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生产进度跟单员应具备的能力之综述

【关键字】生产;跟单;订单;进度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董 鹏1,袁致慧2

【单   位】

【摘   要】  [摘 要]跟单员是客户与公司、公司与生产、生产与客户这个循环关系的连线人,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服务品质和企业形象。在生产性跟单中,原料的采购、工艺流程与


  [摘 要]跟单员是客户与公司、公司与生产、生产与客户这个循环关系的连线人,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服务品质和企业形象。在生产性跟单中,原料的采购、工艺流程与技术、生产进度与质量监控、投入与产出,由于企业性质不同,跟单内容和流程也相应变动,各自有所侧重。在小型企业中,生产跟单员身兼数职,既是内勤员,又是生产计划员、协调员、物控员,还可能是采购员。在中型、大型企业,则代表企业的业务部门向生产制造部门催单要货,跟进生产的异常,跟踪出货。根据跟单的对象和核心事物的不同,可分为生产跟单和外贸跟单,本文主要讨论中、大型企业的生产跟单;根据业务进程,可以分为前程跟单、中程跟单和全程跟单,本文主要探讨前程跟单中的生产进度跟进。生产进度跟单的基本要求是使生产部门能按订单及时交货,使生产进度与订单交货期相吻合,尽量做到不提前交货,也不延迟交货。

  [关键词]生产;跟单;订单;进度

  [Abstract]Merchandiser is the customer and the company, the company and production, production and customer connection between this cycle, their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work the company's service quality and corporate image. With a single in the production, procurement of raw materials, process and technology, production progress and quality control, input and output, as companies are different in nature, with the single change in the content and process accordingly, each focused. In a small business, production Merchandiser several roles, and both the back office staff, but also a production planner, coordinator, material control member may also be a buyer. In the medium and large enterprise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sector to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reminder to goods, the production of abnormal follow-up, track shipments. According to the core with a single object and the different things that can be divided into production and foreign trade with a single bill, this paper focuses in the production of large enterprises with the single; based on business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uture with a single, medium-range with a single and with a single whole,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uture with a single follow-up in production schedule. Production schedule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a single production sector is to make timely delivery to-order, so that production schedul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rder delivery, early delivery is not as far as possible, do not delay delivery.

  [Key words] production; follow up orders; orders; progress

  引言

  跟单即跟随客户的订单,不仅要负责把客户的要求分配到生产任务中,还负责管理监控这个订单的产品的质量、标准、规格等是否符合客户订单要求。与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生产公司相比,制造型企业跟单更侧重于生产跟单,更多的是在生产企业内部协调管理,以客户订单为依据,以生产过程的商品质量和数量的跟踪为主,面对客户、面对订单交期开展工作,是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的专职人员,是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客户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枢纽。广义跟单员包括厂长、总经理,只要是围绕着订单去工作,对出货交期负责的人,均可统称为跟单员。确切来说,工厂的所有工作直接或间接以客户和订单为中心去开展的[1]。

  企业的生命是订单,管理的灵魂是跟单。企业以订单为主线,生产以客户为中心,管理则以跟单为核心。一个企业之存在、生存与发展,都是以订单为主线条的。作为一名跟单员,面对客户、面对订单开展工作,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其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出来。生产进度跟单的基本要求是使生产部能按订单及时交货,使生产进度与订单交货期相吻合,尽量做到不提前交货,也不延迟交货。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只有对当前企业生产跟单员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和研究,才能理顺工作流程。若流程都混乱不清,责任不明确,跟单员永远只能在夹板中行走。具体来说,通常存在的问题如下:

  1、生产跟单员缺乏主导的魄力。当生产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把相关人员召集在一起进行有针对性的商讨,更无法及时提出改善措施并做出最终的解决方案,或者有了最终的标准却无法执行,或遇到问题时,跟单员无法拍板,这样来回讨论中,无人决定,致使时间不断地流失,从而延误了交货期。

  2、生产跟单员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跟单员与各个生产程序中的相关人员的沟通协调不够强势,不能给相关部门施加压力。当各部门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解决,无法形成合力。

