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信息科技 > 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探索
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探索
来源:互联网 luo | 韩波勇
【分  类】 信息科技
【关 键 词】 协同育人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互联网+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科研类)“校企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GXJK207)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文摘要】协同育人是新时期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当前,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协同育人存在着师资缺乏、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合作形式和机制弱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校企协同育人应该紧扣创新型人才特点,完善顶层设计和相关的组织机制设计,构建“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互联网+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在办学规模和层次,还是人才培养质量上,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规模虽然庞大,但是缺乏创新型人才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应加大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产学研用协调育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在当前背景下,我们必须利用好校企协同育人这个模式,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为国家、社会、行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一、文献回顾

  根据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学术论文检索来看,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研究近年来呈整体上升态势,2016年232篇,2017年达到258篇。相关的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路径、模式、机制、体制及相关对策建议等方面的研究。

  关于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近几年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的模式和方法。例如李雪莲(2018)提出了“课堂教学、企业实训、学科竞赛”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5];张玉刚等(2018)提出校企联合培养班、依托校企联办的学院、实验室、工作室共同培养等模式;石均(2018)提出应以项目为纽带,以团队为核心的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4];胡斌梁等(2017)提出应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组织机制、制度机制、管理机制及保障机制,全面推广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2];陈衡(2017)提出建立“双导师”制及校内校外资金协同培养的模式;王香兰等(2017)提出建立“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分阶段递进式实习实训体系,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3];刘丽梅(2017)提出新建本科院校校内协同育人模式[1]。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国内大部分关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都倾向于建立保障机制、校企如何通过校内校外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但是对于“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校企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这样的文献很少。因此,本文将侧重构建“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面临的瓶颈

  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实现科技进步,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举措。学者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经过20多年的不断投入和发展,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然而,必须要看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发展瓶颈。200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就是杰出的人才。想要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必须找到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瓶颈,突破发展的瓶颈。归纳起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师资队伍瓶颈。培养创新型人才,决定性因素在师资队伍。教师是否有创新型理念,创新型思维和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败。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在创新性方面存在普遍的瓶颈,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实践性,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国高等院校师资普遍学历高、学位高,基本上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实践的锻炼,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创新是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必然导致我国高等院校师资普遍存在先天创新不足的弊端;二是当前对师资的管理体制束缚了教师创新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动力和积极性。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目前对教师管理和考核基本上是以教学和科研为标准,科研主要是以发表论文为标准,这样教师就难以把大量精力花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上来。

  第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最早始于1999年,当时教育部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办技术比赛。之后,随着国家“双创”的开展,各高校纷纷开设各类型的创新创业课程,在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和知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出现了一定的瓶颈,具体来说,存在如下几点不足:

  1、创新类课程设置不系统,形式单一。现阶段,高等院校一般是以专业课教育为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主要围绕专业课程来进行设置。创新创业类的教育难以融进人才培养方案里,一般是作为全校性通选课或课外实践项目来开展。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就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另外,普通高等院校缺乏专门的创新创业类教师,创新经历少,实践少,两方面的原因阻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但缺乏广度与深度。近20年来,高校探索并丰富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出现了“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孵化器”模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但现在育人模式在广度与深度上尚不完善,高等院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体,与政府、企业、科研平台不能很好对接,受双方利益诉求点、体制、机制等的束缚。

  三、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对接行业需求,社会需求,能够有效引导高校形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21世纪是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专业性、社会适应性以及创新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对接行业需求,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能有效对接行业发展需求,摆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脱离社会脱离行业的弊端。

  (二)人才培养需要实践性更强的课程体系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实践性更强的课程体系。《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高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社会、行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并且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备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以专业理论课为主的课程体系明显不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引入企业共同开设培养课程,不仅重视专业性,而且重视实践性和创新性,能有效满足社会行业对重实践、强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新职教《新职教》
《新职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
孔学研究《孔学研究》
《孔学研究》创刊于2013年,由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主办。 《孔学研究》讲述了孔子学说受争议两千多年,莫衷一是,但人类在争议中不断进步;正因为对孔子学说有争议才有更...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449 /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宇航学报《宇航学报》
《宇航学报》(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本刊立足于反映中国宇航界在理论、技术和前瞻性研究中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培养科技人才,...
花火《花火》
《花火》杂志,半月刊,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南传媒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
周易研究《周易研究》
《周易研究》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191/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周易与哲学...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