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汇率政策与“蓝领经济”增长的耦合效应

【关键字】汇率政策 蓝领经济 生产函数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高希武 郭金秀

【单   位】

【摘   要】  内容摘要:货币当局的汇率政策目标之一在于通过改变国内外资源的相对价格,促进对本国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当局的汇率政策会越来越受制于利用富


  内容摘要:货币当局的汇率政策目标之一在于通过改变国内外资源的相对价格,促进对本国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当局的汇率政策会越来越受制于利用富裕资源进行生产部门的凸性生产函数,进而使得汇率政策的作用下降。因此,货币当局应当依据国民经济生产函数的具体特征及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审慎地制定自己的汇率政策。

  关键词:汇率政策 蓝领经济 生产函数

  一、引 言

  汇率政策的目的之一在于改变国内外资源的相对价格,对资源的配置进行调节,对国民经济不同部分的发展进行调控,以期达到促进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黄万阳、贺蕊莉、陈双喜(2005)的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效应显著[2]。目前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国内学者已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而汇率政策对经济单个组成部份的作用机制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对汇率政策与蓝领经济的发展间的作用机制及变动规律进行解析,以期能为当前的汇率政策的变动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本文余下部分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提出一个含有两类部门的生产函数,以合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二元经济特征的社会,劳动力供需上存在着二元结构的失衡,一方面上百万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又出现对于低素质的蓝领劳动力的供给短缺,招不到合适的劳动者。第二部分指出货币当局出于解决劳动力就业目的的汇率政策是如何进行权衡的,以及这种权衡面临的约束条件源自于发展蓝领经济的生产函数的技术特点;第三部分指出发展蓝领经济的汇率政策面临的约束条件,并据此约束条件求解最优汇率政策的一阶条件;第四部分则根据最优汇率政策的一阶条件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以考察影响最优汇率政策的各种参数变化后最优汇率政策的变化方向;第五部分则是对于最优汇率政策不存在条件下的进一步拓展。

  二、一个包含两类部门的生产函数

  中国是一个具有二元经济特征的社会,落后的农村,发达的城市。但是本文中的二元经济的含义与之有所不同,本文对于二元的理解是指有较高科技含量且需较大研发投入的白领经济和较低科技含量且不需较多研发投入的蓝领经济,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生产函数。具体说来,白领经济由于使用的是高科技,且伴随着巨额的研发投入,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本投入,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但是从长远来看,白领经济代表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未来,是强国富民的希望,其生产函数具体形式如下:

(1)

其中,是由白领经济所创造的产量,则是白领经济中的全要素生产率,是白领经济中的资本量,是白领经济所雇用的人力资本,最后,是白领经济中雇佣的劳动。

  二元经济的另一方面,蓝领经济科技含量低,采用的大多是一些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不需要较多的研发投入,具有投资风险小,预期收益稳定的特点,在短期内对丰富商品市场,解决富裕劳动力就业等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看,仅靠发展蓝领经济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富民强国。其生产函数具体形式如下:

(2)

(2)式与(1)式中各变量的含义相仿,是由蓝领经济所创造的产量,则是蓝领经济中的全要素生产率,是蓝领经济中的资本量,是蓝领经济所雇用的人力资本,最后,是蓝领经济中雇佣的劳动。

对于(1)式而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白领经济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已经不再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难题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同时,在白领经济中,目前普遍存在着的白领工人蓝领化使用的情况,因此,对于白领经济来说劳动要素也不是构成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真正限制白领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只有一个——资本①,因此,白领经济的生产函数可以简化为单要素生产函数,本文将其假设为线性函数形式,(1)式可以写为:

(3)

对于(2)式而言,由于蓝领经济对于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比较低,只要具有初等或中等的受教育经历即可获得,目前,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多年, 蓝领经济所要求的人力资本已为劳动者所普遍具有,因此,在目前的中国经济中与蓝领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本已经不具有稀缺性。但是随着劳动密集型外向经济的大发展,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民工荒”,这说明我国已经不再是理论界所假设的那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发展中国家。劳动要素已经成为制约蓝领经济发展的一个稀缺要素。因此,蓝领经济的生产函数变成了一个两要素的生产函数,本文将其假设为一次齐次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形式,(2)式可以写为:

(4)

  而最终的两部门加总的生产函数为:

(5)

总结此生产函数的特点可以知道:白领经济部门资本的边际报酬不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的特点,它的边际生产率恒为,而蓝领经济部门由于受制于劳动要素,存在着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趋势。