  3、生产跟单员缺乏专家式的人物。跟单员缺乏运用各种管理工具来分析生产现场,缺乏对工艺的理解,缺乏对产品属性特点的把握,缺乏对生产瓶颈的掌控,缺乏对设备的特点和缺陷的清晰了解。

  4、缺乏统一的标准。所有的经验和标准都在心里,没有形成一个标准化的作业,不利于经验标准的统一化和系统化,更谈不上改进的机会。

  5、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仍旧靠人力去现场或电话沟通来获取信息,从而造成了时间的浪费。

  6、缺乏计划性,致使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①生产计划的制定的周期不合理,时效性差,致使计划的实时控制与调整失调。②相关部门和车间缺乏对整体工作流程的了解与配合,协同作业水平低,不能有效集中集体智慧对生产的计划任务进行有效分解。③生产计划的编制、上报、审批、下发、调控、组织实施等全过程的管理不够规范有序,缺乏科学性、严密性,重计划轻执行和控制、重订单轻考核的现象普遍存在。④计划的制定、汇总平衡、下发花费的时间多且繁琐,计划调整困难且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⑤计划的制定、调整缺乏科学依据,人为因素多,随意性强,没有充分的考虑设备运行状况。⑥计划下达后,对其补充调整不方便,不能由计划快速、自动地生成周、日生产计划。由于缺乏周详的计划,当出现问题时,才发现没有准备好,导致整个计划混乱而失去控制,甚至是计划徒有形式,生产与计划不在统一系统运行[2]。

  二、生产跟单员基本素质的要求

  跟单员的工作性质与特点决定了一名合格的跟单员必须要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

  1、推动生产的能力。

  (1)作为跟单员必须要有强大的推进生产进度的能力,才能让生产计划有一个更好地执行效果。加强与生产管理人员的联系,明确生产、交货的权责。跟单员要敢于与人叫板,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老板的角色,对企业全面进行监督和管理。推进工作时,心中不妨把别人看成是自己的部下,结果导向对最终结果负责,以整件事的成败论英雄,对别人的不负责没有理由可讲。每星期生产跟单员应定时组织物料部、生产部、技术部等相关人员一起开产销协调会议,检讨上周计划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补救措施与下周计划安排。订单就是命令。每个人对执行的命令理解不同,人又有惰性,因此跟单员要紧盯每个订单已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问题,及时处理并总结经验,对以后的工作方式和细则进一步完善方为根本之道。

  (2)作为跟单员一定要有主导意识。生产跟单员不是被动地接受生产现状,不能有将订单一下就没事了的心态,也不是单纯的了解生产进度就可以的,而是要主动地跟进,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工具,想尽一切办法去督促各部门按照要求完成订单。工作的主导意识就是心中要有清晰地目标,须对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及产生的结果要有深刻的了解,这样工作的推动意识就会强。具体来说要做到最基本的原则:(1)、有责:有全局观念、要对一切负责的责任感;(2)、有方:有办法、有主意、遇到问题有分析解决的能力;(3)、有效:有效率、有结果;(4)、目标要达到:所有工作以最终结果、最终目标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

  2、分析与预测能力。利用统计分析,根据过去2到3年的销售和市场状况情况,分析在同一个时期,客户将要下的订单,为制定主生产计划提供全面、完整、准确的描述。分析原材料的种类、市场供求状况争取获得最低的生产成本。基于这些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客户的需求、生产能力及物料的供应情况等,从而有效地组织生产、交货等工作。

  3、决策与应变能力。生产跟单从接到订单开始直至出货,环节多、参与部门多,这些环节环环相扣,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上,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交货期就要受到影响。而这个庞大的系统又是由不同的部门和各样的人组成的,怎样去管理和协调各个部门和不同的人,这就需要跟单员必须具备非常强的应变能力,一旦碰到问题,要能表现出高度的冷静和强烈的自信,发挥自己敏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对现状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从而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变被动为主动,争取以最少的成本化解危机。

  4、法律知识。了解合同法、票据法、经济法等与跟单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和诚信。

