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谈钢结构设计与制作的质量控制

【关键字】钢结构 详图设计 制作 质量控制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胡珍

【单   位】

【摘   要】  【摘 要】钢结构制作工艺严格、施工要求精度高,作为钢结构制作单位,抓好构件设计与制作阶段的质量控制,对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实力、降低投入成本、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等都会


  【摘 要】钢结构制作工艺严格、施工要求精度高,作为钢结构制作单位,抓好构件设计与制作阶段的质量控制,对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实力、降低投入成本、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就钢结构设计与制作阶段的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钢结构 详图设计 制作 质量控制

  0 引言

  钢结构工程因其自身具有跨度大、利用空间宽大、施工进度快、经济实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层、大跨度工业厂房及跨度要求较大的公共建筑上。目前,我国钢结构在工程中应用逐步推广,已成为与混凝土结构并行的一大建筑结构体系。由于钢结构制作工艺严格、施工要求精度高,因此,抓好钢结构构件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1 详图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目前国内市场,钢结构设计图由具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图的内容和深度满足编制钢结构施工详图的要求即可,钢结构施工详图(即加工制作详图)一般由构件加工制作单位完成。钢结构详图是钢结构设计蓝图转化钢结构产品的桥梁,在钢结构工厂化批量生产的形势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针对我国详图设计所处现状,笔者认为提高详图设计质量的措施有:

  1.1 重视钢结构详图设计及详图设计员

  详图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构件的制作、工程造价及施工质量,不合理的节点构造设计,除了会改变结构的受力特征外,往往还可能引起应力集中、产生过大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给结构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业主在合同中不能不考虑相应的详图设计费用,制作单位不能简单地认为所谓的加工详图只是钢结构加工单位为了方便加工而出具的下料图,相信如果有关部门对钢结构详图设计进行规范,强调钢结构详图设计资质将有效提高详图设计质量。

  同时,重视详图设计员的专业素质和设计资质也必不可少。一名优秀的详图设计员能全面地把蓝图上平面表现的各种线条在头脑里转化为空间的立体结构;能了解设计规范,掌握其中连接计算和构造要求方面的内容,对常用结构的受力特点,连接节点形式有充分的了解;能对不满足施工条件的细节如焊缝高度、螺栓间距、焊缝长度、螺栓数量、包边外形、檩条留孔等进行调整改善;能精心考虑安装螺栓、现场焊接的操作空间及构件吊装顺序等问题。而同时详图设计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所以强调详图设计员素质、重视其工作地位、提高相应待遇也将有效提高详图设计质量。

  1.2 运用先进的详图设计软件

  强大的计算机智能软件,若经熟练的详图设计师适当使用,则钢结构详图的设计效率、设计质量会成倍的提高,所需的详图设计人员也将大大减少。所以,制作单位不能让详图设计仍停留在AutoCAD阶段,要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培训合适的详图设计软件,提高设计质量。

  1.3 明确详图设计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

  业主单位有责任把钢结构详图设计费专款专用,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要求。设计单位有责任对详图中构件的连接形式与原设计意图的符合性作相应审查。详图设计单位对构件放样尺寸的准确性焊缝长度与质量等级、螺栓数量等连接件的可靠性,以及详图与设计图的一致性负总责。

  2 构件制作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材料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的加工制作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了钢结构最终的适用性与结构性能,因此从开始的材料检验到后期的钢体涂刷都需要严格把关。在材料检验时,其内容包括对工程所选用的型号、规格的确认以及材料的质量检查。在确认材料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放样与下料,放样划线时,应清楚标明装配标记、螺孔标注、加强板的位置方向、倾斜标记及中心线、基准线和检验线,必要时制作样板。划线前,材料的弯曲和变形应予以矫正。下料时要首先把切割表面的铁锈、污物清除干净,切割后应及时清除溶渣和飞溅物,严格把握切割误差,杜绝切面裂纹、分层现象。

  2.2 放样下料的质量控制

  放样下料质量的好坏对后面工序存在着直接的影响,甚至导致下料的零部件全部的报废,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很普遍的,所以在下料之前对于加强过程的质量监控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该工序产生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长条和薄板类型的零部件在切割中变形比较厉害;由于切割气体或者板材内部存在夹渣和成份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切割面出现马牙纹、节瘤、割痕深度超标准;气割或锯切的零部件未考虑后续工序的收缩变形而导致的零部件尺寸超标;由于工艺文件编制的失误而导致的批量零部件报废;下料切割的尺寸严重的超过了标准的要求。

  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有:a.加强对过程的监控力度,严格实行“操作者自检——班长互检——专检员专检”的“三检制”,做好过程记录监督执行情况,不能让“三检制”流于形式;b.在批量性的零部件放样之前做好抽查检验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大量造成无法挽回的补救;对于复杂零部件制作的模板(件)采用的监督检查制度,把问题控制在未开料之前;c.尽可能的采用自动和半自动手工劳动,减少人工手工操作,减少人为因素的发生。

  2.3 焊接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施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构件的使用安全,制作过程必须参照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以及结合实际焊接施工经验制订“焊接工艺规程”并作为指导焊接施工的指导性工艺文件。“焊接工艺规程”应分发到班组,并应通过技术交底,让每位焊工熟悉牢记其主要内容。同时,要按照设计要求严格选用合格焊条,按顺序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并做好记录工作,按照焊缝等级严格检查,在规定的焊缝及部位要检查焊工的钢印。不合格的焊缝不得擅自处理,应定出修改工艺后再处理,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对首次接触的新材料,在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前应先进行焊接性试验(或称焊接试验)。当天气比较恶劣时,应确定施工时是否需要采取预热措施以及具体预热方法,预热温度及范围等。

  2.4 涂装的质量控制

  涂装属于隐蔽工序,对结构的影响小于对于建筑功能的影响,也是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工序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构件表面的漆膜大面积脱落和局部脱落,构件表面的漆膜脱落、产生流挂现象,漆膜的厚度不够,漆膜厚度分布不均,漆膜的颜色色差较大等。

  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有:a.在每个工程开工之前,做好构件涂装试片工艺评定,以确定构件表面所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工艺文件编制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b.保证底漆、中间漆、面漆层之间的间隔时间及其总厚度的要求,严格按照油漆供应厂家提供的资料进行施工,避免由于不同组份的涂料之间发生反应而影响涂装最后的质量;c.构件在涂装前构件表面的打砂质量满足质量要求,喷涂油漆之前必须把砂粒、毛刺及其需要屏蔽的地方按要求屏蔽好,打砂完毕两小时后必须进行构件表面的涂装。

  3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对建筑更强、更快的需求,钢结构的质量问题也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钢结构加工是一门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作为钢结构制作单位,抓好构件设计与制作阶段的质量控制,对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实力、降低投入成本、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剑华. 对建筑钢结构制作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些体会[J]. 广州建筑,2009.

  [2] 胡春芳. 钢结构施工管理要点探析[J]. 建材世界,2010.

  [3] 次伟红. 浅谈钢结构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4] 吴正才. 钢结构详图设计的现状与建议[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5] 吴鸿伟. 浅论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要点[J]. 经营管理者,2009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