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长效机制的重构

【关键字】高校毕业生 就业指导服务 长效机制 重构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陈 灿 芬

【单   位】

【摘   要】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社会要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创业促进就业。本文从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社会要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创业促进就业。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基本原则,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宣传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途径的构建等方面着手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帮助毕业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指导服务 长效机制 重构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深入分析、准确判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对于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至关重要。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加剧,就业压力增大,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迫切需要。帮助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直接体现。全社会要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创业促进就业,满腔热情,迎难而上,开拓奋进地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帮助毕业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基本原则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XJK011CGD002)放思想,创新机制,拓宽渠道,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采取加大政策扶持,优化服务等措施,培育创业主体,改善创业环境,激发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1、执行政策的原则

  高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一系列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高校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政策的学习和理解,加强贯彻落实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2、平等就业的原则

  认真贯彻国家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行为。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女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及困难毕业生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3、创业就业的原则

  积极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大力推动各种形式的毕业生创业活动。根据毕业生的自身优势和特点,结合市场需求,拓宽创业渠道,提升毕业生创业水平,有效提高毕业生创业成功率。

  4、引导教育的原则

  高校要加强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业促就业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创业观、就业观、择业观,使高校毕业生对职业目标的定位更趋合理。

  二、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特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理性地、全面地认清就业形势,调动积极因素,抢抓机遇,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有效途径,确保有关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1、全面宣传国家就业政策

  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全面实施毕业就业指导服务教育,帮助毕业生准确把握就业形势,尊重毕业生就业主体地位,激发毕业生创业主动性,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增强学生的基层意识、创业意识、诚信意识、安全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大力宣传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先进典型,宣传各地区和高校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宣传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2、认真落实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高校精心组织实施“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村官计划”等国家或地方项目。激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使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和流得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放在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力争高校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要指定专人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服务,要掌握好每一位毕业生的基本情况,认真做好毕业生生源信息统计、分析工作,及早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公布资源情况,了解掌握需求信息,实事求是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3、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把手工程

  高校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片包点,深入院系,对就业工作薄弱环节加强督促指导。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在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指导服务、机构设置、办公条件、人员资金等方面要给予充分保证。进一步把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和干部教师的工作具体职责落实到位,形成鼓励创业促就业的合力。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形成校领导主抓、就业管理部门统筹、院系负责,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就业工作要与学校各部门年终考核、招生计划、项目指标、表彰奖励等挂钩,强化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和干部教师的责任意识。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途径的构建

  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积极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努力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注重理论研究和创新,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估。

  1、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高校要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要通过不同形式为毕业生提供政策法规、求职技巧、面试方略等创业方式指导,并根据毕业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导,积极帮助毕业生尽快实现全面就业。积极开展就业课程建设和职业生涯规划。高校都要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选修课,对毕业生进行心理测评、咨询和就业定位辅导,开展毕业生职业测试,强化对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指导和服务。加强以创业促就业理念、先就业后择业的方法与技巧为重点的指导服务,进一步内化毕业生的职业兴趣、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2、积极搭建就业信息平台 广泛收集就业信息

  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举办的网上招聘会,加强学校毕业生就业网站建设。通过网络传媒多渠道收集用人信息,努力搭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就业信息沟通桥梁。通过举办校园小型专场招聘会、学校毕业生就业网、学院公共展板等方式,及时传递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业需求服务信息,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丰富的信息资源平台。优化服务手段,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高校要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协作联盟,实现学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强毕业生竞争力和适应能力。通过订单式、校企联合、顶岗实习等培养,把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积极采取成立办学协作体、定期召开协作会、协议输送毕业生等方式,确保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

  3、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努力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

  针对不同时期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需要特点,确定每一时期的重点工作和专项服务活动内容。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要给予格外的关心和帮助,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指导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要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和全力推进创业就业教育和实践活动。高校要组织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完善一批各类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加强普通高校以提高贫困生创业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助学育人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毕业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培养培训工作。加大毕业生创业引导的工作力度,依靠学校专业资源优势,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项目帮助和服务,积极实施自主创业奖助机制。通过调研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优势,充分前瞻就业市场,调整培养方向,积极开拓省外和国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确保学校的人才培养能满足市场需求发展变化。为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高校要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创业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

  4、注重理论研究和创新

  理论研究和创新是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的有力抓手,针对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就业课题项目研究,以课题研究引领创业就业。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体系,科学准确迅速地报告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实行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月报制度,及时公布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

  5、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及评估

  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督查考核评估制度。高校要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量化的科学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包括组织领导、工作条件、制度建设、配套改革、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率统计、就业目标、创业就业研究和特色创新等方面的考核内容,加强学校自评与专家评议相结合、抽查与评估相结合、督查与考核相结合,进行总结表彰。认真做好毕业生户口档案管理工作,要加强宣传毕业生户口档案托管政策,进一步完善毕业生户口档案托管工作。认真做好每年毕业生电子档案数据库和用人单位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为高校毕业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招录提供学历认证服务。建立完善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要积极与人事、劳动力市场取得联系,努力开拓教育、人事和劳动三个市场,早日实现三大就业市场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困难毕业生,政府就业服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要加强配合,提供有效的创业就业服务,尤其要做好困难毕业生登记认定工作和就业援助工作。高校要建立以就业预警为手段,以开拓就业市场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联动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俊岭.李德海.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10

  [2] 林诗锋.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J].世纪桥.2011.11

  [3] 张少杰.生存与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长效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9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