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 GPC分析
GPC分析结果见图4。

I:由TGase处理的STI II:热处理STI III:由DTT处理的STI IV:由DTT和TGase处理的STI溶液
图4 DTT水解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图
从图4中可以看出,STI经DTT处理后,其活性被水解钝化,对应的STI位置及其峰值面积(曲线III峰B)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DTT和TGase酶结合处理的STI,对应的STI位置峰值及峰面积(曲线IV峰B)均最大程度的降低,这就得出这两种处理方法均可使STI活性降低。STI经DTT处理后残留部分还原态STI(曲线III中峰C)和部分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曲线III中峰A),且此时的残余还原态SIT峰值较高,而生成的聚合物峰值较低,而当加入TGsea酶处理后,大分子聚合物含量大大增加(曲线IV中峰A),而小分子量物质含量大大降低。该结果也很好的说明了TGase也可催化还原态STI小分子量物质发生聚合反应,产生大量高分子聚合物。由曲线I、 II,得出热处理及TGase酶处理STI均对其作用不大,对应的STI位置峰值和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STI活性被很好保留,因此氧化态STI不能被TGsea催化聚合。这一结果与比色法及电泳法得出的结果也相一致。
3结论
STI对大豆蛋白营养价值的不利影响,需要探索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灭活方法,本研究主要选用DTT水解STI,同时利用DTT和TGase酶结合、单独利用TGase酶以及进行热处理STI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来测定STI的水解程度,通过研究DTT可以使STI水解,而单独利用TGase和热处理效果不明显,但若DTT和TGase结合处理STI,其水解程度更好。由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可以采用DTT结合TGase处理其原料的方法来提高食品中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越峰,朱祯.肖桂芳等.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基因的分离及其在抗虫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植物学报.1998b,40(5):405~411.
[2]李安智,傅翠真主编.中国食用豆类营养品质鉴定与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
出版社.1938..2
[3][印度]S.K.阿罗拉主编.高健译.豆类的化学和生物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
[4]游金明,李德发.大豆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J].饲料与畜牧,2006,9:40~43
[5]杨晓泉等.花生2S蛋白的提取分离及部分性质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2,6(4):1~5.
[6]范宝庆.硫酸亚铁钝化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09,6(36):32~34.
[7]郭尧君.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8]陈中,杨晓泉,彭志英.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大豆胰蛋白抑制剂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29(6): 2-26.
[9]成跃祖.凝胶渗透色谱法的进展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10]Anderson R L.Effect of steaming on soybean protcins and trypsin inhibitors [J].Am.Oil Chem.Soc,1992,69:1170~117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