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杂志,于195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118/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
数据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EI 工程索引(美),CA 化学文摘(美),
期刊荣誉: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栏目设置: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
1.《土壤》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每篇论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等)一般不超过6个印刷页,简报不超过4个印刷页。
2.投稿论文需正确注明作者单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等,各类基金资助的文稿应加题注,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和及时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箱地址)作脚注标明。
3. 《土壤》稿件正文前需有摘要(200字左右)和关键词(2~5个)及文章的中图法分类号,正文后附有文章的英文题目、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和英文的作者单位名称及相应于中文摘要、关键词的英文Summary和Key Words。文中表格和附图的表题、图题都需中英文对照。
4.文中计量单位一律按国家统一规定;外文字母、符号均需分清大小写、正斜体及位置的高低;公式中的外文字母、数码和数字符号等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
5.稿件内容符合本刊报道范围,材料翔实,数据可靠,论述明晰,突出重点。作者对文中数字、符号、图表、引文应核实无误,文责自负。
就语言本身来讲,世界上搞科研的显然还是用英语的占大多数。那么如果你想要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更多的人看到,那么就要用英文——实际上,国内生物领域几个新兴的有些水平的期刊,都是英文的。
自我感觉写作基础为O,所以在寒假就恶补了一下,每天花2小时左右,看书看视频看参考文献,持续了半个月吧,动笔写论文的时候真的很顺畅,没费多大劲就写完了,导师也还挺满意,所以说写论文不一定要熬夜的!
以前,评职称可能只需要发1篇普刊就行。现在各地区都开始提高职称门槛,增加发表数量, 老师评副高,可能需要发3-5篇普刊。
前期还是比较慢,因为它是第一个外审完了后再送出第二个外审,大概花了3个月时间,完了就很快,修改再提交一周就有处理结果了,编辑态度很好。
大三在校生,想发表论文该如何入手。我又无知了。
单位评职称也好,研究生毕业也好,对论文发表的时间都是有要求的。现在很多的学术期刊,排版得很晚,比如一些核心期刊杂志
投稿之后一天就收稿了,《土壤》的编辑真的很负责,文章也很快就通过审稿阶段,不过该杂志复合因子不是很高,毕竟要求也不是很高,还是值得推荐的。
期刊发表咨询服务,1-3天快速下单, 1-3月即可见刊!
文章原创检测,精确、权威、快速。
文章编辑老师亲自指导发表,客户满意为止!
法学生想发表论文拿个学分,在普刊的话,有没有推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