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采用Spss16.0的Hierarchical cluster聚类分析,按照铁路发展所需三大功能产业链的实际情况,对铁路多元化经营分为三大产业链:其中,住宿餐饮业、旅游业、广告业同属于与路网优势密切相关且具有较强服务性质的行业被分为一类;而建筑业、房地产业、居民和其他服务业及文化体育娱乐业因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被分为第二类;剩下的各行业即为第三类。
上述相关性分析及分类仅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铁路多经各行业间相关性的现状,而当前各行业主营业务范围并不规范,各个企业也因属地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势必减少内部合作的可能性,致使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协同优势、内部市场优势等不能发挥出来。而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目标及相关性概念的实质是让相关多元化业务构建内部合作型结构以发挥协同效应;无关多元化业务构建内部竞争结构以获得内部激励;多元化业务及主导型业务构建内部市场以发挥内部资源优势,全方位的提高整个多元化企业的竞争力(Mahajianand and Wind,1988)。也即是说我们很有必要依据国铁多元化业务和主导型业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进行产业整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多元化战略的优势。
3 铁路内部产业整合的构想
“产业”是个较模糊的概念,通常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赋予不同的含义。广义上说,产业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的集合。而铁路内部产业整合,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铁路行业为了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在整个铁路行业内部,按产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整合对象,跨地域、路局、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构筑新的资本组织,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多元产业结构的过程
【2】,。从内容上来看,产业整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整合:企业层面的整合、产业内部整合和产业系统整合。企业层面的整合是指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各构成要素、各职能部门之间、母子公司之间关系的有机整合。企业是构成现代产业系统的基本单元和实际载体,企业层面的整合是整个产业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企业层面的有机整合,更高层次的整合也就无从谈起。产业内部的整合是指某一具体产业的整体化与有序性,它以分工和专业化为重要内容,以合作型竞争为主导,促使产业内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有效协同,从而提高产业内部的组织性和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的核心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产业系统的整合是理顺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关联.通过制度安排重塑产业系统内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配套产业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产业系统的聚合质量
【3】,。
以铁路为代表的我国大型国企内部实施产业整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早在03年,原国家经贸委等8部门就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859文件),根据文件精神大型企业集团应重视企业内部功能分层,转变企业内部全能结构为市场关系,消除企业内部不合理同业竞争
【4】,。而现阶段,用内部产业整合处置国有资产,无需重新投入而获得规模效应,这种低成本的扩张所形成的金融机制和治理结构不仅替代了僵硬的旧体制、盘活了主导产业和多元产业存量资产还让地方政府甩掉了包袱,获取就业、税收等综合社会效益。
铁路行业20多年的多元化经营改革实践,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国有铁路兴办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性;重新认识铁路具有企业性与公益性的双重属性,企业性是本质属性,公益性从属于企业性,必须通过企业性才能得以实现的本质;重新认识进行内部产业整合的重要性。因此,曾享有“铁老大”美誉的中国铁路,要想重振雄风、焕发青春活力,必须学会用“两条腿”走路,让铁路运输业与多经产业的经营业务及功能等能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不仅能提升铁路行业整体竞争力,体现了铁路的企业性;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体现其公益性。纵观世界铁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不仅只是幻想,如日本铁路公司,自1987年全日本铁路改革以后,1993年正式上市,几年之后运输业与多元经营收入已各占50%,实现了“两个轮子一起转”
【5】,。而法国、德国、荷兰、美国等国家,多元化经营收入也相当可观。总结各国铁路实施多元化经营方案的经验,并基于我国客观情况,构建了如下图1-2的内部产业整合的模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