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我国风力发电的开发现状和趋势

【关键字】风力发电;风资源;绿色能源;开发现状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郭娜1 吴泽1 宋亮2 王锜鋆1

【单   位】

【摘   要】  摘 要:面对世界能源的枯竭以及新能源的开发,风能作为一种极为优越的“绿色能源”受到了更多的青睐,我国风力资源丰富,风力发电有良好的开发背影,本文阐述了当前我


  摘 要:面对世界能源的枯竭以及新能源的开发,风能作为一种极为优越的“绿色能源”受到了更多的青睐,我国风力资源丰富,风力发电有良好的开发背影,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陆上、海上风力发电的开发现状,详细分析了风电的发展趋势,风电势必将成为继火、水电后的又一大发电来源,并保持其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资源;绿色能源;开发现状

  Key words:wind power;development Status;trends and Prospects 0 引言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涉及到多方面,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垃圾填埋场沼气利用及水电。这些“绿色能源”的发展空间越来越被受关注,也因此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在我国,很多清洁能源已经开始实施,其中以风力发电的发展尤为迅猛。风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发电成本稳定,风能在我国范围内分布很广泛,其中风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及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内陆也有少数的地区,近海风能也非常丰富。据统计,我国风资源可开发约为10亿kW。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加快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将大力发展风力发电,2010年总装机容量有望达3000万千瓦。

  1 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中国的风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在“十五”期间,风电发展突飞猛进,总装机容量从2000年的35万kW增长到2006年的260万kW,年增长率将近40%[1]。从最开始建设小型示范风电场到现在的百万装机容量的风场,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近200个风电场。2008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614万千瓦,风电上网电量148亿小时,按照每户每年用电量1500千瓦时计算,可基本满足1000万户城市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目前,美国、德国和西班牙位列世界风电累计装机前三名,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从2004年居世界第十位,已经上升至现在的第四名,占据10%的市场份额。风力发电分陆地及海上两种,本文分析了我国陆上、滩涂及海上风电场的开发现状。

  (1)陆上风电场

  早期风电开发停留在陆地,我国新疆、内蒙古、广东、浙江等地区已建有很多陆上风电场。国内的陆上风机在技术上已较为成熟,基础型式根据地质条件一般多采用桩基或板筏基础,桩型式一般为灌注桩或预制桩。型式比较单一,难度并不是很大。

  目前平原地区的陆上风电场址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后期的风场选址可能更多的局限在山地等地区。这些地方本身拥有地势较高的优势,风资源发展前途比较好,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施工上带来的问题,其中施工道路就是必须首要解决的。在很多类似项目中,我们发现,施工道路往往成为了整个工程投资的主体,其中包括了原材料及征地费用。比较有代表性的为辽宁阜新风电场和广东南澳风电场,其中辽宁阜新总装机容量为50万kW;南澳经过十多年来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安装各型风力发电机组一百八十五台,总装机容量10.35万千瓦,年可发电2.7亿千瓦时,后续还将有20台风机,成为亚洲最大的海岛风电场。

  (2)滩涂风电场

  随着陆上风电场开发规模的壮大,沿海风电场的开发与建设也进入到了发展时期,沿海属于风能资源丰富区,为风电场的开发提供了条件。目前我国沿海风电场的开发与建设进入高潮,各大电力集团公司投资的沿海风电场如启东、如东、东台、大丰、响水,滨海、射阳、东营、海兴、黄骅等,拟建规模超过百万千瓦。搞好沿海风电场的建设是对未来海上风电场建设在技术上的准备与积累。

  沿海滩涂地将是我国发展的另一趋势,被人类改造利用的滩涂,称为滩涂资源[2]。滩涂资源用途较广,常用于开辟盐田、围海造地、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以及填筑滩涂,解决沿海城市、交通及工业用地问题,如曹妃甸工业开发区。全国首个滩涂风力发电场河北省海兴县风电场已实现并网发电,风电场目前共有33台风力发电机,年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江苏是沿海风电场开发较多的区域,迄今,江苏已投产和在建的滩涂风电场有7座,已完成前期研究工作的有6座,其中龙源启东机组容量10.05万千瓦;江苏如东600MW;江苏大丰风电场,机组容量20万千瓦。预计2010年江苏省滩涂风电总装机容量达181万千瓦。