  5、物流知识。了解运输,装卸搬运、保管、配送、报关等知识。

  6、信息处理能力。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生产跟单工作就是在履行合同中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信息源,及时收集来自生产、物流、仓库、报关、统计等各部门的信息,处理和化解各种矛盾或不利因素,对各个业务环节做好科学的统筹安排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履行每一笔合同中,能够在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有效交流信息和处理信息是生产跟单岗位的基本功能和任务。信息也是生产力,无论是维护发挥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性,还是有效控制对生产业务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信息的可获得性和可靠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确决策。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生产经营和信息环境关系密切,信息不对称,随时可能出现企业决策失误。在生产跟单业务中,跟单员始终处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前沿,掌握着第一手信息,其拥有信息量有时甚至超过上级决策者,因此在信息处理上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作用:一是可以随时依据信息变化和本岗位的职责范围做出相应决策;二是将自己不能直接处理的信息传递给上级部门,供上级部门参考和做出决策;三是对上级和自己决策的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和反馈,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决策失误和风险。特别是在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生产合同的顺利完成往往来自于一项决策的成功,而一项成功的决策往往来源于跟单员对信息的正确把握与处理[3]。

  7、创新意识。古人云:“兵无常态,水无定形,守业必衰,创业有望。”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社会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所以跟单员要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通过观念和思维的创新,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创新获得最稳固的内外部支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断对自己提出新挑战。

  总之,生产跟单员要懂生产、懂管理、懂沟通等。统筹运作,兼顾全局,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重点解决较大的问题,兼顾处理小问题,使生产跟单工作有序开展。面对问题,能够分析出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生产出现的问题既是公司的问题,也是跟单员自己的问题。作为一个企业的订单汇总、生产跟进、出货的窗口,跟单员要对生产环节的运作情况了如指掌。生产跟单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决策及跟催等能力;一定的专业知识,偏重于产品知识、工艺质量、一般的外语沟通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操作跟单软件系统;一定的管理素质和能力,即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良好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生产跟单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

  三、生产跟单员的流程

  跟单流程内容包括:产前样的确认,船样的确认,生产中工厂和公司之间的衔接沟通,原料的质量鉴定,生产技术,产品包装方式,交期的跟催和跟进等等,包括生产的全过程。从客户下单到签订完合同,再到样品制作,同时可着手投产计划表给各个部门(包括计划部、品质部、技术部、采购部等)。原材料到厂后可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到车间跟踪生产进度,以便更好的与客人沟通,并及时让客人了解工厂的大货操作情况,以备在出现特殊情况下(如生产异常、不能按时交货等)让客人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避免出现客人提前订好船期或者空运,因退仓不及时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接收订单

  1、接收订单之后,明确订单合同中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内外质量的标准和交期要求,及时回复客户订单咨询。

  2、对客户订单进行汇总,包括品种、规格、数量、交货期、品质、技术要求、包装方式、有无特殊要求等是否可以做到。该订单的BOM、图纸、技术研发是否已完成,未完成何时才能完成。该订单的模具是否可以满足此批量的生产。该订单的配件是否由客人提供,几时会到。该订单的材料、配件供应商是否没问题。

  3、明确订单评审的内容、责任部门及评审程序。订单评审表应该做成一个标准模板,逐一落实,避免遗漏。作为大型的制造企业,庞大的生产车间,在进行订单评审会议前,必须先找到影响产能的瓶颈,然后把计划、生产、IE、工程和采购等部门召集一起,用头脑风暴法,通过改善工艺流程、改善设备、简化操作等手段,来解决生产中的瓶颈。若无法解决,再与客户协商。

  4、预先充分估量工作中问题的潜在发生性,相应加强工作力度,完善细化前期工作,减少乃至杜绝其发生的可能性。

  (二)、做好计划的准备

  计划一种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计划在行动前面;二是安排部署。对计划来说,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做什么;第二做到什么程度;第三怎么做;第四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做。

