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慕课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诸多不均衡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未来依旧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共同富裕还会考验我们的智慧。推动民族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实现教育公平,只有实现了教育公平,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5]。
(一)有利于解决地域产生的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匮乏的教育资源矛盾日益凸现。慕课教育可以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既能克服地域差异,又能克服师资差异,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平等的学习机会,接受均等的教育信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按照“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市场动作”的指导思想,尽快缩短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二)有利于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对教育来说,核心是老师。如果说教育不公的话,师资不公是教育最大的不公。城市学校,特别是城市的好学校,跟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距离是很多方面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偏远的民族地区,大部分学校的校舍建设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而且很多学校都接入了互联网,目前差别主要不是硬件,是软件,是老师。实现教育改革首先是教师,教师队伍的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质是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现状来看,一是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数量占很大比例,而且这部分教师年龄较大,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教师学历普遍偏低,高学历的教师下不去,留不下的问题严重[6]。慕课可以极大的减少对老师的需求,采用慕课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更广泛地实现师资力量的共享。
(三)有利于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在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特别突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加大教育投入有很大难度,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是众多矛盾的核心矛盾。国家政策重点扶助贫困的农牧地区,对中小学生减免教材费,大量建设寄宿制中小学校,加大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发放生活补贴、地区补贴数额等,这些政策需要更大的教育经费投入。而慕课简单灵活的学习方式,只要接通互联网,不受地点、时间、场所的限制,我们把课本、作业以及民族地区老师分析讲解全部存到平板电脑,发给每个学生,我们制作慕课时做成5分钟、10分钟一节的内容,配有考试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有各自的学习速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时间集中在课堂学习。一台最便宜的ipad,大概是人民币700元。现在国家对名族中小学生实行教材免费,一学期大概是人民币100元左右,18学期的课本费,完全足够买一个ipad,有了ipad以后,很多东西都可以放进去[7]。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上学难的问题,也可以减少经费投入,缩小师资差距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办教育,力求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与需求,既要考虑办学效果和经费,又要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民族生产生活的特点,为少数民族子女入学提供方便。一些因缺老师缺设备没法开出的课程,完全可以引进慕课。慕课自由灵活的学习形式,虚拟的课堂,可以很大程度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