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出版传媒
建筑出版数字化与国际化进展
发布时间:2017-11-24 来源:中国学术期刊网 访问: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以下简称建工社)始终秉持“弘扬优秀建筑文化,传播先进建设科技”的宗旨,立足行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建工社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内容建设为基础、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行业平台为支撑,不断提升建工社数字出版的影响力,努力实现由传统出版商向现代专业信息服务商的转型。迄今为止,累计出版3万种出版物,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与设计、园林景观、室内设计、装饰装修、结构岩土、建筑施工等学术著作以及众多应用型图书,涵盖建筑科技和建筑文化等多学科。
 
  在建筑出版数字化方面,建工社布局四大板块,从建设专业知识资源库、传统与数字有机结合、建筑在线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多维度推进数字出版进程。
 
  在专业资源平台建设方面,建工社已建成中国建筑出版在线,实现了对数字产品的展示、营销、服务、交互等功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建设了13个专业资源库,涵盖建筑设计、结构、施工、标准规范等建筑领域各个方面。建筑数字图书馆是针对用户的现实需求而设计的资源类服务系统,旨在为建设领域科研及实践用户提供基础文献资料、互动知识服务和科研辅助等一整套的学术服务。“建工社学习”将图书版的学习资源转化为以书籍为基础,整合视频、动画、文档等在线学习资源,扫码实现移动阅读,开拓出一套全新的传统书籍出版与数字、网络出版结合的新模式。建工社开发制作了多种载体的数字产品,数字资源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光盘版、U盘版、网络版等不同介质产品。
 
  建工社是中国最早一批进行图书版权贸易的出版单位。走出去一直是建工社的工作重点。以书为媒,积极推动中国优秀建筑文化和先进建筑技术输出国外,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多作贡献。建工社的发展目标是做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出版强社。输出图书内容包括悠久建筑历史、优秀建筑文化、现代辉煌建筑成就、先进建筑技术等,包括《中国古建筑之美》《中国建筑的魅力》《中国精致建筑100》《中国的世界遗产》《北京奥运建筑》《上海世博会建筑》等。版权输出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印度、韩国、日本、以色列、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鼓励本土建筑师和设计、施工企业走出去,建工社输出也将聚焦本土建筑师及其设计作品,以及标准规范,为“中国设计走出去”助力,不断推广“中国建造”品牌,将中国在超高层建筑、大跨建筑、高铁建造等方面的先进工程建造技术介绍给国外,提升中国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不过到了抗战结束后的那几年,共御外敌的特殊局面消失,大家还得回到民权与民生问题上来,而这时国民党积累...
热门期刊
中国煤炭中国煤炭
《中国煤炭》(月刊)1963年创刊,具有性、导向性和科学性的部级综合性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以科技为主导,技术...
区域与全球发展区域与全球发展
《区域与全球发展》杂志,于201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484/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
政府管制评论政府管制评论
《政府管制评论》创刊于2012年,是由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管制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论文...
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
《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杂志,于200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246/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
励耘学刊励耘学刊
《励耘学刊(文学卷)》半年刊,创刊于2005年,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刊物,《励耘学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引进美国《科学周刊》版权。美国《科学周刊》创办于1983年,由美国科学家、教育家...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