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信息科技 >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刘红 张金勇1 赵雪1 孙霁1 陈玉荣1
【分  类】 信息科技
【关 键 词】 中学生 网络文化 道德价值观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用自编的“中学生上网调查问卷”和修订的“道德价值观调查问卷”对贵州省88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运用相关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表明: 网络文化中的负性文化与消极道德价值观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积极道德价值观呈显著负相关;两性文化、冒险好奇和求知学习对积极道德价值观有一定的预测力;暴力动作对利己性影响最大,且预测性也最强。

  [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文化 道德价值观

  1.引言

  1.1选题背景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超过了纯技术的界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文化信息现象,与之相应的一种新的文化也随之诞生,这就是网络文化。它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把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的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认知模式和生活方式正产生着极大的影响。目前,中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1.1亿,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占20%,青少年成为受网络文化影响的重要群体。汪盛科、张芝萍[1]指出:当互联网成为青少年接触世界、认知世界的重要渠道时,他们就开始以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他们的思想观念会受到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同时也会对他们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道德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事物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个体的道德价值观是个体选择道德生活目标、确定道德生活方式的指南,它支配着个体在现实道德情境中产生的道德行为。中学生正处于道德价值观形成的时期,道德价值观的不成熟及可塑性使其思想极易受到网络文化中负面现象的影响和冲击。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来探索网络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相关程度,探索哪些维度能预测道德价值观,预测程度如何。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选取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黔东南州、毕节市、六盘水市五个不同地州市的中学生1112名,收回有效问卷889份,其中男生465人,女生424人;汉族623人,少数民族266人;城市学生632人,农村学生257人。

  *本项目为贵州省教育厅教科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刘红(1966 ---- ),女,教育学硕士,贵州师范学院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健康心理学研究。

  2.2研究材料

  通过对开放式问卷和与教师学生座谈中收集到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并通过因子分析,编制了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具体而言,本问卷是在对初一和高一两个班105名学生进行了开放式调查,并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由最初的83个项目,在征求专家的意见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49个项目(包含2个测谎题)来测试。然后,利用SPSS12.0对全部有效数据通过验证性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把共同度、因子负荷小于0.35以及同一维度的项目数小于或等于3的项目予以删除,最后确定为35个项目。量表分为7个维度,分别为青春偶像、军事体育、两性文化、冒险探奇、学习求知、娱乐放松、暴力倾向 。问卷采用4点记分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近半年的上网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由“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给予“1”到“4”。本问卷的总体Cronbach α系数为0.872。七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在0.671-0.874之间,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对效度的检验主要是通过对中学生网络文化调查问卷的因素分析得到的因素结构与最终的建构设想基本一致,根据对因素的命名,各因素所包含的项目意义基本一致,从而证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同时,本问卷是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的,也说明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采用修订的万晓红编制的“中学生道德价值观调查问卷”[2],问卷分为六个维度:集体性、利己性、个人美德、社会公德、竞争进取性、合作协调性。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由“很不同意”到“很同意”分别表示从“1”到“4”。修改后的问卷的总体Cronbach α系数为0.901。六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在0.639-0.807之间。

  2.3 施测与统计

  对被试进行班级的集体施测,回收问卷后,用SPSS12.0进行数据处理。

  3.研究结果

  3.1 网络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相关分析

  网络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

  网络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相关分析 军事体育 青春偶像 暴力动作 两性文化 娱乐放松 冒险好奇 求知学习 集体性

  利己性

  个人美德

  社会公德

  竞争进取性

  合作协调性 0.018

  0.086*

  -0.036

  -0.052

  -0.033

  -0.035 -0.066

  0.061

  0.023

  0.006

  0.009

  -0.019 -0.077*

  0.23**

  -0.096**

  -0.126**

  -0.033

  -0.087* -0.167**

  0.185**

  -0.165**

  -0.197**

  -0.117**

  -0.172** -0.013

  0.031

  0.072

  0.072

  -0.016

  0.023 -0.151**

  0.233**

  -0.149**

  -0.138**

  -0.058

  -0.140** 0.129**

  -0.057

  0.033

  0.028

  0.031

  0.036

  由表1可看出,网络文化在暴力动作、两性文化和冒险好奇这三个维度上与道德价值观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与利己性呈正相关,与其它维度呈负相关。这表明,中学生在网络文化这三个方面得分越高,利己性就越强;在道德价值观的其他积极方面就越弱。同时,军事体育和利己性的相关系数为0.086,求知学习与集体性的相关系数为0.129,差异显著。

  为进一步显示网络文化与道德价值观各个维度的相关性,在对网络文化的7个维度和道德价值观的6个维度分别作KMO和Barlett球形检验的基础上(前者的KMO=0.645,Bar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后者的KMO=0.856,Bar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前者提取3个公共因子,经旋转,暴力动作、两性文化和冒险好奇为一个,命名为负性文化,青春偶像和娱乐放松为一个,命名为中性文化,求知学习和军事体育为一个,命名为正性文化;后者提取2个公共因子,经旋转,利己性单独为一个,命名为消极道德价值观,其他为一类,命名为积极道德价值观。其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8.61%和76.80%。它们的相关关系见表2。

  表2 网络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相关分析 负性文化 中性文化 正性文化 消极道德价值观

  积极道德价值观 0.288**

  -0.188** 0.059

  0.003 0.021

  0.022

  由表2可看出,负性文化与消极道德价值观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积极道德价值观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中性文化和正性文化却与道德价值观的相关不显著。这表明,总体上,与前面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中国民间疗法》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555/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良方妙...
金沙江文艺《金沙江文艺》
《金沙江文艺》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3-1029/I,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庆祝新...
江苏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312/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学、...
政工研究动态《政工研究动态》
《政工研究动态》(半月刊)创刊于1998年,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的中央级研究动态型、信息参考型期刊,为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刊,是全...
惠州学院学报《惠州学院学报》
《惠州学院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惠州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
中华肾脏病《中华肾脏病》
《中华肾脏病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 《中华肾脏病杂志》以反映我国肾脏病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报道国内外有关的学术活动为主要办刊宗旨。及...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