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原因 过程 抛物线 方程 挡矸坝 砌筑 价值 功能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林皇陆
【单 位】
【摘 要】 摘要:乱毛石挡墙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缺点,比较多因素的干扰下,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本文意在改善受力条件,提高抗剪能力,发挥其最大的
摘要:乱毛石挡墙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缺点,比较多因素的干扰下,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本文意在改善受力条件,提高抗剪能力,发挥其最大的功能。
关键词:原因 过程 抛物线 方程 挡矸坝 砌筑 价值 功能
乱毛石挡土墙不仅在山区的环境随处可见,而且水利、公路、铁路等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易施工且灵活,速度快,成本低。缺点是整体性差,易变形,抗剪能力差等。 问题的提出 乱毛石挡土墙的诸多缺点,就易造成挡墙的变形或坍塌。主要原因有:充填土过量,推力大;条件有限,碾压设备无法到达现场,采用松填;夯填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粘性土方吸水大受浸泡润滑膨胀挤压;山洪爆发冲垮;地基松软承载力不够或水浸泡软下沉;施工质量差,料材太小或强度低,组砌不正确;设计不合理,即挡土墙与护坡两重性,填土方下沉后挡墙或护坡立即变形;设计厚度不够,;功能改变,上部承载建筑物或构筑物,堆料超大负荷挤压,动载等等。造成变形或坍塌原因不是单一的,有着极为复杂的内外因素。
乱毛石挡土墙的变形或坍塌的位置,一般为高度的三分之一或离地面1.0m左右。在处理恢复坍塌的挡墙中,除地基原因外,多数挡墙的基础是不变形的。坍塌的范围是与变形的范围成正比,从正面看底窄上宽成漏斗形。
变形或坍塌的产生过程是很复杂的,从变形到坍塌有的是相当长时间,有的较短,甚至是瞬间的。由于受挤压推力的作用,挡墙的抗剪力的极限小于挤压推力就开始变形、坍塌,对于变形不大,及时的上部排水,防止水的浸透,减轻上部的承载等措施,并采取加固,如果充填的土体不再浸泡,脱水后收缩,没有继续对挡墙施加压力,挡土墙会维持变形而没有坍塌。 抛物线型的应用 工程力学中抛物线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堤坝、桥梁、大型构件、大跨构架等。如果应用于挡墙整个断面或底部的部分断面,受力也会改善,原因有四:第一,根据切线原理,挡墙放坡系数与挤压推力由下而上从大到小相吻合,成正比关系。第二,挡土墙在水平挤压作用下产生抗弯,即表面受压,那么挡墙的自重在弧形受压,产生向内侧的的推力,可以抵消部分的向外的挤压力,直线型就无法产生这个反作用力。第三,根据力学原理,对抛物线的切线的水平作用力,能够有效的对水平挤压力产生力的分解。第四,挡墙易变形的位置以上的自重,能够有效的分布在易变形的部位增加摩擦力,阻止位移而变形。在处理几个较大变形或坍塌的挡墙中,利用抛物线型调整挡土墙的坡度,效果甚佳。
设计抛物线方程,应用高数的积分,但实际操作可以简化计算,施工作业中,布置操作人员掌握变坡的原理,是容易掌握、控制的方法。计算步骤:利用抛物的切线原理,采用反推法,切线即坡度线,求出抛物线方程公式。举个例子:设抛物线方程为y=ax2+bx+c,设0.0m的坡度为1∶0.5,2.0m的坡度为1∶0.35,4.0m的坡度为1∶0.25,如示意图,坡度系数计算结果高度2.0m和4.0m放坡的水平长度为0.7m和1.0m,切线与在X轴上的截距为相邻邻两点坡度差的距离,分别为0.3m和0.2m,x1=0.3+0.7=1.0m,x2=0.3+0.2+1.0=1.5m这样三点的座标分别为(0,0)、(1.0,2.0)、(1.5,4.0)代入联立方程,分别解得a=4/3,b=2/3,c=0,即抛物线方程为3y=4x2+2x 。