  三、促进蓝领经济增长的最优汇率政策

  名义汇率的变动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在于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改变国内外资源的相对价格,促进不同经济成分的发展。汇率的贬值会通过经常账户的盈余、外国资本的流入增加等途径引起社会资本供给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对技术要求低的蓝领经济的发展;汇率的升值压缩了外向型经济的利润空间,减小了在原有技术上进行扩张的原动力,增加了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竞争压力,为白领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外在要求,有利于促进白领经济的发展[4]。从近年来我国汇率变动所引起的现实情况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我们看到在人民币升值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下,受影响最大的是农民工,在危机之初,是他们最先大批下岗,在经济回暖之时,又是他们最先感受到经济的复苏——用工短缺。汇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体现了货币当局在促进不同类型经济发展上的一种权衡。同时,这种权衡又不是没有代价,它意味着改变现有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在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上进行让步,例如:区域发展上不平衡的加剧,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部分丧失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效用函数来刻画货币当局在汇率政策方面的权衡:

(6)

在(6)式中,代表了蓝领经济与白领经济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可以通过这个比值来衡量经济的蓝领化程度。则是指汇率政策,即汇率变动的程度,与直接标价法一致,意味着本币贬值,而意味着升值。

尽管我们不能给出效应函数的具体形式,但是可以假设在劳动力富余比较严重,物资比较短缺时,发展蓝领经济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比较迫切,而当劳动力就业问题基本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也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时,发展蓝领经济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就不那么紧迫了。因此,若用效用函数来描述,则效用函数具有以下特点:

, (7)

  贬值的汇率政策在带来发展蓝领经济的收益的前提下,越来越会掣肘货币当局的宏观经济政策,从而形成汇率政策的成本。考虑汇率政策实施的成本应当遵从边际成本递增的一般性质,因此效应函数还应当存在以下特点:

, (8)

  最后,假设货币当局将蓝领经济的发展视为收益,而将汇率贬值的政策视为成本分别进行单独考虑,最后在权衡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据此假设可知效应函数具有以下特点:

(9)

依据本文的假设,货币当局对于汇率问题的选择体现在汇率变动及引起蓝领经济发展之间的权衡,即(6)式所示效应函数的最大化。其中作为选择变量而存在。对于这一最大化问题,其约束条件取决于汇率政策与汇率政策所能引起的蓝领经济的发展。

  四、约束条件及最优化问题

蓝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资本的收益,那种由于汇率贬值所致的国外蓝领经济向我国转移,是因为我国的以本币计算的劳动力成本低于国外,进而投资的报酬也高于国外。当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均衡回报率与在国内的投资回报率相等时,这种由于国际资本的转移所致的蓝领经济的发展将达到饱和状态。假设为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均衡回报率,则均衡的蓝领经济投资水平应满足以下条件:

(10)

  汇率政策的作用,在于降低了蓝领经济的经营成本,提高对蓝领经济的投资收益。因此考虑到汇率政策的作用,(10)式可以改写为:

(11)

其中,为汇率政策的影响因数,表示汇率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提高蓝领经济的投资收益,在本文中假设它是一个定值。在考虑了汇率政策的影响之后,(11)式就构成了促进蓝领经济发展的最优汇率政策的约束条件。

  (11)式所述的约束条件存在一个前提:蓝领经济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国内白领经济资本回报率,或者说投资于蓝领经济的边际生产力高于投资于国内白领经济的边际生产力。考虑到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我国,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蓝领经济中工作的人们在生活待遇上必然会向白领经济中工作的人们看齐,这必然会产生工资推动型的蓝领经济产品的价格上涨,工资成了这一部分商品价格的一个很大的构成部分。对于国内而言,由于在蓝领经济方面,技术上的差异较小,可以较快地弥补,而在劳动力成本上的国际差别将使得投资于蓝领经济将是一件获利丰厚的项目。对于白领经济而言,由于国内的技术落后,加上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专利技术壁垒等措施的制约,使得国内外存在的技术鸿沟不易跨越,所以,白领经济在国内反而成了投资收益低下的经济领域。

  但是随着国内外向型蓝领经济的发展,蓝领工人短缺将会逐渐显现,进而由于蓝领工人短缺的制约,外向型蓝领经济领域的资本边际生产力将会逐渐递减,直至与白领经济的资本边际生产力相等。如果蓝领经济的资本收益小于白领经济的资本收益,此时对于蓝领经济领域的投资将会减少,而对于白领经济领域的投资将会增加。因此,促进蓝领经济发展的最优汇率政策还存在着另一个约束条件:

(12)

  对比(11)式和(12)式可知,汇率政策不能无限制地被使用,促进蓝领经济发展的汇率政策必须满足:

(13)

  因此,当(13)式所示条件得到满足时,促进蓝领经济的最优汇率可视为满足以下条件的最优化行为:

(14)

s.t.

