装置由气缸、顶推杆和角度调解机构组成。顶推的气缸安装在出料仓的外侧,气缸活塞与双推杆连接,双推杆沿着卡槽的半圆形凹槽滑动。卡槽上的圆榫棒出料仓开口正对着半圆形凹槽,圆榫棒落在凹槽内待装配。装配时操作者将榫眼涂好胶的零部件放到工位上,踩动脚踏开关,左右气缸同时动作,气缸杆推动双推杆沿着凹槽向前,将出料仓口的圆榫棒顶推向前至圆眼内。完成动作后,气缸带动双推杆回位,出料仓口上部的圆榫棒在重力和输送带传动的压力下,落入凹槽内待用。顶推装置完成顶推动作。
如有靠背下端面与中心有一定的夹角,就需要调整气缸、双推杆、卡槽与水平导轨的角度。气缸与卡槽连为一体,后部加装了丝杆调节装置,以调节气缸、双推杆和卡槽的角度。
为适应卡槽和气缸的角度变化,卡槽上部圆榫棒出料仓做成螺旋可伸缩式,其出料口角度可根据卡槽的角度调节。
结语
采用装榫机装配靠背下圆榫棒,效率较高,装配质量好。同样两个工人手工装配的日工作量,使用装榫机装配只需一个工人半天的操作时间即可完成。且装榫机调机方便,操作简单,可适用于不同长度和角度的靠背下。操作时,员工和零部件除榫眼外,其余各部位均无胶液接触,避免了胶液污染产品的表面。
目前制作的装榫机,其丝杆和基座导轨的长度适于装配600mm以下的短小零部件,如延长丝杆和基座导轨,装榫机可以适用于柜类、木门窗等大型木制零部件圆榫棒的装配。
参考文献
1.顾炼百主编. 木材加工工艺学.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2.李黎,杨永福主编. 家具及木工机械.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 第三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4.杨黎明,黄凯,李恩至,陈仕贤主编。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