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笔试和口试并重:俄罗斯高考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笔试,口试同样重要,口试与笔试并举是俄罗斯高考的特色。口试一般来讲很严格,由三名教授组成的考试委员会组织,考生以抽题签的方式来选题,答完题之后教授还可以随意提问。
3、考试成绩共享:考试成绩既可以作为毕业考试成绩,又可以作为高校入学考试的依据。
4、成绩计算:统一考试的成绩按百分制进行评定,然后按联邦的规定转换成习惯的五分制。
四、21世纪中俄高招录取办法比较(一)我国高招录取办法比较
1、网上录取:200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挑选考生,远程录取的学生数达131万人,占录取学生总数的50%多。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
2、自主招生:2001年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2003年2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2003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2006年在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高考考场上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复旦、上海交大“试水”自主招生。
(
二)俄罗斯高招录取办法比较1、自主招生:一些大学,如莫斯科大学等仍实行自主招生。
2、特优生优待:国际竞赛和全俄罗斯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将可以免试,直接获得100分。
五、21世纪中俄高招招生规模比较(一)我国高招招生规模比较
年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招生规模(万人) |
268 |
320 |
382 |
447 |
504 |
530 |
567 |
599 |
629 |
(二)俄罗斯高招招生规模比较俄罗斯高招规模基本稳定,大起大落不明显。
六、21世纪中俄高招腐败比较(一)我国高招腐败现象1、考场作弊:主要表现为替考、抄袭、监考老师失职、高科技犯罪等。
2、冒名顶替上大学。3、用假获奖证件、假身份骗取保送、加分。4、艺术、体育类招生用钱买分,黑幕招生。5、高考移民,损害其他地区考生利益。6、自主招生有可能成为贿赂腐败的温床。7、高考指挥棒催生应试教育,使各种高考辅导班、辅导材料泛滥,鱼目混珠。(二)俄罗斯高招腐败现象1、贿赂现象严重:独立或自主招生学校的一些人,借高招试题不同、考试口试的形式,弄虚作假,出现行贿受贿现象,个别学校甚至还很严重,如莫斯科大学仅2001年就有42名高校教师因收受贿赂而被起诉,这一数字是前年的两倍。即便如此,被起诉的人也只是占高校收受贿赂教师的少数
【1、2】。
2、各种高考辅导泛滥,出现高考补习产业和预科班。七、结束语1、俄罗斯的高考笔试与口试并重值得我们借鉴。口试可以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临场发挥能力等,可以促使素质教育,打破应试教育,减少高分低能现象。
2、一些学校单独招生会不会出现行贿受贿现象。俄罗斯一些高校由于单独招生,由于机制约束不够,出现严重行贿受贿现象,我国单独招生、自主招生面在扩大,会不会出现行贿受贿现象,很难说,要从机制上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我国高考从全国统一考试到各省单独命题的弊端。俄罗斯为了客观、公正评价全国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水平、逐步减少教育不公平现象、减少腐败,从高考各校单独招生,逐渐实行高招全国统考,而我国高考从全国统一考试到各省单独命,会不会出现俄罗斯全国统考前的不良现象,值得研究。
4、3+x模式的弊端:俄罗斯高考考试科目较多,基本涵盖中学教育,我国实行3+x模式及文理分科,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肯定会不利,会不会出现文科学生不知道《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理科学生不知道莎士比亚是哪国人现象,难说。
5、大规模扩招的影响: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大提高,意味着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必然发生深刻变革,与精英教育时代相适应的高校招生制度,正面临着新的变革。就业压力、城市失业人口增加、大学毕业生失衡心态或变态心理(尤其是农村学生、家庭贫困学生)、社会高智商犯罪都为高等教育招生与教育敲响了警钟。
6、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高考招生过去采取的不同模式,现在又正在互相向对方转化,并且尚在实验探索阶段,所以研究对方的高考制度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高考制度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1、郭瑛,付耕南.浅析俄罗斯高校国家统一考试制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8,(5).
2、张艳辉.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述评【J】.教育科学,2007,(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