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综合训练 创新实践能力 任务驱动 分层次教学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邵淑春
【单 位】
【摘 要】 摘要 针对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方向及学生本身的基础和技能差异,总结了通过通过联系实际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任务驱动式的
摘要 针对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方向及学生本身的基础和技能差异,总结了通过通过联系实际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任务驱动式的分层次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 综合训练 创新实践能力 任务驱动 分层次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更新速度很快的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这门课也是比较难上的一门课,原因之一是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喜欢往往表现在喜欢玩游戏,喜欢上网聊天、看电影、偷菜、整理空间等等,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原因之二是学生本身的知识和技能差异太大,使老师在课堂上不太好把握,造成了有的学生吃不饱,同时还有学生消化不了,从而对信息技术课堂失去了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本人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通过联系实际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我们讲授这门课,是因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需要用到这门课的知识,那么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在进行Word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首先是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做一个统一的板报,里面基本含盖了Word的常用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一种表格布局的思想,让他们理解表格布局的重要性并学会用表格布局。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的学习习惯。在这个环节我通常会为学生设计一个任务详解ppt,里面有完成这个板报所需要的每一步操作的详细解释,并且我会教会学生使用软件中的帮助系统。在同学做任务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在操作中遇到问题可以查看任务详解ppt、也可以通过软件的帮助系统、也可以上网找答案、也可以跟同学或老师交流。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不会对学生的问题应接不暇,学生也不会因为等待老师解答问题而浪费太多时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积极解决的学习习惯。
第二节课就让学生选取制作电子小报进行演练。因为前一节课已经把基本思想、基本技能教给学生了,所以这节课只需要鼓励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或网络上寻找适当素材整合作品,内容不限,但主题要求积极、健康、具有创新意识,并能灵活应用所学技能技巧。这样两节课下来,既让学生学会了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培养了他们学以致用、创新实践的能力。
再比如在网页制作这一章中,我给同学们展示了五个不同技术层次的网站,技术含量最低的网站,只有文字和图片。我告诉同学们说,在软件的操作上能达到什么水平,就做什么水平,最关键的是你的网站要有独特之处,要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hao123这个大家都熟悉的网站非常简单,但是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过国内许多著名专业网站,甚至直逼TOM等门户网站;可以让百度出资5000万人民币,外加部分百度股权来收购。所以技术不是最主要的,创新、独特、个性、实用才是你们该彰显的。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主题,从而能动地进行乐此不疲的素材搜集,整理、应用和整合,切实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感悟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在这里其实也有一个很不好掌控的地方,那就是学生容易放羊。为了把握住学生,我采用了小组评价、物质鼓励的方式,在我们学校同一年级的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老师在一个办公室,而通用技术课程中有很多变废为宝的小课程,只要我们动动手,把身边的废品利用起来,做成一些可爱又实用的小物品,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奖励,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学习的精神。
2、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
信息技术课程虽然是以操作为主,但里面也不乏理论知识。而且有些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不好理解,这种情况下我通常会采用图文结合或贴近生活的小事例来讲解。比方说在讲计算机网络基础这一章时,有一个复用和交换技术对于学生来说就很不好理解。对于交换技术中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讲解,我除了给出详细的图解外,还列举了打电话、邮局送信、大型设备拆分、运输、组装这样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并且用了一个专列专用,专列非专用和非专列非专用的例子来讲解他们的优缺点。
而比如对于各层的分层思想和用途不太好理解,我就给举了个从青岛往罗马运水果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把路比作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分装水果指明目的地的是数据链路层,选择运送方式及运送路线的是网络层,负责运送的是传输层,负责跟对方联系交接货物的是会话层,负责语言翻译沟通的是表示层,接货人带回使用是应用层的功能。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了,同时又达到了学习理论的目的
3、任务驱动式的分层次教学
我们很多老师都在谈分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层次上的学生都吃饱吃好,但是说实话,我认为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对于这个问题,我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一直注意少讲精讲,对于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东西坚决不统一讲。因为我们这个学科比较注重操作,所以学生大部分的知识都应该是在操作中体验、学习,因此学生做任务的机会也比较多。对于软件的学习,我最多的是让学生自学(至于自学的方法前面提过,这里不再累述),然后给学生下发分层次任务单。比如在数据库这一章中,我只是讲解了数据库中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操作,对于课本中没要求的查询对象、报表对象、窗体对象我则是做了一个自学网站,里面对这三种对象的知识和操作作了详细的介绍。在课堂上我会将我的自学网站和学习任务单同时发给学生,学习任务单里包含了表、查询、报表和窗体四类对象的操作,对于我下发的任务,学生有能力做多少就做多少,而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求帮助,最后我们依然是以小组为单位作评价。这样不仅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还很好地避免了由于学生之间基础和技能的差异而造成的课堂低效和无效教学行为的产生。
4、总结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我们只有在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关注教法,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称号,也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