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评审。全面评审就是在党建工作中,以“全程化评议”机制,保证党建工作深入扎实地展开,取得良好成效。主要内容包括立项评审,中期评估,总结评优。始终把握“优进平出”原则,以评促改,促进项目建设良好进行。支部创新项目进行验收,达到合格予以报销经费;科研课题项目不能如期完成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延期或者取消,使“两立一创”项目建设始终处于竞争和积极状态。在总结评优阶段,学院(附属医院)党组织根据组织部要求,以是否有实效性为评价标准:课题研究和创新活动,是否促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是否切实推进教学、科研、医疗、管理工作和学生素质拓展、学习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对“两立一创”项目做出书面总结、报告,并以PPT形式汇报评比展示。组织部通过组织各党支部参观学习并投票评选,给予表彰。在支部建设创新活动项目评审中实行“本轮立项支部,活动评审结果不合格的,不得再申报下一轮的支部建设创新活动项目。”通过这些措施使“两立一创”项目始终处于一定的机制监督之下,有压力、有动力、有成效,极大地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
三、 高校基层党组织项目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两立一创”对基层党建实行项目化管理的实践是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进一步提高组织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构建和谐校园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一)“两立一创”的实践有效的发挥了项目化管理的优势。通过实践,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还可使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便于每阶段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比和奖罚,在总结评审过程中便于操作,并形成制度,形成系统,不断深化,力求长效。例如,温州医学院在“两立一创”的实践后,学校党建工作成果显著,具体如下(表2): 温州医学院党支部建设 浙江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立项(项) 浙江省高校党建年会优秀论文(篇) 浙江省高校党支部建设
浙江省党建活动组织奖 创新奖 优秀奖 重点项目 一般项目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创新奖 优秀奖 2005年 6 2 2006年 3 2007年 3 1 2 2008年 2 8 1 1 1 1 1 (表2)2005-2008年学校党建成果一览表
(二)“两立一创”的实践充分调动有利资源促进基层党建。 一是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两立一创”的实践结合党建组织制度规范性,努力避免党建工作落实到具体容易产生“两张皮”的现象,使基层党委(总支、支部)能结合实际,针对需要解决的党建课题和围绕中心工作而展开,基本做到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支部等党建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化,有计划、有落实。“高校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研究”、“二级学院党总支在学院管理中的作用模式探讨”、“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人本解读和建构”、“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增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青年文明号在急救知识普及中的作用探讨”等课题项目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展开,因此极大地发挥了党员的积极性,也获得了行政、业务部门和领导的支持,获得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和参与。 二是使党建工作更有针对性,围绕中心解决实际问题,党建工作有实效。为了保证“党建围绕中心工作”,在立项内容上突出中心工作,突出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设计内容。比如针对“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这一参考项目,相继有课题项目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培养七年制学生的早期科研实践能力”、“ 对温州医学院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指导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等这些项目围绕教学、科研等学校中心工作的服务而展开,使党建工作获得一定的实效。 三是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如获得了2005年浙江省党支部建设优秀奖的创新活动项目:基础医学院第三支部“‘153’师生党支部共建模式”,主要是通过师生党支部共建的模式,支部党员始终走在前列。教师党员成为教研室的科研骨干,带动整个教研室的发展,提升了学生党建团学工作的层次;同时对共建学生在学习、经济、生活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帮带,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两立一创”的实践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两立一创”的实践有效了发挥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政治保证、思想引导、组织保证作用。“高校党建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意义及途径研究”、“高校党的建设在促进校园科学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探究”、“高校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研究”等项目对坚持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方向,推进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讨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策略研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高校低年级学生党建工作”、“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人本解读和建构”等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思想引导、同时增强师生主体意识;“‘党员之家’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转型期高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以温州医学院为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论新时期高校组工干部新形象”、“高校内部管理职业化趋向调研 (以浙江省属本科院校校长为例)”等课题项目对高校党建组织队伍建设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两立一创”实践,使高校基层党支部在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工作,周济部长在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开创高校党的建设新局面。“两立一创”的实践作为党建工作的新探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有很强的操作性。但要与时俱进,首先要求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加强经费支持和相关制度支撑,这是项目管理进行的前提;其次必须要求进一步围绕中心工作而展开,更注重针对性、有效性和操作性,项目化管理保持长效的根本所在;最后要注重操作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组织过程中注重内容的深化和创新;在立项后坚持服务指导与监管并重;在评估中秉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有效的评估衡量体系。通过整个实践过程的完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项目化管理真正在高校基层党建中发挥实效,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闭幕,2008年12月21日.http://www.jyb.cn/high/gdjyxw/200812/t20081221_230469.html。 [2]习近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新华网,2008年12月1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19/content_10529192_1.htm. [3]唐景莉,杨晨光.30年高校党建取得历史性成就 学生党员达80万.中国教育报【J】,2008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