  由于滩涂风电场所处的位置,使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目前施工较为困难的是风机布置在永久海挡之外的情况,风机受到潮水影响,涉及到赶潮施工、场内道路布置、电缆铺设以及施工机械如何进场等问题,整个工程下来总投资要比陆上高出几倍。因此,如何降低成本,又能得到较高的收益,对于滩涂风电场的开发仍存在很大的挑战。

  (3)海上风电场

  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开始有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以它的优势,备受新能源开发商的青睐。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有以下优点[3]:由于海水面十分光滑,与陆地表面相比,粗糙度较小,摩擦力也较小;海上风湍流强度小,具有稳定的主导风向,机组承受的疲劳负荷较低,风机寿命更长;海上风电场允许单机容量更大的风机,而且对噪音要求较低。丹麦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4],在世界海上风电开始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的背景下,中国海上风电场建设也拉开了序幕。在海上风电方面,中国东部沿海的海上可开发风能资源约达7.5亿千瓦。目前我国正在筹建的海上风电场有上海90万kW;广东珠海420万kW以及大连1035万kW等。

  目前我国在建的海上风电场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两侧,上海东海大桥为100MW海上风电示范项目,2010年交付使用,建成后将供约17万户家庭使用。它的建成将为后期海上风电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 我国风力发电的趋势西欧[5]国家在整个风力发电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983年山东引进3 台丹麦Vestas55kW风力发电机组,开始了并网风力发电技术的试验和示范。为鼓励风力发电的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幅度调高风电装机容量目标,并已配合国家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等政策,同时,为了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风能资源,促进我国风电建设的更快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建设1亿kW风电装机的目标,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风电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并编制全国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本地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我国的风能资源开发已经步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开发风能资源将成为我国调整电力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世界各国及企业在研发风机设备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风力发电也得到迅猛法发展,在我国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大型化发展

  随着现代风力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风力发电机组正不断的向大型化发展,单机容量已从最开始的300 kW、600 kW发展到批量安装1500、1700、2000及3000 kW。2002年,国际市场上机型已达到1500kW以上,目前世界上的近海风电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单机容量也相应发展到6000kW,我国的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采用是单机容量3000kW[6]。

  此外,成片开发也成为一种趋势,总投资额高达1200多亿元的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中国乃至世界首个千万千瓦级连片开发、并网运行的风电基地,将成为国家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江苏如东的“海上三峡”也已初具规模,届时仅如东县风电并网规模将达42万千瓦。到2010年要形成“江苏、河北、内蒙古3个100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风电市场。

  (2)国产化发展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各项配套法规法章和技术标准制定和出台的速度明显加快,投资主体也纷纷加大投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过去多依靠进口设备,且需要外籍人员亲临现场进行安装维修,价钱昂贵,随着国家开始扶持新能源产业,我国已经开始研发风电机组设备,并已逐步将开发出的产品用于实践中,目前表现良好。

  目前国内的主要风机厂商是华锐、上海电气、新疆金风、东方汽轮机厂等,这些企业都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虽然外国制造商占主要市场份额的局面还没有改变,但国内的风电机组制造业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国内2000kW级的风机叶片已经问世,摆脱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3)空间的转换

  我国风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和东南沿海,随着这些地区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东部沿海、长三角地区能源缺乏的地区,开发海上风力发电成必然的趋势。在江苏、福建、山东和广东等地,近海风能资源丰富,距离电力负荷中心较近,近海风电场可成为这一带的重点发展区域。我国的东海大桥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0MW,是目前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储量远远大于陆上风能,随着海上风力发电场技术的日益成熟,将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

  3 结语风电是干净的能源,可以减少传统石化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此外,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开发风电不仅能够直接增加就业机会,还能优化产业结构,帮助传统制造业者转型。积极地开发利用风电对于改善能源系统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深远意义。

  我国的风电事业发展前景非常乐观,未来国内大部分的水资源将开发待尽,而太阳能发电受到光电转换技术的限制,仍然存在投资过高,占地过大的诸多缺点。然而风能将随着国内设备制造业的日进完善,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发电成本的降低、管理机制的完善,必然成为继火、水电之后的第三大发电资源。

  参考文献 李俊峰,高虎等.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07[R]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际能源网.浅议沿海滩涂风电场的建设2007.4.17 宋础、刘汉中.海上风力发电场开发现状及趋势[J]. 上海水利水电技术,2006(1):75~78 Ari Reeves. Wind energy for electric power. Renewable energy policy project,2003 崔学祖.当今西欧的风力发电[J]. 上海水利水电技术,2006(1):73~74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东海大桥近海风电场工程(100MW)可行性研究报告[R].2007.10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