令:,由于、及均为正,故。与(14)式所示的最优化问题相对应的拉格朗日函数为:

(15)

  这一最优化问题是否存在最优解,可以通过具有约束条件的最大化问题的二阶条件进行判断。根据前面关于函数性质的假设,易得到与最值问题相对应的加边海塞矩阵行列式:

(16)

分析该行列式各项,其中,因为,,而恒为正;同理,依据假设,则,依据前文假设知:,。故中的各项的符号为:。从而可以断定,即:极大值问题的二阶充分条件满足[3],也就是可以得出由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推出的函数稳定值即为目标函数的极大值,如果极大值唯一,则此唯一的极大值就是最大值,也就是此问题的最优解。

  对(15)式的拉格朗日函数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其为零,求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

(17)

(18)

(19)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如果(17)-(19)组成的方程组有唯一的解,那么货币政策当局就有一个促进蓝领经济发展的最优汇率政策。

  对(17)(18)式的左边最后一项移到等式右边并相除,可得:

(20)

  对(19)式变形可得:

(21)

  将(21)式代入(20)可得最优汇率政策应满足以下条件:

(22)

若令最优化汇率政策的效应为最大值,则此时的经济蓝领化率和汇率政策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当局为了获得最优的汇率政策要在货币贬值带来的经济蓝领化的好处与由此付出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更多的经济蓝领化的好处意味着要有更大的汇率政策成本。

  五、比较静态分析

  由于我们未能给出货币当局权衡汇率政策的最优化效应函数的具体形式,因此也不能得出最优化的具体结果,但是理论研究的目的并不着力于这一最优值,而是着力于各种相关参数变动时,这一最优值的变动方向。具体到此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观察贬值的最优汇率政策与各个参数间的关系。

  对(17)、(18)、(19)式所示的最优化一阶条件进行全微分,可得到:

= (24)

设(24)式所示的系数行列式为,根据我们对于效应函数二阶偏导数的假设,计算其值,不难得出。令,,,通过应用克莱姆法则,可得到参数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

易得:

由前面的假设条件,可知:,进而可得:

(25)

根据第(25)式和可进一步得到:

(26)

  结论1:根据(26)式可知,中国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的适合蓝领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越多,最优的汇率政策越小。这意味着货币当局只需付出较小的汇率代价,即可促进蓝领经济的大发展,这也显示了在蓝领经济的国际竞争中,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看到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由于我国的适合发展蓝领经济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具有巨大的优势,这种升值并没有影响到我国蓝领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外向型的蓝领经济在此期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一点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为: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逐年上升,直至近年来部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

如前文所述,本文以适合蓝领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作为一个替代性指标,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与发展蓝领经济相关的在短期内固定供给的要素,比如初等、中等教育的普及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软设施等等,因此这一结论可以扩张到其他的相关的因素之上。同时,这一结论也为货币当局的汇率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在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的背景下,通过对蓝领经济所需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可以适当减少汇率政策的使用,以减少汇率政策带来的负面后果,甚至可以适当地升值释放一部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外,蓝领经济劳动力的开发关键在于初等、中等教育的普及,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的投入。

同样源于(25)式和可以进一步得到:

(27)

  结论2:根据(27)式可知,对于蓝领经济的发展,其全要素生产率越高,最优的汇率政策越小。其意义在于蓝领经济的生产技术的提高,意味着同样的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出,也就意味着蓝领经济存在着更高的投资利润率,此时货币当局只需付出较小的汇率政策代价,即可以促进蓝领经济的大发展。“张军(2002)所作的经验研究指出:‘……改革后的1979-1998年间的平均TFP增长率则上升到大约2.81%,TFP的增长率在1992年以后有明显递减趋势’”[1]。尽管张军、郑祖玄等人对此已有解释,但是本文的结论也可以对此做出一个附加的解释,有助于理解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初期,蓝领经济技术含量低,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间的简单模仿复制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主因,但到了1992年以后的时期里,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市场化的改革,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的激发达到了极尽,简单粗糙的蓝领经济的发展已基本达到饱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更多的要靠科技。蓝领经济技术上的提升与劳动者素质低下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瓶颈。

