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在社会实践 。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的,要让学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去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在实践中,让学生担任一定岗位的工作,独挡一面,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在工作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把这种规范养成习惯而内化为自身道德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
3、贯穿教学全过程。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在专业课讲授内容中融进职业道德内容,以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1)职业道德课要与其他课程配合,共同完成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专业课教师必须熟悉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并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课教师应对学生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渗透。(2)紧密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职业道德课教育;开展第二课堂,对职业道德问题进行讨论,提高思想认识。(3)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把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4、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加强自我教育,更容易使学生把一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变成自己的行动。中职院校学生社团组织,团结着一大批兴趣相同的爱好者,他们拥有很强的个性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在配合学校实施职业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社团举办的各种活动,诸如开展创建“文明宿舍”、“文明班集体”、“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服务大家、与人友好合作等职业品质;专业社团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倡导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倡导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等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总之,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学生自入学到上岗的始终, 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 贯穿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始终, 持之以恒、形成制度,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严明的职业纪律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形成以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为基础, 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乐业、勤业、敬业教育为主线, 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 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模式, 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就业上岗履行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