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基础科学 > 肽与肽转运蛋白
肽与肽转运蛋白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徐运杰
【分  类】 基础科学
【关 键 词】 小肠;肽;肽转运蛋白;氨基酸;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5. PepT1的克隆与特性

  肽转运蛋白是质子藕联寡肽超级家族(也叫肽转运蛋白家族)中的成员[33]。表1总结了目前已分析鉴定出来的肽转运蛋白。第一个PepT1 mRNA是Fei等[2]通过把兔小肠分离出来的mRNA微注入到爪蟾卵母细胞中克隆得到,经分析预测,它由12个跨膜域(TMD)组成。Matthews等[19]把绵羊网胃上皮细胞RNA微注入到爪蟾卵母细胞并编码表达了肽转运蛋白。他们发现,Gly-Sar的吸收具有饱和机制(Kt=0.4mmol),肌肽、甲二磺酰甘氨酸和甘氨酰亮氨酸对其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是44%、94%和91%,但不受游离甘氨酸的影响。Pan等[34]进一步研究了绵羊网胃上皮细胞RNA是否编码表达肽转运蛋白,结论与Matthews等[19]一致。

  表1 质子依赖型寡肽转运蛋白家族 名称 别名 底物 转运类型和藕联离子 组织分布和细胞表达 PePT1 寡肽转运白1

  或H+肽转运蛋白1 二肽和三肽质子 协同转运,H+ 小肠,肾顶膜,

  溶酶体膜 PePT2 寡肽转运白2

  或H+肽转运蛋白2 二肽和三肽质子 协同转运,H+ 肾,肺,脑,乳腺

  支气管上皮细胞 PePT3 肽/组氨酸转运白2

  或人肽转运蛋白3或PHT2 组氨酸,二肽和三肽质子 协同转运,H+ 肺,脾,胸腺,脑,肝,肾小腺,心脏 PePT4 肽/组氨酸转运白1

  或人肽转运蛋白4或PHT1 组氨酸,二肽和三肽质子 协同转运,H+ 脑,视网膜,胎盘 此外,PepT1除在鼠、鸡、火鸡、狗、人、猪、牛、猴、鳕、斑马鱼等许多脊椎动物上克隆得到外(表2),也在细菌、酵母、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上发现,其氨基酸组成数量从707~729不等。近年来发现,原核H+依赖性肽转蛋白—YdgR的结构特征与哺乳动物的PepT1非常相似[35]

  表2 几种动物小肠肽转运蛋白的克隆比较 种 类 cDNA AA数目 基因库 来 源 兔 2746 707 U06467(NM-001082337) Boll等[36] 绵羊 2829 707 AY027496(NM-001009758) Pan等[37] 人 3104 708 U21936(NM-005073) Liang等[38] 猪 2698 708 AY180903(NM-214347) Klang等[39] 食蟹猴 2127 708 AY289936 Zhang等[40] 猕猴 3108 708 AY289934 Zhang等[40] 鼠(mouse) 3128 709 AF205540(NM-053079) Fei等[41] 耗子(rat) 3032 710 D50664(NM-057121) Saito等[42] 鸡 2914 714 AY029615(NM-204365) Chen等[43] 火鸡 2921 714 AY157977 Van等[44] 斑马鱼 2636 718 AY300011 Verri等[45] 鳕鱼 2838 729 AY921634 Ronnestad等[46] 6. PepT1的底物特异性

  PepT1可以转运400种二肽和8000种三肽。在PepT1的底物结合区域,水可屏蔽氨基酸侧链的质荷,因此,水被认为在PepT1的广泛特异性上具有重要作用(Daniel等,2004)。此外,Zn2+、Mn2+和Cu2+等金属离子也能与肽转运蛋白相互作用,从而加强肽的吸收[47]。