  1、对自身的生产能力负荷要做详细地分析,并建立相关数据。如:(1)、公司的设备有多少部(台)和产能;(2)、每个工序的工时(标准工时);(3)、生产车间的配合问题;(4)、生产车间的人员是否足够;(5)供应商的配合问题;(6)工装是否满足生产;(7)原材料与协作件的准备等。

  2、全面准备并了解订单资料(客户信息、生产工艺、最终确认样品、确认意见或更正资料、特殊情况可携带客样),确认所掌握的所有资料之间制作工艺细节是否统一、详尽,对指示不明确的事项详细反映给相关技术部和业务部,以便及时确认。如前期未打过样品,须安排其速打出投产前样确认,要有一个清晰的打样进度表。样品制好后,根据客户的地址快递寄出样品。在大货生产前须将产前样交由客户确认,经客户确认可以生产时,方可进行大货生产。

  3、确认原材料是否能及时交付给生产使用。

  4、检査车间之间和车间内部部件、零件、毛胚、材料的交付期限和在制品储存量,及时发现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5、检査生产设备的运行和利用情况。

  6、分析生产能力并制订生产计划及注意问题。

  (1)生产订单下达后,要分析生产能力,能否按期交货。若不能按时交货采取什么措施,考虑是否需要外包或加班等。

  (2)生产计划的制订。跟单员需与生产管理人员对订单内容逐一进行分解,转化为生产计划,以便产品的顺利制造。生产计划的制订主要依据订单要求、前期生产记录以及产能分析而制订的。其计划的内容主要有各月份、各规格、设备及销售类别的生产数量,并且每月应进行修订。该订单是否有特殊材料、配件与要求;我们是否可以做到以上都没问题,若没有即可签名同意。生产计划的制定及实施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着生产管理及交货的成败。

  (3)协调编制生产计划遇到的问题。有时会遇到生产车间具体生产操作上的技术、原材料供应等问题。跟单员必须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计划具体下达到车间后,在生产执行时遇到的困难情况。对于生产车间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或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达到客户要求的情况,跟单员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衔接,在技术问题无法解决前,不能生产。

  (4)做好生产计划的意外事件处理。如遇意外事件导致生产计划无法执行,做好多种应急事件处理准备工作的方案,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个别内容[4]。

  (5)、在安排生产之前,分析客户订单的需求,分清轻重缓急,应该按照交货日期的先后顺序原则;客户重要性原则;按照生产设备最大化有效利用原则;按照工艺流程原则;确保客户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等,对于加工难度大、机器负荷重的产品要予以重点关注,留出适当时间,防止意外延误。因为跟单员最清楚,哪些客户是最紧急的,哪些客户是最重要的。

  (6)、多品种的生产,要做到产品品种的合理搭配。尽量减少各计划周期(季、月)的生产品种;同时又能使各车间在各周期的设备和人力的负荷得以均衡。

  (7)、要注意跨年度计划之间的衔接。如安排年初出产的产品时,应根据上一年度的产品在制情况,而对第四季度则要考虑为下一年度的产品出产做好准备。

  (8)月度生产计划的制订。计划的内容包括当月各批号、产品名称、生产数量、每个产品生产的起止日期、生产单位的产量等。

  (9)一周生产计划的制订。一周生产计划是由月份生产计划或紧急订单转换而制订的,它是具体生产安排及物料控制的依据。

  7、插单的协调必须在生产前做沟通与协调,在安排排程。

  8、新产品试制任务应在全年内均匀分摊,避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忙闲不均。

  9、对于能源消耗大的产品,组织能源供应,调度各车间设备开停情况,到达全厂能源平衡。

  (三)、做好生产的作业准备

  1、选择合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订单跟踪管理系统。

  2、推行订单生产中的看板管理,特别是关键产品。

  3、要使原材料、外构件、外协件的供应时间和数量与产品生产进度计划的安排协调一致。

  4、检査生产准备工作进行情况,督促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工作。

  5、生产部门需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合理调配劳动力,对运输工作进行日常的调度,使厂内外运输畅通,以保证各个生产环节、各道工序能够协同地工作。

