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杨瑞娟
【单 位】
【摘 要】 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我们的家
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我们的家乡——瓜州恰是这样一座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物产资源的名城,素有“榆林窟美景”、“蜜瓜之乡”、“锁阳之乡”等美称。我们身边有许多低结构、无成本的乡土资源,多年来,我园教师把这些不起眼的乡土资源运用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省级重点课题《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研究》的研究与实施,我园大力挖掘乡土教育课程,现在已形成了独具我园特色的园本课程。那么,如何使这些低结构、无成本的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魅力呢?
一、有效地运用乡土资源,让幼儿园教学内容活起来
在高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幼儿接触的世界丰富多彩,教参上单纯的儿歌、故事、等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幼儿的真正需求,而我们的乡土资源却静静地躺在那儿,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贯彻新《纲要》精神,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源于幼儿的需要,产生于幼儿的兴趣点,在幼儿主动、积极、有效的探究中发展,在教师的关怀、接纳、支持、引导中深入。
利用乡土资源积极开展科学教学活动。让幼儿自发生成、自主地探索、自主构建、自由想象、自我表达的活动。科学活动的生成是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生活环境紧紧相连的。科学教学活动追随幼儿的生活经验,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与发现。如有一次吃过午饭后我们和幼儿在园中的阴凉下散步,这时一个幼儿发现了一群蚂蚁正在搬家,一声惊呼后幼儿们都围了上去,对于它们在干什么展开了争论。午睡过后,孩子们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还在争论着。于是一个“有趣的小蚂蚁”的科学活动在我们心中形成了,我们鼓励幼儿去观察,去寻找有关蚂蚁的图片、资料,去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等。两天后,我们班开展了有趣的小蚂蚁的科学活动,让每个幼儿都上前来介绍自己对蚂蚁的了解,最后我们利用电脑,投影仪为幼儿进行完整演示蚂蚁的家,和同伴的生活等。接着我们根据活动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教育如美术:画蚂蚁;社会:团结力量大;音乐:两只小蚂蚁;科学:小蚂蚁搬家;语言:蚂蚁的家等。
二、有效地运用乡土资源,让幼儿园教育活动丰富起来。
我们幼儿园有着与大城市幼儿园所不同的人文地理、自然景观。无尽的田野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悄悄展示着不同的风采:春天,那粉红的桃林、有趣的麦田使得孩子们流连忘返;夏天,果园里诱人的葡萄引来孩子们的阵阵欢笑;秋天,那小山似的麦草堆、玉米堆和棉花堆惹得孩子们欢呼雀跃;冬天,温暖的蔬菜棚令孩子们惊讶不已;还有水沟边青蛙捉虫、蜜蜂采蜜;农民播种小麦、摘棉花、收获甘草、收获瓜果‥‥‥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最好的教育礼物。同时,农村这一特定的物质环境还给我们提供的教育内容有:机械化的养鸡场、现代化的农用机械、果园、农贸市场、博物馆、西路军纪念塔、风电场、工农业展厅……以及由于工农业的发展而引起的一系列环保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等,这些教材都是幼儿学习的对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效的运用乡土资源进行教育活动不仅增进了幼儿对家乡(瓜州)环境的认识,而且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社会情感体验。更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瓜州)、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也引发了幼儿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有效地运用乡土资源,让区域活动充实起来。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我们农村,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因此我们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有特色的区域活动。
1、在农村,种子资源是常见的一种,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我们把各类种子投放到各个区域活动中:如美工区中可以利用种子进行装饰物体(花瓶、汉字等),还可进行种子作画;又如在生活区中让孩子尝试用筷子夹不同的种子,锻炼孩子正确使用筷子的能力;在科学区中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各类种子的异同之处。记得当时我们刚投放下去不久,孩子们便对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一的种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还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为什么种子长的不一样?种子从那里来?种子有什么用?可以干什么?”面对这么多的种子,孩子们可兴奋了,他们相互交流、相互介绍,嘴里还不是发一声声赞叹:“原来青菜籽这么小,豆类的种子这么多,好漂亮!丝瓜的种子怎么扁扁的和西瓜种子有点差不多······”确实从孩子的交流、介绍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已被激发。
2、蔬菜是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的农作物,有紫色的茄子、红色与青色的辣椒、红色的番茄、绿色的青菜、青色的蚕豆与毛豆、黄色的土豆、白色的萝卜、弯弯的黄瓜等等这些五颜六色的蔬菜正是孩子区域活动的好材料。首先提供各类蔬菜让孩子进行观察,想象出像什么?如孩子想象出青椒像青蛙、白萝卜像小老鼠、小猪;毛豆夹、扁豆夹像小船,大蒜头像花瓶等等。同时在孩子想象的基础上,我们又为孩子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让他们与材料互动,如垫板、橡皮泥、火柴、牙签等,让幼儿自由探索如何使用工具与辅助材料将蔬菜制成各种有趣的造型,如用各种蔬菜玩“蔬菜宝宝变变变”,变出各种蔬菜造型。再如白萝卜再孩子的操作想象中在尖头出装上胡须,粘上眼睛,圆头处装上一个小尾巴,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鼠便展现在眼前。同时我们还让孩子制作蔬菜印章来进行装饰衣服、手帕等。确实在区域活动中孩子将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物体造型,大大的增强了孩子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使孩子感受到了农村资源的无穷魅力。
3、在区域活动我们还进行变废为宝,师生共同收集废旧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加工创造。如我们把平时喝的饮料瓶洗净消毒后,投放到美工区中,让孩子借助辅助材料(彩纸、剪刀等)对饮料瓶加以装饰:贴上眼睛、头发等,顿时一个可爱的瓶娃娃就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孩子们还帮瓶娃娃编了好看的辫子。在麦子丰收时,我们收集了一些麦秆,并整理后放在益智区中,让孩子把它当作游戏棒来玩,生活区中引导孩子用麦秆编织一些简单的动物造型。总之,乡土资源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不但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同时孩子的动手、想象、创造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乡土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有效地运用乡土资源不但可以丰富课程内容,使课程呈现地方特色;还可以促进教师成长,使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提高幼儿素质,使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并可以改变家长教育观,使家长能关注孩子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潜能,丰富了幼儿的活动资源,而且也为幼儿园节省了一笔昂贵的开支,妥善解决了幼儿园经费不足问题,充分发挥了少投入多产出的优势和作用。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进一步深入挖掘家乡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让丰富的乡土资源这一生动的活动教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