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传媒
愿用一生做“新闻工匠”
发布时间:2017-11-07 来源:中国学术期刊网 访问:
对于新闻工作,要始终保持一颗初心、一份激情。在我心中有一个不变的新闻理想,就是用我一生的时间做一名“新闻工匠”,唯有此,方不辜负“记者”两个字背后的责任。
——王少钏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也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将品质视为生命的极致追求。”采访王少钏时,这个外表斯文、神情坚毅的大男孩说的这句话,让《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印象深刻。
4年前,王少钏来到河南省舞钢市,成为这座小城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这也让他有机会去寻找一直留存在心中的疑惑:是什么让舞钢在国际化竞争中一次次获胜?4年期间,通过采访舞钢的钢铁工人,王少钏一点点找到了答案。
舞钢是中国第一家特宽特厚钢板生产基地,为国家重大工程量身定制特殊钢,其产品大量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重大技术装备和国防军工项目。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专项研制生产的110毫米厚Q460E-Z35钢板,实现了鸟巢用钢全部国产化;为三峡工程供应钢板达12万吨,占同类产品工程总用量的80%以上,其中24扇永久船闸闸门制造所用的4万多吨钢板全部为舞钢产品;研制开发的西气东输主干线用宽厚钢板打破了日、韩钢厂在该领域的垄断供应局面,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舞钢牌”高层建筑结构钢广泛用于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广州新电视塔等30多座大型建筑。
“舞钢生产的钢材不仅撑起了国人的骄傲,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在第四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中,王少钏手持钢板,坚定地说。
王少钏告诉记者,对舞钢工人的采访给他最大的感触是震撼。
在钢花伴随着嘈杂声音的实验现场,王少钏采访到为了试制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要求的大钢锭,在数月时间里反复改进工艺,23次试验,3个月瘦了十几斤的舞钢核岛级核电用钢课题组负责人庞辉勇;
在轧钢车间,王少钏采访了每天和功勋轧机并肩作战,付出几个月的心血和汗水,圆满完成中国国产大飞机配套项目中的核心设备——世界最大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用钢板轧制任务的轧钢高级作业师任亚强;
……
“在采访中,任亚强对我说:这次实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什么不能失败?我问。任亚强解释说:因为这种钢太贵了!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才知道,他说这种钢贵,并不单单说的是价格,而是这块钢板,从承接到研发再到轧制,饱含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这项技术空白,让中国付出不计其数的真金白银。”王少钏告诉记者,在对钢铁工人的采访中,给他最大的收获,便是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益求精、一生只干一件事,并且一定要干好的精神。
谈及自己的新闻工作时,王少钏说,采访中令他最难忘的便是这些工匠:“他们的工作其实很枯燥,比如任亚强,基本上都在操作间里,一待就是8个小时。但是他们面对每一块钢板时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感动。”王少钏告诉记者,他第一次踏进轧钢车间时,看着火红的钢块被轧制,炙热的温度永远难忘。
王少钏说,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中国工匠”们依然进行技术创新,改进冶炼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忘初心、勤学本领、踏实肯干,让自己也有匠人精神!”王少钏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新闻工匠”,在未来的采访报道中,距离百姓更近一点,再近一点,让自己更专业、更专注。“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小城市,但是作为记者,我不仅见证着这座城市发展的每一步,更见证着中国梦一步步地实现。梦想并不遥远,每一个人的故事汇聚起来就是中国梦的完美呈现。”这就是“好记者”王少钏的新闻理想。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摘要:不过到了抗战结束后的那几年,共御外敌的特殊局面消失,大家还得回到民权与民生问题上来,而这时国民党积累...
纺织报告 《纺织报告》杂志,月刊,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江苏苏豪...
人民公安 《人民公安》杂志,于195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582/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024/G,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
青年记者 《青年记者》杂志,于194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003/G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电话:010-52826241,地址:北京朝阳区安外小关街24号。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双月刊)原名《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工程热物理学报 并非《工程热物理学报》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 《工程热物理学报》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