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深部矿井大巷掘进动态收敛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关键字】深部矿井,动态收敛,预测模型,时间序列 中图分类号:U45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李震,程国建,沈小军,

【单   位】

【摘   要】  摘要:随着祁东煤矿开采范围的扩大向二水平(-850m)深部延伸,为了控制高地应力对大巷掘进施工的稳定性与维护产生的影响,本文应用ARMA模型对大巷掘进动态收敛取前n天的数据建


  摘要:随着祁东煤矿开采范围的扩大向二水平(-850m)深部延伸,为了控制高地应力对大巷掘进施工的稳定性与维护产生的影响,本文应用ARMA模型对大巷掘进动态收敛取前n天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对后数据进行预报,结果表明预测曲线和实测曲线偏差很小,预测值与实测值也很接近,同时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深部矿井,动态收敛,预测模型,时间序列 中图分类号:U45

  1 前 言

  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扩大向深部水平延伸开采,矿井深部大巷掘进动态收敛问题开始引起矿山领域广泛关注。巷道动态收敛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非平稳随机过程,动态收敛过程是通过各个时间段产生的位移和应力的实测连续数据,产生变化趋势,通过某种模型来预测巷道后期的变形情况。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深部矿井大巷掘进所观测到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随时间变化而相互关联的收敛数据序列进行分析,找出反映被观察对象内部隐含的,随时间变化的木质规律,从而提取时间序列中的特征信急,对数据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分析或预报[1]。

  2 模型概述

  2.1 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

  时间序列的参数模型最常用的是ARMA模型(包括两种特殊情况:AR和MA模型)。它实质上是时间序列的差分模型。对于一元平稳正态零均值的时间序列,其ARMA(n,m)模型的算子形式为[1]

  (1)

  式中:;为n阶自回归多项式(满足平稳性条件);为m阶滑动平均多项式(满足可逆性条件)。

  显然,时间序列的差分模型ARMA(n,m)和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描述方法完全相似。只要把和,分别当成系统的输人和输出,则即为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根据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不仅可以求出系统的动态特性,还可计算出该时间序列的统计特性。

  其中AR(p)模型如下:

  (2)

  上式中:为平稳化后的测定值,为参数,是白噪声,p为阶数。

  2.2 模型识别和参数估计

  模型识别就是要确定阶数p的值,使时序模型能充分描述动态收敛的特征规律,而参数估计是确定,可采用最小二乘法原则建立自回归(AR)模型[2]。对于一个具有n个数据点的P阶AR模型。

  令:

  (3)

  对于一个估计的,要求残差平方和最小,即

  (4)

  由此可求的参数的用最小二乘估计为

  (5)

  2.3 模型实用性检验

  从理论上来说,模型成立的最根本的条件是为白噪声。因此,模型适用性的最根本的检验准则是检验模型残差,是否为白噪声。另外,对于模型阶数来说,阶数太低不能准确反映动态收敛特征;阶数过高,则计算量大、建模过程复杂。因此,对于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应进行适用性检验,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综合考虑,建立适合的时序模型.进行模型适用性检验的方法很多,较为常用的是赤池信息准则(A 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准则)[3]。它适合于自回归(A R),滑动平均(MA)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 RMA)模型的检验。对于n个数据点的P阶AR模型,定义准则函数为

  (6)

  式中:残差方差,。显然,是模型阶次p的函数,当P增大时,减小,减小,而后一项2p增大。因此,综合考虑模型阶次和残差这两个因素,取值最小时的模型阶次P为适用模型阶次。

  3 计算实例分析与对比

  根据上述时间序列分析,以祁东煤矿二水平大巷围岩动态收敛数据为例进行建模分析。依据上述模型计算得到,并且令:AY(1)=EE,残差均值;AY(2)=,残差方差;AY(3)=AY(2+LP),LP个预报值;AY(3+LP)= AY(2+LP+N),主残差。由于ARMA(p,q)序列的参数估计为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计算量和计算过程很复杂,本程序对其阶数上限限定为,超过此限的用的是高阶AR(p)序列拟合。对巷道围岩内位移观测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⑴ 巷道围岩内动态位移计算

