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政治与法律法学 >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论析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论析
来源:互联网 sk006 | 卓福宝
【分  类】 政治与法律法学
【关 键 词】 多元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总之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统一起来,使之成为有机整体,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融入和谐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

  2、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推进文化创新。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的全球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还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文化环境,就是要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与协调团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当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我们所倡导的和谐文化与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之间并不全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相互借鉴、共生共荣的。我们应该从保护民族文化、维护文化主权的高度,把好西方文化的“入口”关。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没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没有不同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也就没有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但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生存的特殊环境。我们要根据我国国情有选择性的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把民族的利益作为衡量和择取西方文化的标准。在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并对其进行改造,实现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创造新的本土文化。这样既具世界性又保留了本民族特色和国家文化安全,为人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既开放又和谐的文化环境。

  3、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观,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以人为本,对于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要为人民大众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过去,我们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着眼点是管理、教育人民群众,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这就要求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作客体、手段和工具,而是当作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的理念出发,有助于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人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人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人们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建设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现实,站在时代前列,创造出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开展与时代旋律合拍、与生活节奏同步、与人们兴趣相投的社区文化、

  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具有特色的文化生活,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所能,使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的过程成为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成为教育人、引导人、团结人、塑造人、鼓舞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 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5]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教育科学论坛《教育科学论坛》
《教育科学论坛》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696/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走进课...
启迪与智慧《启迪与智慧》
《启迪与智慧》杂志,于200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391/GO,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启迪_综...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5-1300/T,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检...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200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一部系列性的论文集,主要发表我国...
安阳工学院学报《安阳工学院学报》
《安阳工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安阳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是反映安阳工学院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工...
中国药事《中国药事》
《中国药事》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858/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药物与临床...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