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这样一位学生,对除政治课以外的科目毫无兴趣,甚至还和个别科目的老师对着干。其实,这个学生的天赋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聪明、有个性、讲义气。就是因为从小学到中学有些老师把他看成“问题学生”使孩子在情感和心灵上产生了阴影。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以润物细无声的爱感化他,给他机会让他表现;给他尊重,让他自信。慢慢地孩子便和我代的政治课有了缘,喜欢上了政治课。有的老师便开玩笑问我给孩子施了什么“法术”,其实“法术”谈不上,启示就是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心里敏感,情感丰富,他们需要家长、老师给予爱,渴望爱,希望被人理解,也希望被人尊重。被爱,被尊重是学生爱师,爱校,乐学的重要前提条件。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尊重关爱学生,能使彼此情感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教师对学生有了爱,真心真意地为学生付出,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呵护尊重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生理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我常常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其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听孩子们诉说他们的酸甜苦辣,以平等的一员和孩子打成一片。这样孩子们也就经常将心里话说给我听,我就有机会、有条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等,也能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有利于因材施教。在他们困惑时,给予有效的帮助和引导,激励他们进步。如:班上的胡延雷同学,学习基础差,上课不用心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且逆反心里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并没有批评孩子,也不操之过急,而是先采取冷处理。不久孩子觉得我和其他老师有所不同,表示出主动接近我的意向,我便抓住时机和孩子谈心,和他共同找出他身上的长处、优点,及时给孩子信心和鼓励。孩子受到了鼓舞,表示今后要改掉不良习惯。我也表示愿意将这一信息转达给所有代课老师。果然,这个学生从此以后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爱学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没有尊重就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尊重是师生关系和谐、教学相长、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关键,同时也是教改的必然和教育进步的体现。
尊重首先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师生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教师应将学生看成是和自己一样的平等一员。做学生的真心朋友,以平和的语气与学生交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交往。不居高临下,不以势压人。充分发挥民主,凡事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好的想法、点子充分肯定及时采纳。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责任感,进而形成自尊、自信、自立的优秀心理品质。
尊重学生就要善于宽容和谅解学生。宽容体现教师的气度,谅解彰显教师的雅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好说、好动、好戏嬉、好打闹,甚至搞一些恶作剧,以致说错话、做错事是常事。老师不能机械地用成人标准要求他们。要充分了解和理解他们。要知道,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贪玩是他们的特质。因此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更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教师要由衷地欣赏、赞美学生的优点、长处。允许学生犯错误,并给他们足够认识、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尤其对孩子的无心之错,要多释放善意和理解,最好做到点到而不点破。如有时可给学生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提示......。
尊重学生就要对学生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平等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不仅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同时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学校是个小社会,老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公平之心、公道之法。这样不仅能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更能使学生对真善美有了具体的标杆和尺度。有句话说得好,“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虽然老师不是神,也成不了神,但只要老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却可以收到神奇的效果。
尊重学生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独特个性。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要以欣赏教育的思维发现肯定学生的长处,同时不耻笑学生的弱点缺陷,这样会使学生更多体验到快乐与感动,使学生树立起自尊与自信,进而把这种良好的心态传递到学习的各个方面。例如有这样一名学生,在班级中有一定的威信,但不爱学习,由于不能发挥其长处心理有点不平衡,时不时有意捣乱。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上,他一人获得了好几项冠军,而且表现出对集体的高度热爱,同学们也对他投以羡慕的目光。我紧抓这一机会,在班级教育教学中不失时机的给予其大力表扬,该生深受鼓舞,此后他在各方面进步很大。我还利用他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影响,提拔其做班级的纪律班长,不仅他的长处得到了发挥,而且在他的带动了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尊重学生要做到教学相长。教学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学会做教师,还要学会做学生。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易位,能使师生相互站在对方角度感受相对角色,有利于教师体味做学生的艰辛与快乐,体验为生之难,改掉一些不切实际一厢情愿的做法;同时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学习的天赋得到发掘,潜能得到释放。人人都有好为人师的一面,孩子更是如此,在此惯性下,他们的学习会水到渠成地由被动而主动,由要我学而我要学。更重要的是也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进而知师、爱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
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能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让我们把爱的阳光均匀的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使他们这个最富有的矿藏得到效益最大化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