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不同施肥水平对麻疯树生长及产量影响

【关键字】麻疯树;施肥; 产量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向振勇,郎南军,袁瑞玲,和丽萍,孔继君,赵琳,齐泮仑,郑科

【单   位】

【摘   要】  摘 要:对麻疯树进行不同施肥量的处理,观察施肥后麻疯树生长及结实情况。结果表明:施肥对麻疯树产量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超过一定水平后,则对产量没有影响,反而会造成麻疯


  摘 要:对麻疯树进行不同施肥量的处理,观察施肥后麻疯树生长及结实情况。结果表明:施肥对麻疯树产量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超过一定水平后,则对产量没有影响,反而会造成麻疯树徒长,开花少、结实低。结果还表明,施肥后麻疯树的干果壳与种子比变化不大;种仁的含油率也与施肥量的多少关系不明显。

  关键词:麻疯树;施肥; 产量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inn)又名小桐子、膏桐、臭桐树、黄肿树(广东)、芙蓉树、假花生(广西),为大戟科(Euphobiaceae)麻疯树属(Jatropha)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其种仁榨取的粗脂肪经脂化处理, 可作为符合欧四排放标准的生物柴油, 是我国重点开发的绿色能源树种之一。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1]。麻疯树在云南省主要分布在红河、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干热河谷地带以及西双版纳地区,高2 - 5 m,分枝较多,枝干富含浆汁,属喜光阳性植物,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南沙镇附近海拔300 - 800 m的山坡上种植的麻疯树,一般于4-6月份为第一次开花期,6-8月为果熟;第二次花期8-9月,11-12月果熟;有少部分树势较强壮的树体则会在9月中旬至11月期间形成第3次花期,于次年1月至3月份形成果实。

  目前,麻疯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萌发[2-5]、幼苗培育[6-8]、花发育及传粉生物学[9-14]、病虫害、抗寒抗旱[15-19]等方面,对其栽培经营方面的研究仅有刘朔报道的不同施肥处理对麻疯树幼林结实影响[20]。合理施肥是果树管理和果实增产优质的重要措施, 本试验通过在雨季来临前对麻疯树施加复合肥,观察施肥后麻疯树的生长状况、产量以及检测麻疯树的种仁含油率,以确认不同施肥水平对麻疯树的产量及生长发育影响,为建立麻疯树施肥技术体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元阳南沙镇水塘村麻疯树良种选育繁育基地,该试验地为山坡地,坡度小于35°,海拔300 - 800 m,年均气温25.12 ℃,最低气温10 ℃,最高气温43.5 ℃,年降雨量750 - 880毫米,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为干季,5 - 10月为雨季,干雨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园地土壤为偏酸性红壤土,PH值6.17,有机质含量28.45 g/kg, 速效氮122 mg/kg,速效磷40.38 mg/kg,速效钾35.7 mg/kg。

  2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地麻疯树苗木为2007年7月栽培的2 a生本地实生苗木,种植密度为2 m × 3 m,试验时树体均高1.7 m。试验地管护每年除草两次,分别为3月一次,7 - 8月一次。选用的肥料为复合肥(15 - 12 - 18)。于2009年4月末沿树冠外缘垂直下方开宽15 - 20 cm,深10 - 15 cm施肥沟,施肥后盖土。施肥水平分别为50、100、200、400、600 g/株,每小区3株树,重复3次。于果熟期果实表皮变为褐色后进行产量测定,11月中旬麻疯树营养生长基本停滞后,测定全年麻疯树生长量,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油料检验 - 粗脂肪测定法GB- 5512测定麻疯树种子含油率。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施肥对植株当年生长的影响

  不同施肥水平下,麻疯树新梢生长量、果枝率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施肥水平新梢生长量、果枝率的影响

  Table1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levels on the amount of shoot growth and fruiting branches rate

