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萌芽前相对湿度70-80%,萌芽至抽枝展叶期相对湿度50-60%,花期相对湿度70-85%,果实发育期相对湿度30-40%,果实成熟期遇连阴雨,要覆盖棚膜,但四周打开,保持通风。湿度不足时应采取喷水或地面浇小水的方法增加空气含水量[3]。
5 肥水管理:
5.1 灌水
采用膜下滴灌,花期可漫灌一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同时要掌握前足后控、少量多次的原则。定植后20-30天复水一次,以后视墒情灌水2-3次。第二年进入结果期,全年灌水6-8次。分别于升温后至萌芽前、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上色期、果实采收后进行灌水,花期在大行灌水1次,以增加棚内湿度,其它时间视土壤墒情可适当灌水。采果前20d不得灌水,以防裂果。
5.2 施肥
每年枣果采收后至冬灌前667m2施腐熟农家肥2-3m3,硫酸亚铁5-10kg,在地面上距树干25-30cm处挖双穴施肥。定植当年待枣头长20cm左右时,667m2追施尿素5kg;1个月以后再施一次肥,667m2追施复合肥10kg。从第二年起,每年追肥2-3次。开花前667m2追施尿素3-5kg,果实膨大期追施复合肥10-15kg。叶幕形成后,每30d喷叶面肥一次,花前以0.3%尿素为主,花期加喷0.3%硼砂,幼果期以后以0.3%磷酸二氢钾为主,辅以钙肥、铁肥和其它微肥。叶面喷肥可结合喷洒农药进行。
6 整形修剪
培养合理的树形结构是枣树丰产稳产的基础,适宜的树形结构以纺锤形、开心形最为理想,密植枣园可采用小冠疏层形[4]、棚前两行采用开心形,其余采用小冠疏层形或纺锤形。这三种树形冠内通风透光好,骨架牢固,符合枣树的生理特性,易获得高产[5],2-3年完成整形。
6.1 小冠疏层形
干高30cm, 树高1.6-1.8m。树冠需要不断回缩更新,利用主干二次枝直接培养结果主枝,全树保留主枝5-6个,剪掉多余的枝,选留枝螺旋式分层着生在中心干上。第一层主枝2-3个,主枝的水平夹角120°,主枝与中心干的夹角70°。第二层主枝2个,层间距50cm;第三层主枝1个,层间距50cm;各层主枝上均不培养侧枝,利用主枝上枣股萌发枣吊和木质化枣吊结果。
6.2 纺锤形
干高30cm,树高1.6-1.8m,留骨干枝6-8个,错落轮生在主干上,角度70-80°,相邻骨干枝间距20-25cm,枝长50-70 cm,同向骨干枝最小间距40cm,骨干枝上培养结果枝。
6.3 开心形
干高30cm,树高1.2-1.4m,主干上错落轮生3-4个主枝,主枝间水平夹角120°,主枝开张角度40-50°,没有中心领导干,每个主枝上配置2-4个侧枝,其余枝条培养成辅养枝。第一侧枝距主干25cm,侧枝与侧枝间距20cm左右。
7 花果管理:
7.1 抹芽
对于刚萌发无利用价值的枣芽及枣股中心枝枣芽,应及早从基部抹除,对枣股萌发的枣芽5cm时及早从基部抹除,保留基部枣吊,以节约营养。
7.2 摘心
萌芽展叶后,对枣头一次枝、二次枝、枣吊及木质化枣吊进行摘心,阻止其加长生长,有利于当年结果和培养健壮的结果枝组,对于枣头一次枝,摘心程度依枣头所处的空间大小和长势而定,一般弱枝重摘心(留2-3个二次枝),壮枝轻摘心(留4-5个二次枝)。矮壮密植枣园也可对二次枝和枣吊进行摘心,二次枝摘心在5-7节时进行,枣吊座果2-4个时,对枣吊进行适当摘心。
7.3 拿枝
除中央领导干外,当年培养骨干枝的枣头新梢半木质化时,拿枝至70-80°及合适的方向。拿枝不到位的要进行拉枝。
8 病虫害防控:
设施枣树落叶后尽早清除田间杂草、枯枝落叶、病虫果实,利用休眠期修剪剪除病虫枝,集中棚外烧毁;萌芽前,设施内全园喷洒石硫合剂,清除菌源、杀灭虫卵;萌芽后,于树干上缠防虫胶粘带,及时防治绿盲蝽蟓、食芽象甲等害虫;生长季节,采取农药烟熏和喷雾法及时防治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绿盲蝽蟓、枣锈病、炭疽病、轮纹病等病虫害。害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2.5%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药剂防治,病害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防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四川电力技术》
《老同志之友》
《皮肤性病诊疗学》
编辑QQ
编辑联络
