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信息科技 > 网络对教育影响的对策探讨
网络对教育影响的对策探讨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高 云 霞
【分  类】 信息科技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遨游的空间。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对现有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影响的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网络教育这种全新教学方式的出现;另外就是迷恋网络上的聊天室和游戏,使得学生的学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在,我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网络对现有教育方式的影响,以及我们应当采取的对策。
首先,网络教育彻底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习惯和方式。过去的教学方式是将学生集中在教室里,由一位老师授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掌握在老师的手里,而网络教育却是将学科的相关知识集中在网站上,由各位学习者自行对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进行选择,使得学习方式真正完成了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网络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有人说它是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种传媒。在网络进入我们的生活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注意,有许多学生宁愿上网与网友交流感受也不愿在家与父母交流,这使得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的能力变差,成为当前我们要注意的问题。人类已离不开网络,网络垃圾也随之出现,我国因网络而犯罪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
   上网激活了现代中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真正地走进了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激发其创造潜力,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现代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权,网络使中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最新最好的东西,让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挑战,网络是中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睐。任何事物都有着其两面性,网络同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有利的一面,人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沉溺于网络生活造成的心理变异;只愿面对一台冷冰冰的电脑而忽视了身边的亲情和友情;网络色情和暴力严重危害免疫力低弱的青少年一代;网络世界极大的虚拟性更加重了现代人的信任危机等等,有社会科学家说,中小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尚不完全具备判断和驾驭的能力,好奇心常常会摧毁他们有限的自控力,因而很难做到自觉抵制网上色情、暴力、欺诈等不良信息的诱惑和侵害,容易导致道德沦丧,荒废学业,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甚至走上自杀、犯罪的道路。沉迷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还没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大量的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使他们逐渐认同西方民主和西方文化,并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另外,网络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据调查显示,上网中学生当中,有近八成访问过色情网站。
2、影响现实人际交往。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渴望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交友的天地。这种交友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化的交流角色为主体的交友方式,具有间接、虚拟、平等、自由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中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狐独、痛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而且网上交流是虚拟的平等交流,可以自由选择交流对象。正是中学生内心渴望的一种交往方式,极具吸引力。中学生的性格尚未定型,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
3、影响身心健康成长。中学时代正处于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煅练和参与实践的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易倒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另外,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强化了学生“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了学生“想”的思维方式。经调查发现:常“泡”在网上的青少年,其写字作文、综合、评论欣赏的能力,要比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差一些。
    网络是个新生的事物,我们不能排斥网络,在接受网络的同时,应该采取以下的防范措施,使中学生能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
    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文化的简单快捷,对学业重负下的中小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学生上网。相反,应积极让已掌握技术的学生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疏导。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防止心理障碍的产生,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
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树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加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力度。首先,是要多让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使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特别是对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更不能以电脑和网络来代替写字和运算。再次是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电脑面前,只要点击鼠标就能驰骋在因特网中。长此以往,由于手脚活动减少,不利于他们协调性的培养和大脑的全面发育。
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上网人只是按照自己在信息网络中的需要来活动,这就对现实社会中主导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当前,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免得等到以后问题成堆后再回头来矫正。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是以水产科学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反映学校各学科科学研究的同时,兼收国内外水产行业新科学研究动态和成果,促进...
读天下《读天下》
《读天下》杂志,于201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401/G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党政党建、信...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English Series)《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English Series)》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4月,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主办的数理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办刊宗...
克山师专学报《克山师专学报》
《克山师专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
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与政治》(月刊)创刊于1979 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研究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的综合性学术月刊。主要栏目:国际关系理论、国...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数字社区&智能家居》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重点报道住宅社区智能化行业的发展动向,发布国家各项标准和技术;网罗国内外智能家居的产品资讯,深入介绍与智能家居相关的生产商、销售商、系...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