再举一例:设0.0m的坡度为1∶0.6,1.5m的坡度为1∶0.4,3.0m的坡度为1∶0.3,坡度系数计算结果高度1.5m和3.0m放坡的水平长度为0.6m和0.9m,切线与在X轴上的截距为相邻邻两点坡度差的距离,分别为0.3m和0.15m,x1=0.3+0.6=0.9m,x2=0.3+0.15+0.9=1.35m, 这样三点的座标分别为(0,0)、(0.9,1.5)、(1.35,3.0)代入联立方程,分别解得a=1.235,b=0.556,c=0即抛物线方程为y=1.235x2+0.556x ,近似值方程为5y=6x2+3x 。
地处山区的煤矿,排矸的地方多数为山沟,为了避免暴雨山洪冲走矸石而设置拦矸坝,为了方便排水,经常设计为干砌,前期的作用为拦矸,随着排矸的推进,后期的作用为挡矸。强度上的设计必须考虑足够的承载能力,从五方面入手:第一,断面应用抛物线型,改善受力条件;第二,平面布置为弧形,拱形受力能有效地分解水平的挤压推力向两翼山体传递;第三,挡矸坝两翼进入山体要以基槽考虑,有足够的承载力;第四,设置几道的钢筋砼圈梁和压顶,增强其整体性;第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挡墙的承载能力。
(三) 挡墙施工质量的关键
挡土墙施工历史悠久,许多的河岸、堤坝经历无数的考验,固若金汤,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最好的见证,可没有现代的水泥等胶结材料,都是干砌,关键所在靠的是砌筑技术。钢筋砼结构出现之前,房子土墙为了防水浸泡或防潮,底部砌筑同土墙宽度的石墙,用材河砾石,光滑无规则,也是砌筑技术。
煤矿的周围几乎没有花岗岩,挡墙用的材质都是沉积岩,开炸后无规则,有的象橄榄形,给砌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古代的工艺技术传授方式用言传身教,难于看到这方面的书集,只能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挡墙的砌筑几点要求:第一点,砌筑应以竖或斜砌(基础第一层和挡墙的转角除外),楔形的砌法随着自重的递增越挤越紧,自动调整砌块之间的松紧度,在很多平砌的方法中,上下层之间受力不均,砌块容易滑动,随着自重的增加,有的已经看得出开始变形。第二点,克服接触点太小,特别是干砌,一般的做法是把接茬的顶尖砍掉,或小石快塞紧。如果接触点太小,即受力面积小,容易压碎,产生滑动位移。第三点,克服大面朝外的砌法,受压后易于外滑挤出而引起变形,长向顺着断面方向,且上下左右长短搭配,成交丁状态。第四,克服挡墙内部纯粹充填的误区,内部的摆放也是很重量,能否达到密实度高、相互拉结、受力均匀的效果。 总结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梦寐以求永恒不变的主题。应用价值工程的理论,价值和功能、费用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有三:第一,相同的断面,造价不变,能够改善受力条件,提高抗剪力的功能。第二,设计承载功能不变,可以减少断面,工程量降低2~5%,造价降低,节省资金。第三,加大底部挡墙的坡度系数,即加大挡墙的断面而增加工程量,增加费用,可以大大提高功能,增强抗剪能力,避免挡土墙变形或坍塌的威协和困扰。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任何企业追求的真理和愿望,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都希望花钱有所值,不愿意看到受损失。一旦发生倒塌事故,甚至推倒房子的现象屡屡可见,造成的损失不但有直接的还有间接的损失,危害的后果不堪设想,给相关或直接单位带来了声望大打折扣。给相关或直接人员带来了形象的损失。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历史的教训,也是警钟。再好的设施,如果欠缺管理或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主观因素的破坏。挡土墙也不能例外,尊重科学,加强管理,必要的维护,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