  巷道围岩内位移共分析了4个测点,其中距巷道拱顶最近测点的计算结果如下:

  巷道围岩内位移量测记录共96个,其多项式回归结果如式(7)所示,相关系数为R2=0.97,估计标准差为0.13mm,回归曲线如图1所示。

  (7)

  式中:为拟合时间序列,t为时间。

  经平稳性检验,式(7)多项式回归结果满足要求,即为趋势项。经程序分析可得出残差的时间序列为AR(3)序列,如式(9)所示。巷道围岩内位移的叠合模型为式(8),其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8)

  (9)

  式中:为残差时间序列,为组合模型时间序列,。

  图1 巷道围岩位移量测数据及5次多项式回归和叠合模型图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巷道围岩内位移的时间序列符合AR(3)模型,趋势项用5次多项式拟合可满足精度要求。

  ⑵ 模型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通过上述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计算得出了巷道预测函数,本文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断面来对比。结果如下:

  现取前93天的数据对后3天进行预报,预报结果见1表所示

  通过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运用了时间序列模型对上述断面的预测。其结果反映了预测值与实测值,在前阶段差异较大,在后阶段数值很接近。其原因在于,巷道前期开挖巷道围岩应力释放还未完全,在后期巷道动态变形趋于稳定。因此,前期观测值跳动较大,后期观测值跳动小。

  表1 巷道围岩位移预报值

  名称

  94天

  95天

  96天

  实测值(mm)

  1.205

  1.202

  1.207

  预报值(mm)

  1.172

  1.171

  1.168

  预报误差(mm)

  -0.033

  -0.031

  -0.039

  4 时间序列分析处理

  由于任意的ARMA模型总可以在一定精度要求下以适当的高阶AR模型来逼近它[4],即随机部分可以用AR模型按照额值为1递增进行拟合(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模型参数),直至残差为白噪声,如果模型阶数不高,则认为适用模型为AR模型,如果阶数太高,则改用ARMA模型。考虑到现场的实际需要,采用AR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建模分析处理,计算简单,易于满足现场实时性要求[5],下面以上述巷道断面为例得到预测效果精度。

  (1)这里使用上侧分位数,显著性水平取为0.05;参数估计和F检验,得出表明AR(3)表明系统是稳定的,参数估计是适合的,时序预测效果如前面所示。

  (2)AR(3)模型残差自相关检验,残差自相关的Bartlett范围()见图2所示和拟合不足的一揽子检验:

  因此,认为AR(3)模型是合适的。

  图2 残差自相关图

  5 结语

  ⑴ 通过与矿井实测做出了对比分析,得到预测结果与实际符合很好,同时也证明了该动态时间序列模型,用来预测巷道变形得到很好的结果。

  ⑵ 通过前面预测结果看出,在前阶段差异较大,在后阶段数值很接近。其原因在于,巷道前期开挖巷道围岩应力释放还未完全,在后期巷道动态变形趋于稳定。因此,前期观测值跳动较大,后期观测值跳动小。

  通过对上述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深部矿井掘进施工监测中,应用时间序列进行提前预报是切实可行的。它不仅可以数据序列均值的具体形式,还可知道均值残差序列的变化规律,使得数据序列的拟合模型更加精确,预报结果也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安鸿志,陈兆国,杜金观等.时间序列的分析与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潘迪特,吴宪民.时间序列及系统分析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杨位钦,张志方.动态数据系统(DDS)方法的应用和建模[J].辽宁:机器人,1981:16-24.

  钟秋海.动态数据系统(DDS)建模方法的改进[J].北京:北京工业学院学报,1986,4:36-43.

  徐峰,王志芳,王宝圣.AR模型应用于振动信号趋势预测的研究[J].北京:清华大学学报,1999,39(4):57-59.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