  (四)、控制生产作业进度

  1、协助相关部门进行产能评估,测定并执行标准工时,平衡生产线,控制生产节拍,并进行人力配置,保证生产效率。审核与监督订单计划完成情况。

  2、生产过程跟踪。生产过程跟单主要是跟踪加工的每个工艺质量情况与跟进订单的生产进度、完成情况,一个优秀的跟单员必须具备全面的生产进度控制能力,要求具有严谨的思维、周密的计划,跟单员应该对主生产计划吃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为此,跟单员必须时常深入生产车间检查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是否按订单要求生产,以及生产流程中有无脱节、停滞等不良现象,同时根据最新的生产排程,查看订单完成情况,紧紧跟进生产进度是否能满足订单的交货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未能满足订单的交货期时,应马上同生产主管协商,确保准时交货。另外,在生产过程中,跟单员发现什么失误,或者需要补充的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部门。生产过程跟踪控制重点:①计划落实执行情况;②机器设备运行情况;③原材料供应保障;④不合格及报废率情况;⑤临时任务或特急订单插入情况;⑥各道工序进程,按照订单作业步骤督促作业进度;⑦员工工作情绪等。

  3、生产进度控制工作程序:

  (1)每日生产进度跟踪。通过生产管理部门每日的“生产日报表”统计,掌握每天的成品数量及累计完成数量,对生产进度并加以跟踪控制,按生产计划表落实进度并督促生产,以确保能按订单要求准时交货。对关键的产品,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表格,能够起到目视化的管理。

  (2)收集、汇总、统计、分析每日、每周之异常工时,及时地向上级和有关领导人汇报生产调度和问题。

  (3)收集、汇总、统计生产日报表,投产机台数量,作生产效率分析。可利用每日实际生产的数据同预定生产数据加以比较,看是否有差异,以追踪记录每日的生产量。检査生产数量是多了或少了,以便及时对物料补订和补发进行监督。

  (4)生产异常的处理。跟踪生产进度的表单包括生产日报表、生产进度差异分析表、生产进度控制表、生产异常处理表、生产线进度跟踪表等。发生各种生产异常,其影响最终体现于生产进度无法按计划进行。生产进度失控时必须研究出紧急处理措施,跟单员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差异,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对策并予以监督。具体来说:①马上通知相关责任部门到达生产作业现场了解情况,做出处理并追究责任。②依据情况预计可能性的结果,若补救措施不佳,仍无法如期交货时,及时联络销售部门协调客户并跟踪客户意见。③依据客户意见与责任部门处理状况做出初步处理措施与预计可能的结果。④把可能性结果通过销售部门回复客户,征询客户意见后立即传达到相关责任部门落实执行。⑤跟踪落实,客户要求时随时(通过销售部)与客户联系协商,直到处理定案。⑥总结经验教训与持续改善。

  (5)根据市场(客户)需求的变化,做生产计划调整变更。有关订单的更改问题:当订单变更时,根据订单进度管理的基本流程,对生产进度进行相应调整。生产进度落后时,进行跟催与改善,分析与处理产供销失调情况。客户对已下的订单因市场变化会有更改,有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有包装上的,有交期的变更(提前或推迟)。接到客户要求变更,首先要看改什么,能否接受。若生产已收尾,就不可能再更改了。如还没安排,问题不大。如已安排了部分,要进行协商。比如数量要减,我们已按原数量采购了材料,如果是通用的材料,问题不大。但如是专用的,客户要承担变更部分的费用。对交期:如要提前,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要推迟,时间短,问题不大,但如要延迟很长时间,仓储费、损耗费就需要客户来承担。

  (6)减少或消除临时、随意的变更,规范设计、技术变更要求。根据生产条件(技术、品质、物料、工艺等等)之变化,作生产计划调整变更。

  (7)制作生产推移图,控制生产进度。追踪影响生产进度之责任部门,督促其研拟对策加以改善。

  (8)适时召开生产协调会或临时会议检讨生产进度。协同车间之间、车间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生产进度,研究制定克服生产中薄弱环节的措施,检査上次调度会议议决事项的执行情况,并组织有关部门限期解决。