  处理 新梢生长量/cm 较对照% 果枝率% 较对照%

  50 43.6 96.9 28.6 188.2

  100 47.6 105.8 30.8 202.6

  200 53.5 118.9 29.4 193.4

  400 60.8 135.1 16.7 109.9

  600 66.8 148.4 13.3 87.6

  CK 45 100 15.2 100

  从表1可以看出,麻疯树的新梢生长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50 - 200 g的施肥范围内,其新梢生长增加量与对照相比,相差不大,但当施肥量达到400 g以上时,新梢生长量比对照大幅度增加,最高达到了148.4% 。果枝率则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施肥量100 g的时候,果枝率最高,达到对照的202.6%;而施肥量600 g的时候,果枝率最低,达不到对照的水平,只有87.6%。这可能是在雨季中,养分充足的情况下,麻疯树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停滞或减慢造成。

  3.2 施肥对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水平对麻疯树单株产量影响以及差异显著性见表2。

  表2 不同施肥水平对单株种子产量影响以及差异显著性

  Table2 Under Effec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fertilizer seed yield per plant an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处理 重复(g·株-1) 平均值 (g·株-1) 增幅/ % 差异显著性

  1 2 3 α=0.05 α=0.01

  100 168.7 246.8 189.6 201.7 239.6 a A

  50 156.3 223.7 214.7 198.2 235.4 a A

  200 133.3 165 133 143.8 170.9 a A

  CK 96.3 75.3 81 84.2 100 b B

  400 80 79 68.7 75.9 90.14 b B

  600 64 68.7 76.7 69.8 82.9 b B

  从表2可以看出,麻疯树的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肥200 g以内,麻疯树种子产量比对照产量要高;但在400 g以上,麻疯树的产量反而比对照要低。其中以施50-100 g复合肥对麻疯树种子产量提高上增幅较大,均达到235 %以上。

  方差分析(表3)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麻疯树种子产量达到显著水平,为搞清各施肥水平之间的差异性,采用了新复极差测验法对不同处理进行多重比较,比较结果见表2差异显著性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施肥水平处于50 - 200 g之间时,施肥对麻疯树种子产量提高影响显著,而施肥量在400 g以上,则对产量提高没有显著影响。

  表3 不同施肥水平处理麻疯树单株种子产量方差分析

  Table3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seed yield per plant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fertilizer

  差异源 df SS MS F F0.05 F0.01

  处理间 5 166684.5 33336.9 19.0 3.11 5.06

  误差 12 21099.3 1758.3

  总变异 53 199001.2

  3.4施肥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水平对麻疯树风干果实与种子质量比以及种子含油率的影响见表4

  表4 不同施肥水平下风干果实与种子质量比以及种仁含油率

  Table4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levels on the rate of dried fruit and seed, oil rate

  处理 风干果实质量 g 种子质量 g 果实/种子 种仁含油率 /g

  50 297.3 198.2 1.5 0.462

  100 298.5 201.7 1.48 0.481

  200 208.7 143.9 1.5 0.502

  400 121.4 82.6 1.47 0.463

  600 116.3 83.1 1.4 0.451

  CK 133 84.2 1.58 0.437

  平均 195.9 132.3 1.48 0.466

  从表4中可以看出,风干后麻疯树果实与种子比均值为1.48,而各施肥水平下,风干果实与种子比值相互间相差较小,与平均值较为接近。种仁含油率均值为46.6%,与各处理间的差别也较小。由此,可以得出不同施肥水平,对麻疯树果壳与种子重量比没有影响,对种仁的含油率也没有影响。

  4 讨论

  果园施肥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对果树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养分能够保证的前提下,果树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结实状态。当水土肥条件较好时,树体年龄进入结果期,但树势太旺,只是大量的生长枝条,开少量花,难于坐果,这就说明树体没有从营养生长转化到生殖生长,还缺乏成花的生理基础[21]。在对植物成花机理的研究中,现已认识到:植物在营养生长期,茎端的边缘区和髓肋分生组织活动活跃,而中心区相对平静;在形态分化前,中心区活动活跃,而髓肋分生区活动则受抑。这说明花的发端和早期发育可能是由中心区的活动决定,而中心区的活动则与同化物的供给分配有关。Sachs[22]提出的营养转向假说就认为在茎端的特定分生组织,营养生长时被剥夺了养分供应,或是成花基因表达时要比平时营养生长要求更多的同化物,与成花有关的化学因子或环境因子可能是通过同化物的供给和分配来间接影响成花的[23]。在对麻疯树的施肥研究中,麻疯树的花絮都是处于生长点比较活跃的部位-枝稍的顶端位置,该区域的营养供给或许与成花需要的同化物分配比例是影响麻疯树的成花因素之一。

