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关键字】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彭赟

【单   位】

【摘   要】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过:“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的法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作用更重要。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过:“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的法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作用更重要。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是很重要的,我们对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在新课程教学中对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和实践。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实验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部分教师对照考纲的必做实验,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从目的、原理、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等在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背实验,有些教师认为中学阶段,不是搞科学研究,学生做不做实验无所谓;2、部分教师做实验时按课本照方抓药,缺少趣味性;3、部分教师对某些实验采取回避的方式,由于这些实验不易成功;4、课前不进行认真的试验,就拿进课堂里去做。5、实验与生活脱节,缺乏学习的价值体验;6、完全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化学实验,学生对实验本身的体验几乎没有;7、在分组实验教学时,只管让学生信马由缰地实验,而没有指导、交流、反馈和总结,这就使实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采取有效策略,注重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更新观念,提高自我,确保实验高效有据进行。

  首先,加强对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了解新课程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实验技术水平。在实验教学中,对于新课程中规定要开设的实验应该进行合理地划分:明确哪些实验利用现成器材是可以开设的;哪些需要适当的改进等,并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实验器材获得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和有效地进行。

  (二)做好典型实验的分析,让学生触类旁通。

  根据新课程标准,化学就实验内容来说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有关制取实验、性质实验、生活实验、阐明概念定律实验、定量实验等。而每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都有规律可循,因而应做好典型实验。实验后注意实验的归纳反思,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将知识技能内化。如在学习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时,先让学生回忆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的实验,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气体的收集和放置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等。进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等时进一步巩固气体制取实验的有关设计思路、操作等。

  (三)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培养参与探究的意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化学实验中的主角,他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知识探究者。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演示实验是的一种较好的方法,由于学生参与课堂演示实验,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活跃,学生观察实验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利于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尤其是后进生,当他们被鼓舞、被信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时,他们才有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多数教师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来做,如:盐溶液的酸碱性、金属与酸或碱的反应、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等。

  (四)合理改进和设计实验,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材中的部分实验效果不佳,如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反应过程中有有毒气体泄漏等。为此,我以这一点作为突破口,对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设计。

  1、实验的简单化

  教材中的有些实验操作复杂,略加改进,就能达到化繁为简现象明显的效果。如关于氨气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若按教材中的实验要求,先用氢氧化钙与铵盐反应制取氨气,用干燥的烧瓶收集,再按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一是反应速率较慢,二是操作较麻烦,所以实验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重新研究该实验的要求,所用药品的性质,提出更简捷有效的改进方法:即先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3毫升浓氨水,然后振动烧瓶即可得氨气,立即演示“喷泉”实验,实验效果比按教材中提出的实验方法好得多。

  2、实验的趣味化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课本上的一些演示实验往往缺少趣味性,动一下脑筋,就可以得到与课本上的实验相近,但又不同于它的非常有趣的一种新式实验方案,学生通过感受形象生动的实验现象,会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这时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会有明显地提高,就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在小U型管里放入适量石灰石,滴加适量稀盐酸,立即有气体生成,用燃着的木条靠近U型管—管口,木条熄灭,在U型管另一管口(管口预先塞一团玻璃棉,上面撒上半药匙过氧化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反应后产物,木条便复燃起来。实验趣味性浓,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当学生观察到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时,产生了强烈的探求欲望。

  3、实验的生活化

  我们在研究实验时,注重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由于取材为学生所熟悉,使他们感到化学知识就在生活中,体会到学习的真正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①引导学生做日常生活中的小实验,如“衣服污迹处理”、“棉线和毛线的鉴别”等;②组织学生收集或制备一些常用化学试剂,如从废干电池中收集锌、铜、石墨、二氧化锰等,从旧电瓶中回收稀硫酸等;③启发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废旧制品(如注射器、塑料瓶等)制作化学实验代用品,并用自制的代用品做化学实验。例如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生的NO会立即与氧气反应生成NO2,不易观察现象,且产生有毒气体。应鼓励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他们通过联系有关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并讨论其优缺点,最后将书中的实验改为注射器实验:事先将螺旋好的细铜丝放入注射器中,吸取稀硝酸,让反应在注射器中进行,产生的气体可以将注射器的活塞顶起,由于注射器内无空气,可以观察到无色的气体,抽动活塞,让空气进入,明显的观察到气体的颜色变化,此时迅速将气体注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改进后的实验,不仅实验现象明显且极大的减少了有毒气体的排放。

  (五)开展边教学边实验,激发学习热情

  将部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为边教学边实验,使学生能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验形式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获取新知识,与教师先讲完理论之后,再做学生实验相比效果更佳,由于这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观察可能的现象,他们有较强新鲜感受,探索问题的欲望十分强烈,效果更加明显。适合在课堂上边教学边实验的基本条件是:(1)有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操作的小型、便携、易掌握、能快捷装配的实验仪器;(2)取药品方便,实验安全,试剂用量少,产生的废液少,几乎没有污染。如氢氧化铝的两性、盐溶液的酸碱性等实验都可开展边教学边实验。

  (六)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开拓视野, 提高能力。

  借助多媒体,将一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或在现有实验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进行模拟,既能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如电解的原理是通过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情况来解释宏观发生的现象,内容比较抽象,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用计算机模拟了一个电解池的装置,在电解池内的氯化铜溶液中绘出几个带有颜色的圆球,蓝色的代表铜离子、绿色的代表氯离子,然后让这些圆球动起来,先是离子的无规则运动,继而是通电后的阴阳离子向两极的定向运动,紧接着是离子到达电极上的放电过程,氯离子失去电子变为氯原子结合成氯分子,电极上产生了气泡,铜离子得到电子变为铜原子,屏幕上析出铜的电极颜色逐渐变为红色且逐渐加深,当氯离子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移向另一个电极时,微机发出“嘟嘟”的响声,十分形象、生动,学生看了兴趣十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学中只有以实验引导学生学习,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实现新课标的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人才。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