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简论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的贯彻方法

【关键字】建材产品 色彩“软标准” 贯彻方法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

【单   位】

【摘   要】  摘 要:先在绪论中提出了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的视觉效果是十六个字,然后又论述了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四个方面的功能以及四种贯彻方法。最后得


  摘 要:先在绪论中提出了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的视觉效果是十六个字,然后又论述了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四个方面的功能以及四种贯彻方法。最后得出了“软标准”正在向着“硬标准”一步步地靠拢的结论。

  关键词:建材产品 色彩“软标准” 贯彻方法

  1.绪论。

  目前,我国各地新建的居民小区、超级市场、运动场馆、大专院校、写字楼宇等建筑的外观一改过去一律都是水泥灰的旧面孔,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楼万楼妆异彩”。这是我国在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上的贯彻效应。

  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一是区别于国标、行标、地标、企标等《标准化法》规定四级标准中评价建材产品质量的那些能仪器测定、能抽样检验、能数据评判“硬标准”之外的“软标准”;二是需要创造性地去贯彻执行。这些“软标准”虽然只是一些“色调一致,均匀舒展,谐调沉稳,色彩简洁”之类的规定,然而,这些看似无角无楞的规定在执行起来却是大有文章可作,甚至可以关系到一项建筑工程的优劣成败与高雅低俗。实践表明,如果将色彩“软标准”执行到位,完全可以在不提高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高工程质量,让人们一旦身临工程其境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所以,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说,在执行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上多设计一些效果图反复地进行筛选,一是十分必要,二是事半功倍。符合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的视觉效果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秩序显明、单纯清秀、彩面规整、热烈奔放。

  2.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的功能。

  2.1 建材产品色彩温度的冷暖性。

  一是建材产品色彩温度的冷暖性是人人皆有的切身体会。每个人对建材产品视觉的冷暖性效应都是由视觉器官来感受的,建材产品的色彩与人们的视觉效应是如影相随,这是辨别环境光线的明暗、色彩的冷暖浓淡等的生理直觉,这是由于人的眼睛对不同的建材产品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结果。

  二是在对建材产品进行色彩项目的检验中,按照色彩“软标准”的规定,检验人员需要将不同色相建材产品的色彩分为热色、冷色和温色。从红、紫、橙、黄到黄绿色称为热色,以橙色为最热。从青紫、青至青绿色称冷色,以青色为最冷。紫色是朱红与青色混合而成的中间色,绿色是黄与青混合而成的中间色,因此称为温色。建材产品的色彩对人们产生的视觉效应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感觉是一致的。如红色、黄色,让人看到之后好像看到了太阳、烈火、炼钢炉等,感觉到热;而青色、绿色,让人看到之后好像亲临江河湖海、茂密森林,感觉到凉爽。但是色彩的冷暖既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如果将橙色、红色、黄色为一端;将青色、绿色为另一端,设置一条温度的直线,那么,人们的视觉越靠近最热端的橙色,就越感到热,越靠近最冷端的青色,就越感到冷。

  2.2 建材产品色彩空间的伸缩性。

  一是在哲学上,包括建材产品色彩空间的伸缩性在内,空间与时间构成了不断运动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建材产品由于色彩的变化可以使人感觉到空间的距离具有进退、凹凸、远近、高低、大小的伸缩变化。实践表明,暖色调和明度高的建材色彩具有使建筑空间前进、凸出、拉近的视觉效果;而冷色调和明度较低的建材色彩则具有使建筑空间后退、凹进、远离的视觉效果。在室内外的建筑设计中,工程师们经常利用建材产品色彩空间的伸缩性巧妙地去改变空间的大小。

  二是建材产品色彩空间伸缩性表现的范围非常宽泛,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都可以巧妙地运用色彩去进行改变。以各种建材产品形成的建筑是一种以不同空间为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服务的产品。无论是置身于商业建筑、工业建筑、文化建筑、休闲建筑、城市建筑和农村建筑等等用途不同的各种建筑中,建材产品色彩空间伸缩性带给人们长、宽、高的空间感与实际情况往往是不一样的。