  肽的转运具有质子依赖性。这一结论通过将PepT1 cRNA注入卵母细胞,然后用微电极电压钳技术检测了Gly-Sar吸收的H+电流得到证实[37,39,43,44,48]。PepT1转运的中性和阳离子氨基酸的适宜质子底物比率是1,而阴离子氨基酸的适宜质子底物比率是2。肽和H+被PepT1吸收后,H+在刷状缘囊膜通过Na+/H+交换运出细胞,反过来,在基底膜上Na+通过Na+/K+ATP酶带出细胞,3个 Na+交换2个K+,最终恢复电化学梯度。用爪蟾卵母细胞研究发现,绵羊[37]、兔[49]和人类[50]的PepT1偏爱pH5.5~6.0、中性和酸性肽。鸡的PepT1在pH6和6.5的环境中对[3H]-Gly-Sar的吸收运输效率比在pH5.0、5.5、7.0和7.5的环境中大[33]。

  Vig等[51]比较研究了PepT1的底物特异性和结构特征。他以Gly-Sar作参考底物,用 MDCK细胞对73种肽(大多是二肽)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二肽和三肽都是PepT1的底物。他推断,N-端疏水性氨基酸能加强PepT1的活性,中性氨基酸是PepT1的更好底物,另外,芳香性氨基酸也能加强PepT1的活性,实验中Trp-Trp不能被PepT1运输的原因是二肽的总体积超过了PepT1蛋白的总容纳能力。

  Terada等[52]研究发现,半数的PepT1的N-端有TMD,该区域的1~6位包含有与pH变化相关的氨基酸残基。然而,C-端TMD中的7~9位被认为在决定底物亲和力上起重要作用[53]。His残基是肽转运蛋白底物键合区域中相当重要的残基。Meredith等[54]用组氨酸修改剂—焦碳酸二乙酯对肾刷状缘膜囊泡进行预处理后研究表明,PepT1失去了肽转运能力。对人类的PepT1 His-57[55]、鼠的PepT1 His-57和His-121[56]、以及兔的PepT1 His-57[57]进行诱变研究都发现肽转运蛋白的活性降低或失去。但用免疫染色研究表明,质膜上的肽转运蛋白数量并没有受到His-57或His-121诱变的损伤[55]。所有的结果指示,His诱变是蛋白质功能受到损伤,而不是蛋白质的生产。Chen等[57]还报道,兔的PepT1 His-121诱变后,对阴离子底物亲和力显著下降,于是他认为,His-57对H+至关重要。Doring等[58]报道,兔的PepT1 氨基酸残基的1~59位是底物键合域的重要部分,60~91位的氨基酸残基是肽吸收侧面与pH相关的重要部分。这与Bolger等[59]的研究一致。

  另外,还有其它一些结构特征影响肽转运蛋白的活性。与包含有氨基酸D-异构体的肽转运蛋白相比,氨基酸 L-异构体肽转运蛋白对底物肽的亲和力更强[60]。Terada等[61]研究报道,与对应体Gly-Gly和Met-Ala相比,N-甲基-Gly-Gly和N-甲酸基-Met-Ala对PepT1的亲和力降低。

  7. 结语

  总之,小肽具有游离氨基酸不替代的生理作用,尤其对乳蛋白的合成更是举足轻重。肽转运蛋白是小肽吸收转运的重要载体,那么,它在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如何?日粮、激素、生长发育和疾病对肽转运蛋的表达与分布有什么影响?小肽吸收的替代途径具体怎样吸收转运寡肽?敬请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 Matthews, D. M. Protein Absorption: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tate of the Subject[C]. Wiley-Liss, New York, NY.1991,126~137.

  [2] Fei, Y. J., Y. Kanai, S. Nussberger etal. Expression cloning of a mammalian proton-coupled oligopeptide transporter[J].Nature,1994,368:563~566.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299/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
领导之友《领导之友》
《领导之友》(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理论刊物。旨在为全省干部理论教育、理论学习服务,为党校教育服务。主要栏目:卷首语、特稿、特备...
鄂钢科技《鄂钢科技》
《鄂钢科技》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杂志,于197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635/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技...
篮球《篮球》
《篮球》杂志月刊,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国家体育局主管,中国篮球协会;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杂志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腐蚀与防护《腐蚀与防护》
《腐蚀与防护》杂志,月刊,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456/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试验...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