  (9)对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包括本公司相应部门和各业务单位)的协同配合力度、出现的问题、对问题的反应处理能力以及整个订单操作情况进行总结,以书面形式报告给主管领导。

  (10)其他与生产进度相关的事宜处理。

  5、产品品质管理。生产进度和质量跟进,确保交期和质量:初期查验、中期查验、尾期查验、出货时进行抽检、退主辅料清算。中间要解决各种生产中存在的或出现的问题,对每款易出问题部分要时时提点检查。具体来说生产过程中的验货工作如下:

  (1)在生产进度跟单的同时,跟单员必须和生产质检部门一起制订严格的生产品质控制计划,按工艺技术要求加强对影响品质的人员、机器设备和材料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对成品进行查验并编写检验报告,如发现品质异常,须与生产部门一起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产品质量主要是由其性能、可靠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和时间性六方面构成[5]。跟单员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应向品质管理部了解成品的检验或测试情况,并将生产样提供给检验部门或客商进行确认,保证按质按量完成生产。

  (2)投产初期必须每个车间、每道工序高标准地进行半成品检验,如有问题要及时反映工厂负责人和相应管理人员,并监督、协助车间落实整改。

  (3)每个车间下机首件成品后,要对其尺寸、做工、款式、工艺进行全面细致地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书(大货生产初期/中期/末期)及整改意见。

  (4)应用统计技术,掌握质量动态。当不合格产品出现时,应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及早进行改善、解决和控制,以免出现大批量的不合格产品,进而影响出货。

  (5)加强工艺管理,执行工艺规程。对产品的制作工艺有一个整体的,科学规范的分析和了解,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产品的制作工艺及性能进行规范的生产。针对客户到车间巡检所提出的制作、质量要求,要监督、协助生产车间落实到位,并及时汇报上级落实情况。

  (6)成品进入包装工序,需随时检查实际操作工人的加工作业、包装等质量,并不定期抽验包装好的成品,要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尽最大努力保证大货质量和交期。

  总之,在生产进度跟单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极细碎烦琐的操作过程,要想顺利完成跟单工作,跟单人员必须要认真负责,要做到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若有生产异常发生时,要及时地向相关负责人员或上司请示,万不可草率处理。

  (六)、回顾和总结

  1、跟踪是否发货。如果没有发货,要及时查明原因;2、核实业务员所给的预测是否准确,以便为下次制定计划提供参考,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3、做好未完成订单的分析与总结,以便及时查找原因,进一步制定控制和完善延期交货方案;4、及时处理客户的各方面的投诉并反馈给相关部门直至处理结果;5、核实库存的数据是否准确。成品库存关系到整个生产的决策和计划的制定。若库存不准确,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束语

  一个企业之存在、生存与发展,以及企业的生产都是以订单为主线条的,无论是业务跟单还生产跟单,在一个企业里都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订单的跟进者,跟单员的工作跨越了一个企业运作体系的每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己获订单的顺利完成和是否能够获取更多的订单,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前途。跟单员的工作几乎涉及的企业从销售,R&D,生产,物料,财务,人事到总务都会有跟单员的身影出现。总的来说,体现如下:

  1、责任大、涉及各部门。跟单员的工作是建立在订单与客户上的,因为订单是企业的生命,客户是企业的上帝,失去订单与客户将危及到企业的生存。作为生产跟单员,还要经常去不同部门,如物料部,看有无断料;仓库,有无库存过大;出货部,有无客户需要紧急的订单而未安排生产;报关部,已生产的,但无手册出货等,得知这些信息,都应该第一时间快速解决,确保客户的交期。