  例如,内部空间是人们为了特定的功能而用特定的色彩从天然空间中进行隔离的产物,井然有序的办公处室、舒适紧凑的洽谈场所等等都可以从内部空间的色彩设计中表现出来。而外部空间是人们为了建筑环境的需要用特定的色彩从天然空间中展现出来。四通八达的道路、造型优美的桥梁、一览无遗的广场、沉重沧桑的雕塑、鳞次栉比的建筑等等都可以从天然空间中以建材色彩表现出来。外部空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自然空间包围建筑,也称为敞开式的外部空间;另一种是以建筑实体围合而成包围空间,称为封闭式的外部空间。有些建筑空间在进口出增加了五彩缤纷的廊柱或雕塑而使建筑外部空间造型丰富,实际上是增加了“灰空间”,是一种实色与虚色的对比。

  2.3 建材产品色彩重量的传递性。

  一是与物理上的重量不同,物理上的重量是以计量器具检测出来的,而色彩的重量是建材产品的色彩将重量效应传递给人的视觉,让人感到沉重和轻柔的结果。在不同条件下,建材产品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重量感觉,甚至还会直接引起喜、怒、哀、乐的心理反应,这就是建材产品色彩重量传递性的心理效果。例如刺目的重色会使人产生神经亢奋、热烈、大胆、激动;而柔和的弱色会使人产生神经沉稳、缓和、轻盈、安静。产品质量检验的理论与实践表明,建材产品色彩重量的传递性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明度和纯度高的建材产品如桃红色、浅黄色、粉红色等显得重量轻柔和自然;明度和纯度低的建材产品如铅黑色、赭石色、紫红色等显得重量沉重和压抑。以桃红色、浅黄色、粉红色、橘红色、橘黄色等为代表的轻柔色彩给人的感觉是兴奋,所以,人们经常在学校、休闲娱乐场所的设计中使用这些色彩。以淡绿色、天蓝色等为代表的色彩容易使人感到自然、清醒、舒爽,所以,人们经常在候车室、图书馆、自然博物馆等的设计中使用这些色彩。而以黑色为代表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压抑与沉重,所以,除了在铁栏杆、大铁门、路灯的铸铁底座以及办理丧事的环境可以使用黑色以外,其它场所与物体都不宜大量使用。

  二是建材产品色彩重量的传递性还体现在建筑物与色彩浑然一体,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又共同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纵观建材色彩发展史,人们从最初使用最简单的色彩开始,发展到今天让建材色彩忠实地为人类服务,其原因除了让色彩满足了一定的实用功能之外,还有一个色彩重量传递性的意图。因为建材产品色彩重量的传递性直接地表现了建筑工程师的设计思想,同时也直接地影响着观赏者的心理情绪。实践表明,建材色彩是建筑工程中最活跃、最富有表现力的视觉因素。在建筑造型中,建材色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具体或抽象的视觉形象,而且由于色彩本身在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变化产生了色彩重量的传递性,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建材标准化工作者的重视。

  2.4建材产品色彩视觉的功能性。

  一是由于一座建筑物具有特定的功能,所以必然有其特定的色彩,这种色彩在建材产品色彩上已经成为一种标志符号。扩而大之,一处居民小区、一处超级市场、一处大专院校、甚至一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整体色彩。建筑设计师们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然顺应这种整体色彩的基调,在考虑一座建筑物外部色彩的处理时首先充分考虑周围景观的色彩,实现自然景观色彩和建材产品色彩达到和谐统一。

  二是建材产品色彩视觉的功能性是建筑功能的一种补充,住宅建筑、娱乐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学校建筑、医院建筑等等都是如此。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采用建材产品的色彩也必然不同,这样才能体现出建筑物的特定功能与行业美感。如疗养院、医院就应该以白色或中性灰色为主调,在心理上给病人以清洁、安静之感;纪念馆等应该以桔黄色的琉璃瓦来作檐口装饰,在心里上给人知识高贵和永久之感;而民用建筑,就应该以酱红色、浅粉色为主调,这样从心里给人健康安宁的感觉。

  3.简论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的贯彻方法。

  以下四种贯彻方法可以采取删繁就简、提炼概括的简化方法;色彩整合、色块叠加的添加方法;形神兼备、妙趣横生的夸张方法;粗细结合、构图简练的几何画法;装饰性强、效果新奇的抽象画法等去实现。

  3.1 以建筑工程的空间形态设计色彩。

  建筑的空间形态可以分为商业空间与工业空间、居住空间与办公空间、工作空间与娱乐空间、城市空间与农村空间等等。从理论上讲,这些不同的空间形态与建材产品的色彩是否有一个最佳的配合意境,或者说,色彩“软标准”贯彻成功与否的区别也在于此。从实践上讲,这些不同的空间形态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师们大显身手的舞台,他们虽然不是魔术师与幻想家,然而却可以在空间形态设计中将色彩安排的如诗如画;他们虽然不是嫦娥与吴刚,然而却可以在空间形态设计中将色彩安排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诗句)。

