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日常的城市测量工作中,野外数据采集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是无内存配置测量设备(虽然目前有内存全站仪已广泛使用,但由于历史、经济等其它原因,测距仪及无内存全站仪仍占有一定比例)原数据计算处理问题;二是由于条件限制必须事后处理的情况(如现场未携带已知点坐标等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内业对原始外业采集数据的处理将直接影响着测绘工作的进程。如何能快速、准确处理外业原始数据又能完成其计算结果与计算机绘图界面的数据交换,是测量人员必须面对的,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率的重要环节。
2.指导思想
2.1方便数据输入、修改、计算与保存。
2.2完成计算结果与绘图界面的数据交换。
3.工具语言选用
根据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决定运用Visual Basic6.0作为数据处理程序的开发工具,实现数据的输入、修改、计算、保存以及输出到文本和数据交换文件;运用AutoCAD R14作为绘图平台。
Basic语言是最基本的、同时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程序设计语言,它易学、易掌握、深受广大技术人员的青睐。Visual Basic是在原有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和事件的可视化编程语言,能使编程工作变得轻松快捷,是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应用程序的理想工具。
AutoCAD R14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图形处理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测绘领域,大 oCAD的DXF格式文件作为标准交换文件,又可利用AutoCAD提供的二次开发功能实现导入数据进一步的处理及编绘工作图的需要,因此选用它作为数据处理的输出平台。
4.数据处理的原理
本数据处理程序是针对野外原始测量数据(即边、角测量数据)的坐标计算和数据交换而设计的。
城市测量的碎部点采集一般采用支导线形式,最后联测已知点进行精度校正,一般不作平差处理。其数学模型较为简单,为一般的坐标正算公式。
5.数据处理程序
5.1程序流程






5.2 程序功能
数据处理程序主界面如下:

5.2.1 数据输入 、修改、保存
已知数据输入,在其主界面左上部,其中已知后视点坐标和后视方位角输入任一项即可。
主支导线边角数据输入在主界面左侧偏下部,测站点数据输入在主界面右侧。为便于大数据量的输入、修改和分期输入特设计了数据页面转换及数据保存、调入功能。
5.2.2 计算与输出
在检查数据无误后即可进行计算,先进行主导线的计算而后进行测站点的坐标计算。考虑到实际作业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分支导线的可能,因此在主支导线计算结果中含有支导线点间方位角。
进行测站点计算,系统自动生成CAD标准格式的数据交换文件,本程序将提供默认的文件名,该文件名是按当前时间编排的,以便用户搜索和调入。
6.CAD数据调入
启动AutoCADR14或高版本AutoCAD计算机绘图软件,利用下拉式菜单或工具菜单打开数据交换文件(计算处理程序已将数据保存在D盘下cldsourcedata目录内),选择文件格式为 *.dxf(数据交换文件),调入已计算数据即可在CAD平台下进行计算或绘图处理。

7.结束语
本数据处理程序为笔者基于实际工作需要设计的,通过在生产中的应用,该数据处理程序解决了外业观测原始数据处理与绘图界面的数据转换不便的问题,并减少的中间数据输入的错误率,大大提高了外业原始数据处理及成图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