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支部要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继续抓紧教育,从严要求,加强管理,提高其思想觉悟。首先,学生党支部可以定期组织政治学习,但学习形式应多样化,丰富化,可联系实际,以自学为主,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交流、讨论等。其次要开好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重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做到会前把关,会中调动,会后整改,以便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再次,为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学生党支部应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如去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图片展,观看主旋律影片等等。另外,学生党支部还可以建立学生党员激励机制。可表彰优秀的学生党员,以树立先进学生典型,激励学生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加强学生党建队伍建设
学生基层党建一般由系党总支部副书记负责。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要给系副书记减轻工作负担,则必须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到学生党建工作中来,鉴于他们中部分不是党员的实际情况,根据组织原则,可以仅赋予一定职能。另一方面,必须理顺与学生党建的关系,使学生党组织与辅导员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齐抓共管,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组织建设体现出时代性,把握规律性,更富于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必须建立起长效机制,促使辅导员胜任日益深入发展的党建工作,促进辅导员开阔视野,深入学生,做好学生党员的间接教育工作。
(五)丰富学生党建培训形式和内容
在现有学院业余党校基础上,建立起系部业余党校,学生党支部参与系部业余党校工作,两级党校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形成系部业余党校侧重积极分子培训,学院业余党校侧重发展对象培训的模式。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参与党建培训工作,激发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党校培训质量建设。此外,党校培训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到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调查相结合,拓宽学习渠道。充分发挥“两课”教育固有的优势,实现“两课”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三、高职学生党建模式的创新思路和建议
(一)把绩效考核纳入党建模式
对于学生党建工作,设计关键的绩效考核指标,保证学生真正对党组织有贡献的行为受到鼓励。可以设立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1) 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民主生活开展情况; (2) 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情况; (3) 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情况。每个指标还可以进行细化,例如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可以细化为学生党支部成员是否团结、学生党支部工作是否有计划、有总结、是否坚持召开一定次数的民主生活会等等二类指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情况又可细化为在突发性或重要事件中是否起模范带头作用、对高校学风和班风是否有促进作用、学生党支部活动开展情况如何、以及整体精神面貌和学习成绩等等二类指标,其中在突发性或重要事件中是否起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可以采取一票否决制。通过这样的指标设计可以保证高职学生党支部工作绩效落到实处。
同时,对学生党员个人,也需要进行绩效考核,其关键指标可以设置为:(1) 政治思想方面,有无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和学习,态度是否积极,认识是否到位;是否积极参加党组织学习活动;是否有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入党现象发生;是否撰写有思想汇报和学习心得;是否有自我批评等等;(2) 实际行动方面,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有无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活动中有无突出表现和事迹;是否有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现象;在实际行动中是否有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等等,这应成为评价的主要方面,所占的评分分值应略为偏高,其中是否有违纪违法行为甚至可以采取一票否决制;(3) 个人素质方面,在学习方面是否优秀,是否有挂科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及其能力表现如何等等;(4) 师生评价方面,对其的政治表现和实际行为的评价是否到位,有何看法和意见等等,这一点也应占有一定的评分分值。另外,通过对个人在突发性或重要事件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而形成的价值评价,如某人在政治学习以及组织活动中表现并不突出并有抵触情绪的,则可以降低对其的总体评价。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还需要把各个方面评价都调动起来,并使评价的信度、效度都能尽可能提高,可采取的做法是:首先,由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对其行为和表现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自评;然后,由学生党员开展相互之间的互评;再在此基础上,由上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开展对其他评。其中,个人自评分数占20%左右,相互评价分数占30%左右;师生评价分数占20%左右;上级评价分数占30%左右。
(二)党建模式应不拘一格
1.党员发展强调教学实践环节
结合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党建工作要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渗透到教学实践环节。(1)舆论上积极倡导,增强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实践技能”意识;(2)党员发展上,在同等条件下可以考虑优先发展实践技能过硬的学生入党,源源不断地为党组织输送专业岗位的新鲜血液;(3)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将学生能否模范带头争当实践技能标兵作为推优的重要条件;(4)大力开展各类技术技能竞赛活动,为广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提供自我展现的舞台。
2.党员交流搭建网络平台
建立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的红色网站,发挥党在互联网上的“喉舌”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建立网上党建理论研讨阵地,定期发布党建理论研究成果和时事新闻等,引导学生党员关注理论热点;(2)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请学校心理保健老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发挥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效应;③在校园论坛上开设“热点问题”版块,选择具有实时性、导向性的重大论题,在平等自由的氛围里探讨问题。此外,还应建立学生党建数据库,将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支部的基本情况上网,使之接受大家的监督。
3.学生生活区纳入党建重要阵地
学生生活区不再单纯是学生休息的场所,而逐渐演变成学生学习、生活、活动三位一体的重要场所。因此,以学生生活区为党建工作主阵地也成为是高职学生党建模式创新的一大趋势。具体可以根据学生生活区党组织的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设立学生生活区党员工作委员会,明确职能,完善党员测评和激励机制;二要增设生活区内的党员活动室、阅览室、宣传栏,最好每一幢楼都有,为生活区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四是日常多开展一些党员星级公寓、学生党员宿舍评比活动,促进学生党员在其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4.大力增强学生党建队伍力量
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乐于奉献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是做好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保证。首先, 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 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学生党建队伍。这是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 具体人员可以从辅导员中选拔党性强,党务工作流程娴熟的人员形成。其次, 有效发挥学生党员在党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党员是学生骨干, 是学生队伍的核心, 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他们与广大同学朝夕相处, 能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同学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应该利用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生活的优势, 建立组织发展工作网络机制, 让久经考验的学生党员参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鉴定等工作, 在工作实践中成长和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