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个时代的文化中都有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时代性和现实性的反映。当前,中国社会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发挥着根本性作用,一方面它引领和谐文化建设,体现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另一方面它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文化 引导 推进
每个时代的文化中都有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时代性和现实性的反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发挥着根本性作用,一方面它引领和谐文化建设,体现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另一方面它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就是说,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的社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同时,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还具有紧迫性。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特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战略工程,和谐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从本质上看,和谐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的文化,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它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文化上的反映。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中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它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和发展服务的。所以,从社会主义制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之间存在逻辑上的自洽。而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具有其必要性。
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还具有紧迫性。
其一,世情的紧迫性。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面对国际上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渗透和与日俱增的影响,如何保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先进性、民族性,有力地抵御腐朽落后思想,在文化竞争中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胡锦涛曾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 究其实质,文化的竞争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在世界各种文化不断相互激荡的复杂形势中,构建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它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从此意义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也就是和谐文化的构建过程,也就是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能够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增加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其二,国情的紧迫性。我国由56个民族构成,每个民族有其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这种多元文化之间也往往存在某些不可通约性,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各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出现多样化。一些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和谐的思想和观念形态有所滋长。我们要发挥国家软实力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相关。凝聚力越强,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大。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和与之相配套的和谐文化就是要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文化的价值基础来看,一种国家或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当前,面对国内各种层出不穷的思潮,我们切实地需要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超越血缘、语言、地域的差异,超越行业、职业和利益的差异,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唯如此,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才能增加,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够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增加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其三,党情的紧迫性。中国当今的执政党是革命党通过长期武装斗争获取政权的,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所形成的斗争文化至今仍然在许多地区和部门存在,这是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执政党应有的民主和文明的基本执政方式相悖,因而严重影响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影响执政党的道德形象。据国家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所进行的最新全国道德调查统计,“绝大多数人认为,共产党员的道德水平并不高于普通人,甚至还有1/10多的人认为共产党员的道德水平比一般人更低。”[2] 尤其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背景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执政党的整体思想素质,摒弃斗争文化中落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必将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执政党的道德形象。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具有客观必要性。同时,面对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还具有紧迫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