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论文
课题
会议
高职《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关键字】高职;《物理欣赏》;教学观点

【出   处】 2018年 1期

【收   录】中文学术期刊网

【作   者】朱小萍

【单   位】

【摘   要】摘要:在高职院校开设《物理欣赏》公共选修课,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出发,阐述了高职


摘要:在高职院校开设《物理欣赏》公共选修课,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开设《物理欣赏》公共选修课的背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观点。
关键词:高职;《物理欣赏》;教学观点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担负着为社会、国家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物理欣赏》这门公共选修课。本文总结了我校《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实践,从《物理欣赏》公选课的开设背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原则、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如下的观点。
一、开设《物理欣赏》公选课的背景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社会群体;比起普通高校的学生,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基础较弱,学制短,从一入学就有一种面临着被社会选择和如何适应社会选择的危机感;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除了具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以外,还必须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能够很好地应对现实的挑战,迅速适应社会的要求,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教师们的共同努力。现在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已砍掉了物理课的教学或将物理课的教学优化到专业基础课中,专门的物理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已很难见到;而许多高职学校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又以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为主,这势必造成学生在科学素质方面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在全校范围开设《物理欣赏》公选课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物理欣赏》公选课不仅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直接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样有明显的效果,融合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二、《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目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以及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中,应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各个部门,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也是高新技术的源头学科。开设《物理欣赏》公选课的目的是力图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物理学的精华;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探索精神;提供当代高职学生必不可少的现代观念和思维方式;开拓视野,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前沿;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物理基础;了解物理学与社会、环境、能源、工程、医学等方面的关系;了解科学家创造性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方法,获得科学方法论的教益与启迪;《物理欣赏》公选课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物理欣赏》公选课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原则
第一,要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和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不同,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个性较强,头脑灵活,但是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高职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强调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强调实践教学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大量压缩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等课程的学时,造成学生在运算、演绎等方面后天不足。因此《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的采用,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的确立等都必须充分考虑高职的特点来进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原则。历代物理学家在认识自然规律和追求真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在科研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诚实、合作、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高度的责任感等,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他们身上完美结合的体现。爱因斯坦说过:“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发展的人”,是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完美统一的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一切教育的根本,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以弥补学生知识建构的缺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内容
大体上说来,《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内容选择要考虑三个方面因素。第一,内容覆盖面要广;课程教学除了介绍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产生、发展、应用,更要阐明物理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物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发展和物理规律在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和科技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课程内容要整合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内容,主要包括:经典物理学产生的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方法以及经典物理学的成就和局限,现代物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基本观念。第二,内容要典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侧重于抓住物理学中引起社会反响的、具有重大新闻价值事件,如与物理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武器、材料等;挖掘其中物理理论及技术所蕴涵的深刻的哲学意义、审美价值、文化内涵及社会效应;引导学生们自觉地关注物理、关注科学技术、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第三,内容要与时俱进;注重物理学的新发展以及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因此课程教学要充分关注当今某些物理前沿内容及其重大应用,以便学生对最新的物理学理论、应用及科技发展动态有—个全面的了解。《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把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发展规律、广泛应用和前沿进展全面结合在一起,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一个多彩、有趣、富有想象的物理世界,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领略到物理世界的神奇和博大。
五、《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形式
《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形式与传统物理课程的教学不同,本课程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进行系统的物理学理论知识学习与传授,而是从欣赏的角度,以科普专题的形式,力求轻松、有趣,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这样学生渐入状态,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会被激发和调动起来。在教学安排上,可以不强求系统性,不严格遵循物理学发展的顺序,而是根据一些起源于物理学、现在已渗透到各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开设若干专题讲座,如物理学史、物理与哲学、物理与数学、物理与生物学、物理与医学、物理与能源技术、物理与环境科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物理与高新科技、物理与美学等。教学过程中采取定性方式进行讲解;由于高职学生的进校成绩低于本科院校学生,基础普遍不是很高,又加上大量文科学生选修这门课程,因此为了让学生对表现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有明确的认识,应采取定性方法来阐述物理学的概念、理论和规律,降低物理学科中的定量要求,避免繁杂的数学语言和推导,给出清晰的和较宽阔的物理图像、科学观点和思维方法;注重教学内容中的语言描述,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并注意将研究方法、思维方法渗透其中,以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领会了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六、《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手段
《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手段和方法应尽量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一些看不见摸不到的微观变化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宏观化,一些复杂难以想像的物理过程变得栩栩如生、奇妙无穷,许多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简单和易学,通过文字、动画、声音、电影的有机结合,形象、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物理世界的奇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阅读文献,收集和制作课件、图片、flash动画、音像影视资料,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价值。我校《物理欣赏》公选课共计20学时,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这种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形象化,起到了引人入胜传递教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克服了学生望而生畏感觉,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稳步提高。
七、《物理欣赏》公选课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在教学中,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测量、诊断和评估,以利于及时反馈、改进教学。《物理欣赏》公选课与传统的物理课程评价方式不同,改变过去以计算题为主的做法,增加论述性、主观性、综合性、应用性的题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图形表达的能力;考核的方式应带有灵活性,不拘一格,具体做法是对学生成绩评价上采用期末测验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按7:3或6:4的比例核算记入学科成绩;具体考核方式以采用撰写小论文为主,要求每一个学生就自己最感兴趣的专题内容写一篇论文,不限主题,要求联系现实或是联系本专业知识,论文的格式、字数,评分有明确要求和标准;同时,学校在公选课的教学评价环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开课之前要求考核方案细则须经教务处审核备案。只有坚持灵活而又严格的考核方式,才能保证《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评价真正起到诊断、评估作用,才是保证《物理欣赏》公选课教学健康持续的发展。
为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物理欣赏》公共选修课,是时代、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作为物理教师,根据高职教育和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应时代步伐的教学理念及新的教学手段、方法,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是实现高职《物理欣赏》公选课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本文希望能为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论文推荐 +更多
不锈钢在4-甲基咪唑缓蚀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长庆油田第一净化厂外输污水配伍性试验研究
低烟耐火材料聚氧化磷腈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的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巷道贯通安全技术
登录 注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