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对待网上反腐调查
【关键字】
【出 处】 2016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程 龙
【单 位】
【摘 要】人民网搞了一个“2009年两会调查”,3月1日公布了结果,最受网友关注的二十大问题,反腐倡廉名列其首。笔者以为很有必要正确对待这一调查结果,搞好舆论引导工作。
腐败
人民网搞了一个“2009年两会调查”,3月1日公布了结果,最受网友关注的二十大问题,反腐倡廉名列其首。笔者以为很有必要正确对待这一调查结果,搞好舆论引导工作。
腐败问题涉及到一个政府的生死成亡,在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多政府、国家元首、高官因腐败丑闻而倒台。我们党的老前辈陈云同志也早就说过,反腐倡廉是事关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事。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敌对势力也往往借此攻击我们,如果群众的情绪得不到疏导,认识得不到提高,党和政府的形象就会受到严重伤害。“六四”风波之所以有那么多学生和群众卷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提出了一个极具煽动力的口号:“反腐倡廉”。所以,有关腐败问题的舆情,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认真正确对待。
网上调查并不能反映民意的全部。因为还有很多老百姓不上网,他们的民情民意如何还不得而知,未必就是网上调查结果的那样。还有很多网民没有参加调查,他们的看法很可能与调查结果有很大的差别。他们之所以不参加调查,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认为当今腐败很严重,因而不关心这个问题。参与调查并表态,往往与其性格、观点和立场有关系。所以,有多少人表态只能说明这些人关心反腐倡廉,但并不能代表广大群众都持相同的观点。
那些慷慨激昂,疾呼反腐倡廉的人未必就是实事求是的。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不可能没有失误,中国这么大,问题这么多,任何党来执政也不可能圆满解决所有问题。腐败问题在我国根深蒂固,不仅有制度因素,也有源远流长,剪不断理还乱的文化因素,并不是搞一项政治体制改革就能一劳永逸的。有的人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不能正确认识腐败问题,把腐败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了,甚至于归咎于“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十分错误的。还有些在网上表态的人是盲从、轻率,看到网上有那么多人留言,自己也“好玩”跟帖,或表态。也有人是心理弱点所致,有求新,求变的心理。共产党执政久了,有人便喜新厌旧,天真的认为换一个党执政就会出现新气象,腐败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殊不知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会天下大乱,象缅甸一样贫穷落后。
反腐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相对稳定的,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并没有变,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依然要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克服经济危机,恢复经济快速增长,搞好民生工作。反腐倡廉只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并不是中心,不是重中之重,不能冲淡了经济工作,影响了民生工作。
要搞好引导。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维护大局稳定,疏导群众情绪。要有“政治家办报的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搞好正面引导,还是要多宣传廉洁自律的典型,要帮助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党和政府廉政建设的现状,大部分的党员干部是清白的,生活水平是比较低的,他们也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对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和新闻要坚决控制在决策层范围内,决不能任其广泛传播。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信心,相信我们的党在不断地同腐败现象作斗争,随着反腐倡廉制度的不断完善,党风政风会逐步好起来,腐败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