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信息科技 > 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追溯系统
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追溯系统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胡旭辉
【分  类】 信息科技
【关 键 词】 食品安全   RFID技术  食品信息链  可追溯性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危机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消费者、生产者、政府的空前关注。如何对食品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追溯,使食品供应链更加透明化,已经成为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领域面临的难题。本文中介绍了RFID技术可在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根据RFID技术建立食品溯源系统,从而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关键字:食品安全   RFID技术  食品信息链  可追溯性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frequent occurrence of food safety crises,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been consumers, producers, the Government's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How effectively for food tracking and tracing, so that the food supply chain more transparent, has become the production, circulation, marketing, and other fields face problem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FID technology can be in the food supply chain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RFID technology to establish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thereby effectively supervise food safety and control.
Keywords:Food Safety,RFID Technology,Food Information Chain,Traceability
一、引言
我国近年来采取大量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从而使得整个食品市场安全形势总体比较稳定,但“苏丹红”、“毒火腿”、“乳制品含三聚氰胺”等一连串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形势依旧不荣乐观。
二、RFID技术
(一)、RFID技术的现状
RFI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信息处理和识别技术,被称为本世纪十大新技术之一,与传统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RFID具有快速自动扫描、体积小、信息容量大、耐久性强、可重复使用、安全保密性高等优势。
但是,RFID技术目前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RFID的全球大规模推广受到限制。现在正在制定的有两类RFID标准,第一类是用于阅读器和标签通信的频率与协议标准,它们通常由国际组织如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制定;第二类是标签上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如电子产品编码)。
在国内,RFID的高昂成本使部分企业犹豫不决,他们采取“等等瞧”的战略,准备到RFID技术已成形后再具体实施。
(二)、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电感耦合或者电磁耦合),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其基本工作方法是将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安装在被识别物体上(黏贴、插放、挂佩、植入等),当被标识物体进入无线射频识别系统阅读器的阅读范围时,标签和阅读器之间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通讯,标签向阅读器发送自身信息如ID号等,阅读器接收这些信息并进行编码,传输给后台处理计算机,完成整个信息处理过程。
(三)、RFID技术的应用
目前,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商业用途,如运输,接入控制,供应链管理等。
    1.运输
公共运输和交通是RFID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近几年,欧洲和美国都开始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RFID。但亚太地区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韩国在1997年就开始使用RFID,泰国曼谷也使用了地铁无接触智能卡系统。在东京,甚至出租汽车司机也开始使用RFID了。
2.安全与接入处理
现在RFID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限制区域的控制接入,提高实验室、学校、机场等地方的安全程度。许多雇员身份卡已经使用了RFID技术,作为办公大楼的出入证。
3.供应链管理
RFID是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许多企业把RFID看作是理顺业务流,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把RFID与无线系统和智能软件相结合,将来可能使供应链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三、食品溯源分析
随着食品工业迅速发展,各类食品日益丰富,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人民群众对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有了高的要求。消费者需要了解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以确保食品或原材料的安全,这就需要一个完整的食品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来实现这样的目标。
近 10年来,溯源系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管理中得到了迅速发展,除最先实施的欧盟以外,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农产品生产和进(出)口大国研究实施得也较为深入。在许多欧美国家,不具有可追溯功能的食品已被禁止进入市场。
 
(一)、引发食品安全的因素
就食品供应链而言,一种食品供应需要经历生产、存储、运输、销售、食品质量控制等环节。要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就必须分析每个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在生产环节中,原料缩水导致成分品质难以保证,添加剂及防腐剂的滥用导致对食品的化学性污染,设备陈旧及管理不当致使加工中的食品容易遭到外来物质的污染。目前,很多食品添加剂连(食品)企业标准的添加剂级产品很难采购,只能买工业级的产品,这必然加大了食品安全隐患。比如做豆腐的盐卤(硫酸镁),大部分生产者用的都是工业级的。
在存储环节中,由于食品从产出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多个配送点仓库,使食品所处的外部环境如温度、湿度、卫生状况等诸多条件的变化日益复杂,从而加大食品变质、有害物质感染的可能。
在运输环节中,随着现代通讯运输的发展,食品供应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长距离运输、大范围销售使微生物与有害物质污染的可能性增大。例如: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公司为了减低运输成本,将不同种类的食品混放在一起,引起食品的交叉污染。
在销售环节中,食品销售是离消费者最近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之一。由于食品销售主体的多元性、销售手段的多样性、销售方式的复杂性、销售条件的简单性和销售监管的困难性等因素,导致食品销售环节安全隐患大。
在食品质量控制环节中,以肉类食品为例,由于牲畜的流行病时有发生如疯牛病、口蹄疫以及最近肆虐的禽流感等,如果防控不当将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二)、食品可追溯系统及其作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可追溯性”(Traceability)定义是:“通过标识信息追踪个体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位置的能力” 。欧盟委员会2002年178号法令中,“可追溯性”被定义为:“食品、饲料、畜产品和饲料原料,在生产、加工、流通的所有阶段具有的跟踪追寻其痕迹的能力”。同时,该法令还规定:“在食品工业中,每一个企业必须对其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及相关材料提供保证措施和数据,并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可追溯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有质量安全隐患的产品及时退出市场,降低对社会的危害,同时明确和区分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责任。
2、可协助企业查询缺陷产品在采购原材料、生产、流通等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信息,避免缺陷产品再次出现。 
3、可使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跟踪服务,同时可增强食品生产供应链各利益方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西域研究《西域研究》
《西域研究》(季刊)创刊于1991年,本刊为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新疆社会科学杂志社出版,专门研究新疆及中亚历史文化的学术季刊。 《西域研究》主要栏目:文物考古、历史...
中国电业(技术版)《中国电业(技术版)》
《中国电业》(月刊)创刊于1950年,由中国电力报社主办。报道电力工业的重大事件以及电力行业在政策与体制、投资与融资、基本建设、企业管理和经营、杰出人物、农村...
儿童发展研究《儿童发展研究》
《儿童发展研究》(季刊)创刊于2006年,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期刊,儿童发展研究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国际刊号:I...
力学进展《力学进展》
《力学进展》杂志,于197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774/O3,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动态、简...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杂志,于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359/TE,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二...
美国研究《美国研究》
《美国研究》(季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国学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性刊物。 《美国研究》主要刊登:中国学者关美国问...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