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面对网络上良莠参杂的信息流,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可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青少年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信息的软件。
加快教育网络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计算机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越来越普遍,中小学教育网络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其趣味性、信息量等却远不及互联网。所以一方面,对尚未建立教育网络的地方,我们要加快建设步伐。另一方面,有必要对已建的教育网络进行改造,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访问,使之成为中学生喜爱的网络。
网络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但也带给了我们很多的问题。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对待它的双面性。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它的负面影响敬而远之,将网吧一棍子打死。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为中学生的社会交际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我们应该利用它的多样性,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
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中学生要随时注意网络的黑洞。人脑、电脑和网络相结合,让中学生自觉的观察到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目前,国内的网络法规和技术都还不是十分完善,电脑产品、网络信息、游戏更新快,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加强中学生对网络和社会的认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大力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坚决杜绝网络犯罪。中学生要正确地面对网络信息,切忌独来独往,以免走上不归路!
总体而言,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视。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网络对中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下一代。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