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集中折射了学生的知识差距,消灭错题就是消灭差距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通过错题博物馆的建立又摈弃了长时间、拉锯式的大量做习题的做法,是对题海战术的一种彻底颠覆。也同时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主动建立纠错博物馆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主动学习”要求而提出的新型育人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和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主动整理错题,主动寻找讲解、练习、测试各环节存在差距,主动归纳总结,主动超强纠错、主动合作交流,并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题。 2.理清脉络,建立错题连坐制
所谓错题连坐制 即在可能的范围内,找出某错题所有点的同类题,并针对同类习题进行重点练习,一一解决。寻找同类错题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某错题误解原因,如果是该错题所属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则找出知识点的所有习题进行强化训练;如果因为该题型的解题方法没掌握,则找出所有同类题型,对解题方法进行强化训练。让同类错题,同时消化,错题知识点,更加强化。
3.构建个体化知识秩序目录
整合学生的自我差距,建立最适合每个学生个体的知识排列组合,从而突出学生自我学习重点,错题和它所属的知识点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当学生通过错题锁定了自己的知识点差距,抓住并深刻掌握所属的知识点,把每单元(章)内自己有过失误的知识点按照章节顺序一一抄录下来,最终组成一个新的目录。这个目录就是最适合同学们自身的知识体系,也是同学们复习的重难点所在。建构“个体化知识秩序目录”,是对同学们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和完善,也是一个知识升华的过程。
4.填写错题分享日志
在每轮复习结束后,同学们一定积累了几个或更多的错题,你是不是想跟其他同学交流一下经验与技巧呢?这时可以找三五个要好的同学开展合作式学习。每个人准备两道自己做错的典型题目,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错误原因,同时交流题目的正确解法,分析题目涉及知识点以及同类题应对方法等等。分享会分为自讲和互评两个环节,针对某错题进行讲演是一种整合思维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对错题所属知识点的把握程度及对错题解析方法的熟练程度;而同学互评是一种有益回馈,评价可以给彼此更大的信心与力量,或者为彼此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建议每位同学中被一个错题分享日志,每次错题分享会结束后,可仿照下面的模板将分享内容认真填写在错题分享日志中。错题分享日志内容:(1)、我的参讲错题 ;(2)、我的错题分析;(3)、自讲中发现的问题;(4)、我的自讲收获;(5)、我的改进措施;(6)、时间;(7)、参会人。
当纠错差距已经成为你的习惯,当每个熟知的学习方法都已掌握,那么你消灭只是差距就指日可待了。解决错误是将阻碍转变为财富的最佳路径,想为你的智慧财富加分吗? 请行动起来,让一个个错题都成为纠错博物馆的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