  5 结论

  使用复合肥能够使麻疯树的果枝率提高,同时产量也会提高,但是施肥不会改变麻疯树的干果壳与种子比,也不会提高种仁的含油率。同时,并不是施肥越多越好,在水肥土较为充足的情况下,麻疯树容易徒长,开花少,产量反而不高。由于各地麻疯树经营地条件不一致,土地肥力不同,在具体应用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元阳南沙麻疯树基地施用的复合肥以50 -150 g/株较为适宜。

  参考文献:

  [1] 杨燕红,覃伟远.麻疯树丰产栽培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09(1):63-65.

  [2] 邓志军, 向振勇, 程红焱, 等. 麻疯树种子的发育、萌发和脱水耐性的初步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2008, 30 (3) : 355 - 59.

  [3] 杨 琳, 徐 莺, 陈 放. 麻疯树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 种子, 2007, 26 (5) : 88 - 89.

  [4] 李 旦, 何承忠, 熊华波, 等. 麻疯树种子发芽预处理方法研究[J]. 2009, (1): 158 - 160.

  [5] 金 杰, 瞿文林, 杨顺林, 等. 麻疯树种子催芽实验[J]. 林业科技开发, 2008, 22 (2) : 87 - 89.

  [6] 欧国腾, 周世敏. 麻疯树育苗及栽培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 2007, 21 (2) : 92 - 93.

  [7] 王朝文, 郭承刚, 李建富, 等. 不同试剂对麻疯树扦插生根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 5 - 6.

  [8] 戴凌风, 崔令军, 张志翔. 遮阴处理对麻疯树幼苗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14) : 5729 - 5731.

  [9] 郭承刚, 王朝文, 李建富, 等. 麻疯树物候期和花的发育动态观察[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 : 12 - 13.

  [10] 何亚平, 费世民, 徐嘉, 等. 四川麻疯树花序结构和雌雄花动态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 2008, 29 (2) : 1 - 7.

  [11] 罗长维, 李 昆, 陈 友, 等. 元江干热河谷麻疯树开花结实生物学特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6 (5) : 7 - 10.

  [12] 李 昆, 尹伟伦, 罗长维. 麻疯树繁育系统与传粉生态学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 (6) : 775 - 781.

  [13] 罗长维, 李 昆, 陈 友, 等. 麻疯树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及其生殖特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27 (10) : 1994 - 2001

  [14] 杨 清, 彭代平, 段柱标, 等. 麻疯树传粉生物学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8 (3) : 62 - 66.

  [15] 罗长维, 李 昆, 陈晓鸣, 等. 干热河谷麻疯树访花昆虫及主要传粉昆虫[J]. 昆虫知识, 2008, 45 (1) : 121 - 127.

  [16] 欧国腾, 徐德全, 周世敏. 罗甸麻疯树常见病虫害的危害与防治[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 27 (1) : 90 - 94.

  [17] 李巧, 赵毅博, 高泰平, 等. 膏桐苗圃病虫害调查初报[J]. 林业调查规划. 2009, 34 (1): 69 - 72.

  [18] 郭承刚, 王朝文, 李建富, 等. 麻疯树田间蟋蟀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 63.

  [19] 芮荣菊. 膏桐白粉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初报[J]. 林业调查规划. 2009, 34(2): 111 - 113.

  [20] 刘朔, 余波, 何朝均, 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膏桐幼林结实的影响[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 29(3): 11 - 14.

  [21] 程艳丽, 张默. 不结果旺长梨树的促花改造技术[J]. 果农之友.2009, 4, 18.

  [22] Sachs R M. Nutrient diversion: an hypothesis to explain the chemical control of flowering. Hortscience, 1997, 12(3): 220 - 222.

  [23] 王建红, 车少臣, 邵金丽, 等. 植物成化机理及调控措施研究进展[J]. 北京园林. 2009, 24(1): 23 - 26.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