  3.2 以建筑风格的对立与统一设计色彩。

  对立与统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揭示包括建筑色彩设计在内的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具体到以建筑风格的对立与统一设计色彩上面,其主要内容是楼梯、门窗、台阶、地板、阳台、雨蓬、廊柱、小型色块等建筑单元都是对立面的统一,都存在着矛盾。而这一切矛盾都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绝对的斗争性和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就构成包括建筑色彩设计在内的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所以说,以建筑风格的对立与统一设计色彩是现代建筑色彩设计的重要理论。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必须运用建筑风格的变化与统一处理好造型风格与色彩视觉的关系、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此外,在建筑色彩设计中还必须处理好整体的造型风格与个体的关系:第一是把握基调,注意整体性;而后是在个体或局部发挥个性,在统一中寻求色彩的变化之美。

  3.3 以建筑造型的对称与均衡设计色彩。

  一是对称与均衡为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述形式。具体到建筑造型的色彩设计上,以建筑造型的对称与均衡来设计色彩不是通过简单图案的量化实现对称与均衡,而是通过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的贯彻,通过简化、夸张、抽象等创意方法,使建材色彩画面达到不同的疏密、浓淡、轻重等效果。对称与均衡一为左右对称与均衡,二为上下对称与均衡。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所大学建筑系一名资深教授曾经用电脑合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合壁建筑造型,并认为左右对称的建筑造型是美的极致,可见“对称与均衡”在建筑美学中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对称与均衡更多表现的是具有明显可见的美学构图特征。大与小,多与少,疏与密,浅与深,黑与白等都是对称与均衡的创意方法。如果说“对称”是美学构图中能以物理尺度精细衡量的形式,“均衡”则更多地体现在视觉心理的分析和理解,是一种富于变化的平衡与和谐。

  在我国建筑史上,建筑造型的对称与均衡不但是建筑整体造型的设计章法,还是室内布局甚至家具器物的设计章法。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设计章法已经从建筑造型的对称与均衡延伸到与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的规定达到协调美观,其例子举不胜举。以建筑造型的对称与均衡设计色彩必须明确一个前提,即必须做到与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规定的“色调”、“色差”、“色相”、“色温”、“色谱”等六个技术指标的统一。这种统一是一种建材色彩与建筑造型的密切结合,其效果是色彩沉稳、自然祥和、美观朴素、安定平稳、端庄大方等等,符合中国人的视觉习惯。

  3.4 以建筑外观的节奏与韵律设计色彩。

  节奏与韵律本来是一对舞台表演术语。节奏是指乐队合奏的音响按照一定规律长短强弱的交替组合,无论西洋乐器、无论民族乐器,节奏都是合奏音乐效果的重要表现手段。而韵律是指在诗歌朗诵中,表演者音节高低、轻重、长短的交替组合,音节与停顿的数目以及位置,节奏的形式和数目,押韵的方式和位置以及段落、章节的结构等。节奏与韵律两者都是舞台表演效果至关重要的表现手段。本文以建筑外观的节奏与韵律设计色彩的寓意是,如果将节奏与韵律这一对有强烈时空感的舞台表演术语用到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的贯彻方法上面,是非常恰当的。人们看到,红砖绿瓦、黑白屋檐、彩窗地板、花灯立柱的重复使建筑外观的节奏感十分抢眼显明,错落有致的台阶、呼之欲出的色彩与井然有序的线条形成的韵律感令人流连忘返。

  4.结论。

  中世纪的欧洲曾经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社会的极致是宗教,宗教的极致是(哥特式)建筑,建筑的极致是技术,技术的极致是数学,数学的极致是色彩”。笔者认为,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的贯彻方法说明了一个问题,无论什么社会制度,与贯彻“硬标准”不同,建材产品色彩“软标准”的贯彻可以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最大限度地表现与扩大“软标准”制订者的主观愿望。当然,随着对“软标准”测试仪器不断地进步,“软标准”的贯彻正在向着能够仪器测定、能够抽样检验、能够数据评判的“硬标准”靠拢,一步步地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春田著 1987年版《标准化概论》。

  2.中央文献出版社 潍坊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5年版《潍坊市志·城乡建设》。

  3.齐鲁书社 潍坊市潍城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3年版《潍城区志·城乡建设》。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