同理,令,可以得到参数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

, (28)

结论3:由于,,故而的符号不确定,进而国内白领经济的资本存量变动对于最优汇率政策的影响也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可近似看作是由于经济蓝领化的边际收益递减所导致的总体效应的下降额,而看作是经济蓝领化提高带来的效应增量,所以,若经济蓝领化的边际收益小于由此带来的总体收益的下降,则,有前可知:,故,这时国内的白领经济资本存量增加,最优化汇率政策越大。这一结论说明,随着国内白领经济的资本增加,使得经济蓝领化率下降,此时由于发展蓝领经济所会造成的整体效应损失高于发展蓝领经济可能带来的边际效应,经济体内缺乏进一步扩充蓝领经济的利益冲动,要想使蓝领经济扩张,只能更多地依赖于汇率贬值为其带来利益动力。同理,若提高经济蓝领化的边际收益高于由此造成的蓝领经济的整体损失,则此时,即白领经济的资本越大,要求最优的汇率政策越小。白领经济资本的增加,导致经济蓝领化率下降,但此时经济蓝领化的收益较大,经济体内存在着进一步扩张蓝领经济的利益驱动,因此不必过多的依赖于汇率政策来发展蓝领经济。

令,可以得到参数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

(29)

  结论4:根据(29)式可知,汇率政策的影响因数越大,最优的汇率政策越小。此点的意义说明如果汇率政策的作用是明显的,不必过度的执行汇率政策即可有效地促进蓝领经济的发展,从而避免了过多的货币政策成本。

令,可以得到参数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

(30)

  结论5:根据(30)式可知,蓝领经济在其他国家投资的收益越大,要求的最优汇率政策越大,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本国蓝领经济的汇率政策受到国外发展蓝领经济收益的制约,国外发展蓝领经济的收益越高,意味着国内发展蓝领经济的机会成本越大,此时要求货币当局执行越加显著的汇率政策。

  六、扩 展

通过上文的比较静态分析,本文已经讨论了当(12)式所示条件得到满足,以发展蓝领经济为导向的汇率政策及其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但是如果(12)式不能被满足,即,那么意味着即使货币当局存在着发展蓝领经济解决就业、对外贸易赤字等问题的强烈偏好,而宁愿在其他的宏观经济平衡指标上作出更多的让步,对汇率进行大幅度的贬值,但是由于本国在发展蓝领经济上的获利小于白领经济,且由于国内又存在发展白领经济所需的各种条件,这种希望发展蓝领经济的汇率政策将不会带来蓝领经济的大发展,反而会导致资本的外逃,加剧各种套汇投机行为。因为汇率的变动只会改变国内外蓝领经济的收益差额,使得本国的蓝领经济变得更有国际竞争力,但没有改变国内蓝领经济与白领经济之间的投资收益差距,所以,国内仍然会无人愿意投资于蓝领经济。对于外国资本来说,投资于蓝领经济的收益将不如投资于发展白领经济的债券,因此也不会向该国的蓝领经济进行投资。汇率政策此时对于促进该国的蓝领经济的发展是失效的。

  目前,美国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这样,由于国内的蓝领经济收益远低于白领经济,导致蓝领经济不断萎缩,为了解决蓝领经济产品的供给问题,只有靠从国外进口,进而在国际贸易中产生巨额逆差,而要解决美国贸易中的巨额逆差,仅靠汇率政策是不会起到太多的效果,还要靠其自觉采取措施,对白领经济的投资收益进行制约,对蓝领经济的投资进行补贴,改变国内蓝领经济与白领经济之间的投资收益差距,才能提高经济蓝领化的比率,提高蓝领经济产品的自供率,彻底解决对外贸易中的逆差问题 。

  注释:

  ①2005年我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2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与发达国家的2%,2.5%,3%的差距更大[5]。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白领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不是人力资本和劳动要素,而是资本的投入严重不足。

  参考文献:

  [1].郑祖玄.汇率政策、FDI与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07,(7):48-57.

  [2].黄万阳,贺蕊莉,陈双喜.人民币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0-54.

  [3].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姜波克.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的新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5-22.

  [5].徐冠华.决策者说[EB/OL].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17:53 央视《决策者说》.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