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兴趣 培养 学习 化学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熊以才
【单 位】
【摘 要】 【摘 要】本文阐述了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以及学习效率的一些认识。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或者可以利用编顺口溜,谐音记忆等等方式将本来枯燥的化学
【摘 要】本文阐述了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以及学习效率的一些认识。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或者可以利用编顺口溜,谐音记忆等等方式将本来枯燥的化学基本知识牢牢记住。
【关键词】兴趣 培养 学习 化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持续、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保证。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它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喜欢的人
师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成败起重要的作用,如果师生之间出现感情上隔阂,就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现在的中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反叛心理,喜欢和家长、教师对着干,所以第一步教师要获得学生的喜爱,得到他们的信任,成为他们的朋友。
在课上是严师, 在课下是朋友、是父子、是兄弟姐妹, 真正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的困难, 以自己人格和情感的力量吸引学生, 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和课堂教学, 在学习上尽力帮助他们,满腔热情地加以个别辅导,逐题点拔,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增进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 乐意接受新事物, 容易吸收新知识。
二、上好第一堂课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第一堂绪言课尤为重要,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上好绪言课,我想: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如我在教授绪言时这样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此时,学生兴趣大增,课堂上充满了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我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我不作回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用酚酞的酒精溶液在白纸上写上“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几个字并把它晾干,用碱溶液喷射,显示出红色字体,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紧接着又做了一个“清水三变”的 魔术,由“清水”变成“牛奶”又变成“汽水”再变成“牛奶”,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最后我说: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随后,我又简单地介绍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了化学的发展史,介绍了绿色化学,从而激励同学们努力读书,发愤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做出贡献。
三、史料故事法
在化学课上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中学生仍有喜欢听故事的习惯,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与当天学习化学知识有关的趣事,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史,讲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和化学趣闻,增强课堂情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努力上进,同时,学生也会从化学家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启迪,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1.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2.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3.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以外,教师还必须开拓学生的思路,想方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
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对抗赛法为例,每章结束或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泼,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复习的效果比题海战术好得多。总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六、利用比喻、谐音、顺口溜等法使理解记忆由烦变易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缺乏逻辑联系、难以识记的材料,不少学生对化学渐渐地失去兴趣就是因为难以掌握这些枯燥无味但又必须理解记忆的知识。记忆规律表明,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较慢。故教学中可以采用打比喻、顺口溜或谐音等方法,赋予那些枯燥的化学材料以人为的或有“逻辑联系”的意义。
1、比喻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易于学生理解
借助形象生动的比喻,可以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理解或记忆。如讲解: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打这样个比方: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理解难的问题显然即刻迎刃而解。
2、使用顺口溜
有些化学知识可以编成顺口溜,学生通过背诵这些有趣的顺口溜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化学知识记下来。比如各种元素化合价的记忆: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氢为正一氧负二,正负总价合为零。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所以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有关的化学知识。
3、谐音记忆
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如常识性了解地壳中元素含量:氧(O)﹥硅(Si)﹥铝(Al)﹥铁(Fe)>钙(Ca),可以联想成:“养(氧)闺(硅)女(铝)缺(铁)钙”。又如在水电解的实验中对“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学生容易记反,可以将“负极产生氢气”记为“负(父)氢(亲),”结果全班学生一下就记住了。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