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建设要完整与完善
一个好的数据库不但应具有实用性和检索价值,还必须具有高质量、高效益及竞争性,并提供完善的检索系统,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首先,数据库必须反映信息全面,不仅揭示文献的基本信息,还要标识出数据的特点,包容的信息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精度,增强数据库的完整性、可行性。其次,数据库必须做到检索功能完善,具有快速搜索信息的功能,为用户节省时间;检索界面必须简洁明了,操作简单,并能提供多种检索途径.如主题词、作者、题名、分类号、关键词等途径,能使用AND、OR、NOT等常用逻辑符号.以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另外,数据库还应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多种显示和输出方式,以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满意信息,或打印、或下载、或拷盘等。为便于用户利用,图书馆还要通过网络结点在主页中介绍自己的资源特色和特色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建立站点索引或搜索引擎。
(4)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关键是馆员素质
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因此,应对建库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编目等相关技术,熟练运用标准的机读目录格式,如CNMARC中国标准机读目录格式、CUNIMARC国际标准机读目录格式、LCMARC美国国会图书馆机读目录格式及其著录规则,掌握ILAS的建库技术规程,并会使用采用MARC格式设计的编目软件,为数据库的建立做难备。同时.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建设还必须有相关专业的专门人才。如建立“石油工程数据库”,应有懂得石油工程知识的人才;建立“机械工程数据库”,应有懂得机械工程的人才,依此类推。如果建库相关人员仅仅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则在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文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最高利用价值等,将得不到科学的判断,数据库的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证。相反,如果建库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就会对特色文献进行有效的鉴别和判断,提高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质量。
(5) 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生命线是质量
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质量将决定着它的水平,甚至是生命。一个数据库要成为一个高质量数据库产品,首先要选择一个结构合理、检索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系统安全可靠的软件系统。工作人员要具备很好的业务素质,使数据库达到标推化、规范化的要求,保持数据库的连续性、持久性,真正显示出它的实用价值和蓬勃生机。同时,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感也是不可缺少的,对每一个数据、每一条记录负责,才能把住质量关,使它一旦进入网络就能如鱼得水般地畅游于信息高速公路,融会于信息资源共享的海洋。
质量是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百年大计,是数据库产品的生命线。较好的计算机设备及完善的软件系统是一个好的数据库所必备的物质基础,但更为关键的还是数据库建设队伍的素质,这是根本。有了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数据库就会产生。就数据库的数量、速度、质量而言,我们宁愿选择后者。作为基层建库单位,我们应该以质量控制为本、拿出高质量、专业性强的数据库,为信息资源共享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琳.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特色化建设浅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 刘高翔. 浅议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1)
[3] 唐中军,李思英.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比较初探.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4] 黄桂凤.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若干对策. 图书馆杂志,2005(12)
[5] 周玲. 略论数字图书馆的特色建设.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6] 王菊桂. 加强特色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