  2、沟通、协调和表达的能力。跟单员的工作重心在于沟通协调,而不是在于以权压人。跟单员与客户、与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工作是一种沟通与协调,都是在完成订单的前提下进行的与人的沟通的工作。一名优秀的跟单员不能只是埋头苦干,必须善用文字或语言与客户进行沟通,跟单员因为其工作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其对内要与生产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便得到生产部门的全力配合,从而及时、优质地完成订单的生产。问题的关键在于跟单员对这些部门既没有直接的领导关系,也没有直接的附属关系,他的角色只是督促这些部门来完成订单。因此,用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和方法构建与客户、与上级、与同事、与外单位人员的紧密的合作关系、打成一片,用人格的魅力、敬业的精神吸引和影响身边的工作人员,通过他们来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跟单员与生产现场人员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出于双方的利益着想,将问题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在跟单过程中,跟单员必须要得到公司相关同事的支持与配合,因一个客户是否满意,绝不是一个人可以左右的,须要得到公司相关人员或所有人员的支持与努力配合,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协同工作过程中保持全流程沟通,事前准备充分,事中严格组织,事后及时分析、总结。正视生产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适合的全面解决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工作。

  3、做好客户的参谋。跟单员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料,对他们的需求比较熟悉。同时也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因此对客户的订单可以提出意见,以利于客户的订货。

  4、工作节奏多变,快速。面对的客户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工作方式,作息时间,工作节奏各不相同,因此,跟单员的工作节奏应是多变的。另外,客户的需求是多样的。有时客户的订单是小批量的,但却要及时出货。这就要求跟单员的工作效率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快速的反映。

  5、工作是综合性的、角色也是多样性的。跟单员工作涉及企业所有部门,由此决定了其工作的综合性。合格的跟单员必须是“通才”,精通生产管理,了解工厂生产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对于原材料的特性、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的特点、款式、质量体系标准以及客户的需求等都了然于胸。跟单员必须熟悉工厂的生产运作流程与进出口贸易的实务等。跟单员工作是一项非常“综合性”和“边缘性”的工作,对外要有业务员的素养,对内要有生产管理的能力。跟单工作不但要了解、熟悉企业的生产与运作,更要有非常专业的统筹计划、实施生产、协调沟通以及高强的跟催等能力,无论是业务跟单员,还是生产跟单员对此都要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有些时候,跟单员是业务经理的助理;有些时候,跟单员是业务部门所有业务人员的助理;有些时候,跟单员是老板的助理;更多的时候,跟单员是客户的助理,他不但要面对客户,还需要面对各种职能部门。跟单就是把握好生产,并处理好客户各种问题。随着商品市场的多样化、产品小批量化以及履约节奏的加快,跟单员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品牌、信誉和形象。在订单的生产来说,执行者是生产部门,跟单员对客户负责而追求的交期达成率就几乎掌握在生产部门的手里了。于是,沟通、跟催等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是跟单员工作的挑战性所在[6]。

  总之,生产跟单具有动态性、核心性、积累性、综合性、跨越性、复杂性、全方位等特点。根据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对生产进度跟单岗位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此岗位的出现是我国生产企业在新的经营环境下,经营管理人才的重新分工和调整,也是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它适应了生产企业管理的内在需求和生产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趋势,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可观的发展前景。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它是具有确定的特性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生产业务的各个分工不是孤立的,是一个有方向性的动态过程,过程决定结果,结果应是过程的必然反映。系统论的基本原理要求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的功能充分发挥,互相衔接,而不是彼此代替,最终保证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在生产性跟单中,仓库管理与原料的采购、工艺流程与技术、生产进度与质量监控、投入与产出,都涉及到系统的层次性和有机联系。生产跟单是生产企业维护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链和供应链的完整,反映企业运行系统意志、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有序化,保证企业经营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生产跟单岗位的产生是企业为了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对生产合同履行进行系统化分工与管理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潘江玲.国际商务跟单员的职责及素质构成分析[J].职业时空,2008,4(1):P123-124

  [2]黄辉.外贸跟单员的现实作用与基本素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 20(1) :P90-92

  [3]龙宇.外贸企业如何做好出口跟单工作[J].市场论坛,2007(6):P31

  [4]罗巨斌,阎玉秀.服装外贸跟单工作流程与过程控制[J].丝绸,2004(10):P14

  [5] 程凤春.教育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教育质量内涵新解[J].教育研究 2005(2):P47-51

  [6]跟单岗位信息.全国生产跟单考试中心.[EB/OL].[2007-12-22].http://www.gdy.net.cn/p2r.asp?NewsID=1180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